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楠 《环境教育》2008,(11):66-67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泄露、环境污染突发事故频繁发生,受到世界舆论的普遍关注,引起国家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特别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视。因此,为控制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危害,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建立起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成立突发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省邹平县为背景,着重阐述了工业发展与农业环境污染状况的因果关系,根据铝冶炼企业污染物排放所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分析了当前农业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加强监管、技术创新、建立健全农业环境污染事件预警防范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声音     
《环境教育》2011,(9):8-8
"云南曲靖铬渣非法转移倾倒并非偶然事件,其暴露出中国在危险废物监管方面存在突出问题。未来,环保部将‘出重拳、用重典’,通过建立危险废物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等一系列手段,遏制全国危险废物环境污染事件高发态势。"——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今年以来,中国连续发生多起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事件,严重威胁环境安全,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将对污染者终身追责。  相似文献   

4.
路远 《环境教育》2008,(6):25-28
汶川大地震自发生到现在,灾区没有因环境污染而发生一例次生灾难事件,也没有因环境污染而使抗震救灾工作拖延或滞缓,更没有出现重大环境事件造成人心慌慌的局面。这都归功于环保部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冷静、科学的处理和与地方环保部门同心协力、克服苦难的中国环保精神。  相似文献   

5.
从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到2006年4月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召开,全国共发生各类重大突发环境事件76起,平均每两天就发生一起。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环境风险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危害因素之一。每一次环境事件都牵动着公众敏感脆弱的神经,"十一五"以来发生的Ⅲ级及以上环境事件中,25%存在健康损害风险。环境污染加剧或其相对重要性上升带来的健康风险日益凸显,而且这种健康风险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我国面临着环境与健康问题的重大挑战。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环境与健康保护制度,为加速推进环境与健康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与支撑。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  相似文献   

7.
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力促环境法原则根本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灿发 《绿叶》2010,(9):21-28
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不只是与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很大关系.更是长期粗放型经济发展累积的恶果.即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与国家整个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要想真正遏制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必须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问题。为此相应地要求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要进行根本转变.即将协调发展原则转变为环境优先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转变为风险防范原则,达标合法原则转变为不得恶化原则。  相似文献   

8.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4,(5):5-5
正江苏:发布新的环境应急预案江苏省近日印发《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此次出台的《预案》是对2006年版《预案》的修订。《预案》在省级层面如何协调指挥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问题上做出针对性调整;针对江苏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特点,加强对各种环境风险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以近年来我国发生的有影响力的100个环境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Logistics回归方法。利用环境污染生境、污染主体特征、污染物特征、对象敏感性、社会敏感性、治理难度和治理效果7类变量23类观测指标解析了影响环境事件发生的显著因素。以此为基础,分别给出了控制和预防大概率小损失、大概率大损失、小概率小损失和小概率大损失环境事件发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环境监测是了解环境现状,评价环境质量,依法行政的科学依据。可以讲,环境监测是环境监督管理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耳目”。松花江污染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各省市相继出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很多省、市监测部门开始定期开展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培训和技术练兵,以期不断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做到持证上岗,规范管理。总之,环境监测工作在当前的环境形势下凸显其重要性,而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又使其面临着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高发频发,危及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威胁生态环境,为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法律规定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工作。针对目前国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存在的问题及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特点和高危性,以环保部举办、青海省环境保护厅承办的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预警体系应急演练为例,提出了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四川环境》2006,25(6):F0003-F0003
投资243.9万元的宜宾市环境监测应急监测车的正式交付使用,是宜宾市为加强城市环境管理、提高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处理能力,确保辖区安全的重要举措。为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2004年,宜宾市环境监测站专门制定了《宜宾市环境监测站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制度和程序。  相似文献   

13.
在环境教育非常关键的时候,环保部召开这样一个研讨会,在群众路线教育的关键时刻,就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研讨,觉得非常必要。一旦发生突发的群体性事件,公众聚焦的热点问题,作为环保宣传教育怎么应对,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天津多年来没有发生大的环境污染事故。现在没发生,不等于今后不会发生,我们要有这个忧患意识,做到有备无患。我分管宣教工作,感到压力最大的就是如何应对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如何在  相似文献   

14.
<正>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纠纷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长期积累,由环境污染导致的环境健康损害呈高发和爆炸性增长的趋势。近几年来,被新闻媒体报道的由环境污染导致的癌症村就有几十起,由铅污染导致的铅中毒事件、由冶炼厂导致的铬中毒、氟中毒事件也屡有报道。为了处理这些事件,各级人民政府花了很大精力,采取了许多临时应对的  相似文献   

15.
从近年来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看,公众心理是环境群体性事件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界定环境群体性事件定义、分类、特征的基础上,以心理需求的角度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切入点,探讨了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心理形成机理,分析了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公众的安全需求、利益需求、信息需求和公正性需求。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09,(9):55-56
正当人们对凤翔县工业污染导致儿童铅中毒感到惊讶和痛心时,湖南省武冈市和昆明市东川区近日也查出因企业污染造成多名儿童血铅严重超标事件。一时间,“铅中毒”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问题。关注健康,关爱生命是百姓的生存根本,阻止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事件的发生,最理想的手段是预防。为了汲取教训,本期环境TIPS带您关注“铅中毒”以及铅中毒的过程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2010~2019年突发环境事件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范龙  王彬洁  石锦  胡鑫 《四川环境》2021,(2):204-207
近年来,四川省高度重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环境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但环境风险形势依然严峻,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通过对2010~2019年四川省10年突发环境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浅析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的规律特点,以期为四川省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呈现多发高发态势,6~8月为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事故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是主要事件类型;成都市和广元市是突发环境事件的高发区域;油类污染物和酸碱类污染物是主要污染物类型;跨界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应从流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环境应急物质储备体系和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等方面加强四川省环境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不妨以"康菲漏油污染事件"为契机,严格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及时启动刑事调查。唯有以法律之剑严惩环境污染者,才能震慑那些不法企业,才能还公众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曹明德 《绿叶》2012,(9):8-12
环境信息公开是公民环境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府环境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公众参与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当下,唯有充分发挥和实现政府的环境责任,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和获得行政司法救济,才能避免环境群体事件的发生,有效维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作者指出,环境污染事故是指在一定环境范围内,由于“三废”或其他污染物的突然增量,对国家、集体、个人以及社会环境造成的突然性损害事件。作者认为,环境污染事故与通常所说的由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长期积累而引起的污染事件不同,应当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