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方确认"制度,是种保证清理、检修作业过程安全的工作方法,是对作业现场的设备状况采取静态控制、动态预防,切断、制止有可能诱发事故根源的工作程序.即在清理检修作业前,指定专人负责组织查看作业现场和生产流程,对存在的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因素进行逐排查,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安全作业方案,以断电、隔离危险源等方法进行处理确认、挂牌警示,遏制事故发生的一种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位安全员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与追究非常执着,使得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一次,朋友劝他:年龄大了,应该学"乖"了,不要顽固不化再得罪人了,可他说:"那样我就不配当安全员了!我坚信,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就必然要重复发生;即使不发生相同事故,也会发生其他事故,因为当事人没有汲取教训.无论什么人、什么事都阻挡不住我,无论有人说什么,我都不在乎"  相似文献   

3.
齐鲁石化公司烯烃厂创造性地执行集团公司HSE管理指令,结合自身实际,引领全体员工深入开展"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主题活动,在安全理念的培育上着力强调"我要",在安全技能的训练上着力突出"我会",在HSE管理实践中重点抓好HSE观察卡等3个工具的运用,在繁重的大检修中下功夫抓好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实现了安全检修."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促进了企业与员工的双平安,为实现全年安全零事故、人员零伤害、环保零污染的HSE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的石油化工生产虽然采取了自动化的生产形式,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贮存的危险物料随之增加,潜在的危险性也就越大.因此,设备故障,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的缺陷、腐蚀、机械磨损等因素,随时都会引发事故.操作人员在中控室内对"温度、压力、液位、流量"这四大参数进行监控和处理是石油化工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现代化的石油化工操作是一项高强度的思维活动.其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健康的体魄,敏锐的洞察力、思维力,以及流畅的文字表达能力.这样,才能确保现代化的石油化工生产的安全.随着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的不断发展,新职工不断增加,作为在中控室内操作 DCS的人员(俗称"内操"),其责任心和联系协调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要加强发现事故和处理事故的能力,以避免误操作.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如何当好一名"内操"提出几点看法,供班组长和班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在"3.29"氯气泄漏污染事故中应急监测全过程,以及确立正确监测方案,科学选择监测方法,为事故处理指挥部提供优质高效技术和服务,紧急应对突发污染事故的实战过程.  相似文献   

6.
"APELL计划"及其在长江南京段溢油事故应急处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南京段的溢油事故具有形式多样、爆发突然、危害性大、处理处置艰巨、影响长期等特点,根据"APELL计划"宗旨及其在世界和我国实施的效果,借鉴国内外溢油事故应急处置经验,建立了长江南京段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计划,为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减轻事故危害和损失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无疑是时下使用频率最高的安全词汇之一.之所以如此"火爆",自然与当前安全管理理念的转变密切相关.但是,"以人为本"究为何物?至今尚无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包括一些职业安全工作者在内的大多数人,对它的理解也仅限于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实,这种理解十分狭义和肤浅,并未理解其完整内涵和全部精髓,故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杨玲  李季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7,14(1):98-100,103
运用轨迹交叉论分析了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12.15"特大火灾,指出事故的直接原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为管理缺陷,并分析了基础原因,同时根据轨迹交叉论模型.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对指导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巴陵石化公司环氧树脂事业部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演练--应急响应预案演练.这是该事业部增强事故预案演练的针对性,将事故演练由"规定时间"转向"任选时间"采取的系列举措之一. 上午8时30分,该事业部针对设想的离子膜车间氯干燥岗位、盐水车间液氯冷冻岗位"氯气泄漏"的突发情况,紧急启动事业部级防氯气泄漏事故预案.成立以事业部值班领导为指挥长的应急指挥部,立即通知事业部领导、相关职能管理和车间人员、抢险应急分队,所有临时通知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按照各自职责有条不紊进行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10.
日前,有年轻工人对笔者说,某安全监督人员是"攻击型人才",专门挑工人毛病,而且生怕那嘴闲着了,事情还没有看明白就唠唠叨叨,指责个没完没了,我们都生怕他站在旁边;有时候看见他来了,活不是很急,我们就干脆休息,等他走了再干.这话让我联想到了<劳动保护>杂志记者在<吉化事故暴露了什么>文章中披露的事实:吉化厂工人每天上班脑子里想的是如何应付随时到来的检查人员,神经高度紧张,经常处于惶恐之中,压力极大,发生爆炸事故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1.
"这件事的责任在我." 这是一句看似简单的话,但真正要把这句话说出口,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责任感的.客观地说,凡是与人有关的事情,一旦出现疏漏,这其中必定与某些人的关系要密切一些,这关系密切的人是应承担相应责任的.但事实上,却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谁也没有责任,并由此滋生习惯性的推卸责任行为.有些人的习惯性思维是首先千方百计地证明事故如何跟自己没关系,而不是主动地检讨自己可能的过失.事故发生后,为了推卸责任,通常是隐瞒事故真相,设法销毁证据,使事故处理无法真正地吸取教训,导致重复事故的发生.在自己的过失面前,以什么姿态去面对责任?这是对责任心的拷问,也是对起码的职业操守的拷问.  相似文献   

