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尼加拉瓜含金石英脉和某些可能源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石英脉产于新生代大陆边缘玄武岩和玄武岩质安山岩带中,该岩带是因属于科科斯板块的洋壳俯冲到加勒比板块的前中生代硅铝壳之下而形成的。尼加拉瓜东北部的火山岩显示出演化最充分的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其受到了前新生代基底的强烈影响。与此相反,经检测表明,尼加拉瓜中部和西部的火山岩却未受到基底的影响。因此,尼加拉瓜这些火山岩的铅同位素组虚随着洋底玄武岩和前中生代陆壳这两个铝源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践金属含量、构造走向和铅同位素组成,可将尼加拉瓜含金石英脉分为H类…  相似文献   

2.
全球生物能源发展及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能源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以生物质为载体,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以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从广泛的定义来看,沼气、农作物秸秆能源、用作能源的树木、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都属于生物能源的范畴。生物能 源是目前除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之外的第四大能源类型,约占全球能源总需求的15%。而近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的生物能源主要是指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由于其发展迅速,并且对农产品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后面所讨论的生物能源主要指这两种生物液体能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生物质燃料中的颗粒燃料、棒状燃料等生产技术及生物质燃料的应用技术;针对当前全球能源的严峻形势,对运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生产应用技术作了具体的经济分析和应用对比。  相似文献   

4.
生物燃料的困境与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燃料被视为是较化石能源相比碳强度较低的能源资源,生物燃料的出现,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生产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如粮食供给危机和耕地占用等.这使得各国将目光投向了更具发展前景的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中国能源研究会秘书长、能源专家鲍云樵在《科技与企业》撰文指出: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煤、石油等),给现代社会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化石燃料有限、滥用化石燃料污染环境和使全球变暖则是全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鲍云樵提出,当代能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减少污染、提高效益以及开发各种节能储能和能源新技术。一、开发推广洁净煤技术煤炭利用各环节的净化和减轻污染的技术即洁净煤技术。燃烧前的技术包括:选煤、型煤、水煤浆。燃烧中的技术包括:低污染燃烧、燃烧中固硫、增压流化床燃烧。燃烧后的技术:烟气净化、灰渣处理…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转化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研究开发新的能源代替传统不可再生能源成为急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对近些年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讨论,指出了生物质能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不久的将来,生物质能源必将成为能源结构中重要一部分,实现能源结构良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的采暖生活锅炉一直是以原煤作为燃料,以天然气替代原煤作为采暖锅炉燃料正在大力推广。在煤改燃工程中能源利用情况的分析研究对能源统计和将来能源结构调整提供数据支持,这项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据海外媒体报道 ,日本官方报告说 ,日本将回收农业、林业和养殖业的废料 ,作为生产能源的原料。这项计划在 2 0 1 0年启动 ,目的是生产洁净的能源 ,并将之用作汽车、船舶和发电厂的燃料。根据政府制定的这项计划 ,日本将与美国和欧盟共同开发可再生能源。大约 5 0 0个地区被指定为示范区 ,从 2 0 1 0年起实施生物能源利用计划。报告指出 ,政府将从 3月 31日开始对生物燃料的质量进行评估 ,这种生物燃料是以菜油和其他有机废料为原料制成的 ,专家还将对这种燃料用于汽车和船舶的效能进行研究日本酝酿生物能源计划…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能源现状的分析,提出应大力发展生物质秸秆燃料;详细分析了秸秆燃料的特点、发展前景,并提出推行秸秆燃料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全面论述了化石燃料在21世纪能源需求供给中的重要性、未来能源供给,以及未来能源利用对全球气候产生的影响.考虑了当前和潜在的替代能源.得出的结论是即使其他资源衍生的能源大幅增加,21世纪大部分时间内,化石燃料仍是主要能源,CO2的封存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下一阶段我国将重点推进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化工新产品等生物石油替代品的发展,同时合理引导其他生物能源产品发展,这些对河南省发展生物能源是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各国的运输体系仍以石油燃料为基础。为了解决能源问题缓和汽车燃料的紧张状态,近年来国内外对汽油渗入甲醇做为混合燃料作了大量研究。这对于节约传统的石油燃料—汽油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市甲醇产量较大,利用甲醇代替一部分汽油,这是解决我市能源问题的一种途径。重庆市环保局最近召开了“甲醇—汽  相似文献   

