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安全生产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安全文化已经逐渐地被人们认识和重视。安全文化在众多的安全要素中,已经被提升到了首要的位置。加强对安全文化的研究并自觉地将其运用到安全管理的实践之中,是当前安全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峰 《安全》1995,16(2):18-20
安全文化理论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安全管理理论,它从一个全新的文化角度来思考和分析现代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给现代安全管理工作注入了文化活力。从组织文化的高度,力图把安全管理从技术层面上升到艺术层面,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它使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护》2005,(11):9-9
“铸魂”的方法《卷首语》把企业安全文化精辟地概括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如果按这四个层次去充实和完善企业安全文化,操作起来就有章可循,比较规范化和系统化。但当务之急是如何把四个层次渗透到各级管理者和职工的心田里,因为有不少厂矿、车间、队段的管理人员和职工,还不知安全文化为何物,更不懂用安全文化去管理,只晓得违章违法要重罚。少数矿主把“死亡一个矿工赔偿20万元”理解为公式定理,走进把安全和生命商品化的误区。井下大量的农民工,有胆量面对危险,却没勇气面对贫穷,安全文化在他们脑子里是一片…  相似文献   

4.
对于企业而言,想要改善安全文化,就需要通过运用一些载体,让安全管理人员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去,让各级人员都认识到安全管理人员是企业所需要的,而非仅仅是法律强制要求配置的。如此,安全文化才能在企业中慢慢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安全文化投入到安全生产领域的过程,叙述了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及其工作的发挥和开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中海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中海石油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新形势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工程及其管理体系 ,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去认识 ,依靠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 ,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整体安全文化素质 ,让“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时空、每一个环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能源生产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大力推广“本质安全化”理念 ,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薄弱的现状,探索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内涵建设的路径,拟构建实验室安全文化内涵建设的长效机制。提出“三育人四聚力五协同”的实验室安全文化内涵建设方案,协同构建多渠道实验室安全宣传途径与三化一式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协同推进制度文化与环境文化建设,促进安全文化内涵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全面聚焦实验室安全文化内涵建设,潜移默化根植安全意识,实现师生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营造“我能安全”的学习工作环境与“大家安全”的安全文化新氛围。  相似文献   

8.
杨文义 《安全》2014,35(1):6-8
正2009年以来,金川集团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先后推行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措施,形成了有金川特色的"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式——金川模式。为了更好、更扎实地宣贯、践行金川模式,弘扬金川安全文化,推动安全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之路,各企业、各单位管理者和员工必  相似文献   

9.
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从安全生产实践上升到企业安全文化,再由企业安全文化指导安全生产实践,循环往复,不断推进的过程。企业安全管理者通过对安全生产实践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安全管理思想和安全管理理念,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的飞跃;通过对事故案例进行剖析和诠释,产生生动形象的安全文化效果,完成从一般到个别的飞跃,这是企业安全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辩证逻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化的含义和结构入手,分析了安全文化和校园安全文化的含义及结构,阐述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指出与三层面结构相对应,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安全文化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国内外出现了多种安全文化的定义,对企业优秀安全文化特征的论述也多种多样。总体看来,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应具有鼓励报告性、公平公正性、持续改进性和灵活可塑性四种基本属性。此外,在拥有优秀的安全文化的企业中,组织的全体成员应具有积极的安全态度、较高的风险认知能力和安全行为能力。优秀的安全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正确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基于对如何建设优秀安全文化的分析,建立了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优秀安全文化的特征内容和安全管理体系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通过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来建设安全文化的思路,避免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复和交叉。  相似文献   

12.
陈凯 《安全》2018,39(7):60-62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矿山安全管理综合水平,在分析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管理难度大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及其内涵。通过引入安全文化,主要是将安全文化的深刻内涵贯穿到企业安全管理中,按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及安徽省相关标准等文件,进行安全文化创建工作。事实证明,安全文化建设对促进本质安全型矿山水平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创建过程中,发现安全文化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这样才能提高全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强化安全发展观念,通过近几年持续完善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矿山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秦山核电站16年的安全运行,是公司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16年,也是公司安全文化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普及到深入的过程。16年来,公司明确安全理念,从制度和职能上保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加强安全文化培育,每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完善核应急、核监督和运行质保体系的有效,强调风险管理和经验反馈,从而确保了电站运行10多年来的安全稳定运行。尤  相似文献   

14.
对广义安全文化的定义、内容进行综述;基于研究现状,将广义安全文化的内容、结构及特征系统化,建立广义安全文化指标体系;提出符合广义安全文化研究特征的"硬系统"和"软系统"研究方法论;运用"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对广义安全文化发展进行分级。这对安全文化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安全文化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企业要持续、快速、和谐、稳定发展,就必须脚踏实地走出一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道路。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安全文化建设往往被很多企业忽视。近年来,到过不少企业,发现真正重视安全文化建设的企业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16.
企业只有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把分散的安全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安全生产内在的、长效的约束机制,真正使职工自觉地从内心深处认同安全文化,归属安全文化,把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才能真正把每个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及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到一个相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安全文化分析及其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安全文化通常用于描述如何在工作场所对安全进行管理,通常表现为员工对安全的态度、信任、观念、和价值标准等。通过分析事故原因,证实在诸如工艺、设备等一系列硬件条件对安全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外,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认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一系列国内外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回顾和调查中逐渐清晰并为人所接受。通过安全文化概念的发展,对比各种安全文化定义的阐释,分析安全文化所包含的特征要素,论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并展示其复杂性。在分析安全文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安全文化评价方法融入安全评价的可能做出展望,为进一步的安全文化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广宇 《劳动保护》2023,(2):106-108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油田服务企业提供着几乎所有的工程技术服务,包括地球物理勘探、钻井、测井、井下作业、测试等,承担着巨大的作业安全风险。为减少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每一家油田服务企业都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本文介绍了油田服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希望能为油田服务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活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塔中作业区通过开展安全积分与星级评定活动,使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之中,既拓展了员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又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技能。  相似文献   

20.
黄琨 《安全》2014,35(10):47-48
安全文化是人类在长时间的生产生活中,为了寻求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的过程中形成的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的总和,也是“大安全观”和“大文化观”的有机融合。安全文化在地勘单位文化中是最具特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保障地勘单位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促进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加快地勘单位快速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