12.
目前,集团公司组织开展的"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如火如荼,幅度之广、效果之好前所未有。可以坚信,这必将有力推进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最大限度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说到对安全生产的关心,不由使我想起发生在身边的几起事故. 1989年" 6@ 3"料桶坠落事故:由于青工屈某安全意识淡薄,虽在制度约束和班长监督下,仍置安全于不顾,在起吊物下作业,最终酿成"违章作业,埋葬自己"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针对2004年11月11日发生的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在事隔一年后,荆门石化焦化车间在当年的事故现场开展了一项以"珍爱生命,保障安全"为主题的事故反思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禁令(试行)>于今年7月颁布,经过各单位职代会审议通过后,已在中国石化全系统实行.<禁令>剑指"三违",是集团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严治企,减少一般事故,防止和避免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我会安全吗?     
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是我们经常谈论到的一个话题.但是,在安全管理中,仅仅做到"我要安全"是不够的,还需要每位职工用正确的安全操作技能来彻底杜绝事故的发生,做到"我会安全"."要我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需要,"我要安全"是职工安全意识的升华,"我会安全"是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09年中国石化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以来,极大地增强了全体石化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并在实际生产中在岗尽责,遵章守纪,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笔者也发现,还有一些单位和人员对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出现走形式、喊口号、浮于表面的现象。工作中依然出现执行制度不严、工作未尽职、敷衍了事的现象,造成违章操作,生产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处理,事故屡有发生。笔者认为,要实现"我要安全",必须把在岗尽责作为落脚点。"我要安全"从企业角度说是安全发展的需要。石油石化企业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的高危  相似文献   

18.
目前,防"非典"用消毒剂主要用过氧乙酸等危险化学品配制而成,由于普通居民和有些单位对这些化学品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在昆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相继发生了多起火灾、爆炸、中毒、灼伤事故.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经营等各个环节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障防"非典"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现在 ,社会上诸如时装秀、模仿秀、宠物秀等各种表演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其目的当然是吸引众人眼球 ,追求广告效应。可如今 ,笔者发现不少企业也热衷于上演“安全秀” ,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开展各种徒有虚名的安全活动。为了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企业管理者应当根据生产特点 ,向员工灌输相关安全知识 ,强化预防事故的技能培训 ,从而让大家增长识别安全隐患、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可不少企业却把功夫用错了地方 ,喜欢做一些表面文章 ,不是安全活动脱离主题 ,就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大搞花架子 ,甚至…  相似文献   

20.
结合松花江水质特大污染事故处理全过程,根据亲身体验,指出本次处理突发性污染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国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进一步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和处置工作,切实有效地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