13.
高尚 《环境科学》1993,(2):90-90
能源技术对发展中国家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发展中国家贫穷的农村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依赖传统的生物质燃料作能源,如薪柴、木炭、畜类和作物秸秆。这类能源大约占贫穷国家燃料需求的60%,但印度和中国例外,约占22%。在下撒哈拉非洲,这类燃料占能源消费量的三分之二,而有五分之四的人口部分地甚至全部依赖生物质能。在极贫穷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尼泊尔和孟加拉国,传统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例甚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机动车代用燃料的CO、NOX、HC及烟度等排放情况的分析,指出代用燃料在减轻机动车尾气污染、保护城市环境方面一般有着较好的表现,认为大力发展代用燃料是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中之重,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生物质本身特点的限制,在生物质燃料规模化应用的道路上,仍有不少的障碍,比如低热值、高水分含量等。因此,本文介绍了一种有效的生物质预处理方法——烘焙。烘焙能显著改变生物质的能源特性,对以木颗粒生物质为代表的生物质燃料应用有重要意义。文章着眼于当下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简述了烘焙对生物质能源特性的影响,以及该技术的应用状况和研究进展等。最后,本文对生物质烘焙预处理的潜力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世人关注,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元凶也得到公识。传统的高碳经济,以石化燃料为主要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碳循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减轻常规环境污染而且有利解决世界气侯变化等问题。低碳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本文论述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和探索低碳经济发展途径,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摘要:秸秆高效利用是近年来农村出现的一道难题。通过几年的探索,洪泽县将秸秆加工成颗粒供给热电公司做燃料,转化为生物质能源。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同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减轻基层干部的压力,密切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由农业林业残余物和生活生产废弃物等生物质热解得到的生物油,是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本文介绍了生物油作为供热发电能源、交通燃料和化工原料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棉秆炭对碱性镉污染水稻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结构及功能的影响,采用室外水稻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添加了0、 1和8 mg·kg~(-1)的镉和炭土质量比分别为0%、 1%和5%的棉花秸秆生物质炭,以水稻成熟期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借助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手段分析棉秆炭与镉污染条件对碱性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及潜在功能的影响,探寻不同土壤环境因子与真菌群落结构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①施用棉秆炭显著提高了土壤pH、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等指标,并降低土壤中可还原态镉的含量(P0.05).②水稻根际土壤真菌菌门分布主要为子囊菌门、Aphelidiomycota门和壶菌门,占所有菌门的57%.菌属分布主要为被孢霉属、链格孢属和镰刀菌属.各处理间真菌群落α-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未添加棉秆炭处理下(C0),镉浓度的增加降低了土壤中壶菌门、被孢霉属和链格孢属的相对丰度和真菌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在不同浓度镉处理下(Cd0、 Cd1和Cd8),增加棉秆炭会降低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镉污染导致土壤中壶菌门相对丰度增多,却使子囊菌门丰度下降,施用棉秆炭可显著提升壶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镉污染使被孢霉属和链格孢属丰度下降,但是施用棉秆炭可使链格孢属相对丰度增多.增加棉杆炭施用量,土壤中会存在更多的内生菌、植物病原体和腐生菌;而镉污染程度增加会减少土壤中内生菌、植物病原体和腐生菌.③影响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和pH.水稻土壤镉含量中占比最大的可还原态镉与轮形动物门、Aphelidiomycota门和子囊菌门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其它菌门呈负相关(P0.05).研究结果说明棉秆炭在碱性镉污染土壤微生态调控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付畅  吴方卫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8):1430-1440
论文测算了我国能源作物和农林废弃物等原料的燃料乙醇转化潜力,发现2015-2030年我国燃料乙醇的理论生产能力将从6 364×104 t 增长到1.18×108 t,可行的产量水平将在1 387.9×104 t 以上。如果能实现这一产量,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石油供求矛盾。今后提高燃料乙醇生产能力的可行策略主要有以下方面:加强边际土地资源评估和开发,促进能源作物的规模化利用,通过利益引导加强秸秆能源化利用,延长林木采伐加工产业链,在农村地区发展沼气等新型能源替代薪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