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长江流域平原区水网密布、渔业发达,养殖池塘造成的氮磷污染问题突出,是河湖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从大空间尺度,精细化估算养殖池塘的氮磷污染负荷,对水污染的精准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依托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大数据平台,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养殖池塘识别模型,精细化识别了长江流域养殖池塘的分布与类型;梳理养殖坑塘的氮磷污染研究案例,针对长江流域养殖坑塘的特征,构建氮磷污染负荷的估算方法,评估氮磷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2021年,长江流域养殖池塘总面积为14567km2,包括鱼塘5820 km2、虾蟹塘8747 km2、氮磷排放量分别为95059、16224 t;中部地区的氮磷污染负荷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本研究是遥感大数据在大尺度污染负荷定量分析的尝试应用,方法适用于其它类型污染负荷的估算.  相似文献   

2.
马鸿媚 《福建环境》2001,18(5):21-22
该文介绍了养殖水环境中氮磷营养盐的存在特征与行为;初步分了导致养殖水体水质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从维护渔业水域生态平衡、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畜禽养殖废弃物及农业氮磷流失造成的环境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太湖流域湖泊和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现场勘查、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以太仓为代表的江苏太湖流域畜禽养殖及农业氮磷流失造成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污染防治示范区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技术路径、技术及模式创新点,用五大发展新理念指导污染防治示范区构建,创新畜禽养殖废弃物及农业氮磷污染防治的产业化模式、区域分散畜禽粪便收集服务的社会化体系、覆盖农业氮磷污染防治全程的可控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梁子湖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子湖水质年际间波动较大,区域差异明显;按多年均值评价,武汉江夏水域南北嘴点水质为Ⅲ类,鄂州水域梁子岛点为Ⅳ类;按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全湖营养水平为中营养。指出梁子湖主要水环境问题为氮磷污染。在分析氮磷污染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治理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防治水产养殖和旅游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时空变化及其来源解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水源保护区,也是长江流域经济迅速发展区域之一.非点源污染是库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库区非点源污染状况对于区域的生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改进输出系数模型,估算库区1990~2015年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总量,分析非点源氮磷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计算各污染源的贡献率确定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氮磷污染负荷量在空间上均呈现库区腹地高,库尾次之,库首最低的分布特征;氮磷污染负荷总量在时间上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000年达到最高值,2015年降到最低值;各污染源对氮磷污染负荷量的贡献率按从大到小依此为:土地利用、农村生活以及畜禽养殖;其中,旱地这种土地利用类型是非点源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程海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计算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并以此开展源解析对于寻求水体污染控制最佳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经典的Johnes输出系数模型进行改进,考虑了降水、坡度以及污染源与水体之间距离等因素,建立了一套在资料缺乏情况下,适用于受地形、降水影响较大的高原湖泊地区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估方法.选取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程海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改进输出系数模型的合理性,并对流域溶解态氮磷入湖污染负荷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1)2014年,程海流域溶解态氮磷入湖负荷分别是158.48 t·a~(-1)和24.70 t·a~(-1),且二者空间分布相似;(2)在土地利用方面,农业用地对溶解态氮磷入湖污染负荷贡献最大,分别是46.19%和48.16%;(3)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是溶解态氮磷入湖污染负荷治理的优先控制污染源,南岸是溶解态氮磷入湖污染负荷重点治理区域;(4)若实行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化肥流失及土地利用治理,可使溶解态氮磷入湖污染负荷分别减少38.47%和40.76%.研究成果可为缺乏资料的高原湖泊地区非点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非点源污染河流的水环境容量估算和分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丁江  吕军  金树权  沈晔娜 《环境科学》2007,28(7):1416-1424
通过河流相应集水区内氮磷的各污染源分析(包括农地、畜禽养殖和生活排污等),利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各非点源的氮磷投(排)放量和入河量;采用河段氮磷输入-输出平衡关系分析方法,估算河流对氮磷的每月自净量.以此为基础,参照水功能区划所要求的水质目标,提出了水质未超标河段相应集水区的氮磷剩余水环境容量按月估算模型,和水质超标河段相应集水区内氮磷投放削减量的按月估算模型,及其在各污染源之间的分配方案.结果表明,长乐江的总氮和总磷自净量分别达到775.9 t·a-1和30.9 t·a-1,自净率分别为28.8%和51.2%.河流对氮磷的自净量不仅受水文生态条件的影响而表现出较大的季节性变化,而且随着污染负荷量本身的增加而提高.按照水功能区划中Ⅲ类水的水质要求,长乐江总氮含量全年超标;各非点源的总氮投(排)放量均须不同程度的削减,削减总量应达到1 581.0 t;氮源削减量分配结果表明,化肥是应削减的最大氮源,要求在河流相应集水区内的化肥氮投放削减量为1 047.4 t·a-1;而与各种氮源的投排放现状相比,要求削减比例最高的是畜禽养殖的氮排放量,达32.4%.长乐江流域尚有一定的总磷剩余水环境容量(2 335.7 t·a-1).根据目标水质要求,平水期是各污染源总氮投放需要削减的量最大的时期,丰水期则是总磷剩余水环境容量最小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青铜峡灌区氮磷运移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强坤  陈伟伟  孙娟  李怀恩 《环境科学》2010,31(9):2048-2055
以青铜峡灌区为例,通过对输水、田间以及排水系统典型沟渠、地块的监测试验,分析了作物灌溉期氨氮、硝氮和总磷在灌区输水系统、田间系统和排水系统中的迁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输水系统中,氮磷浓度大致呈递增趋势,递增的幅度与渠道基质及其中的氮磷含量有关;在田间系统,农田排水中氮磷浓度受田间施肥过程影响较大,田间氮磷流失以氮素为主,尤以硝氮较为突出;作物生长期前后,田间土壤中氮素含量在60 cm以上变化较大,下层变化较小,土壤中总磷含量变化相对较小;排水系统中,氮磷浓度沿纵向整体上是一个逐步下降趋势,从农沟口到总排口,氨氮浓度下降了25%,硝氮浓度下降了41%,总磷浓度下降了45%;受养殖污染以及部分工业、生活排污影响,干级排水沟氮浓度出现上升现象,其中以氨氮表现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集约化养殖对环境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发展的眼光分析了集约化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从营养学的角度,对减少氮磷排泄的途径,作了比较充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区域土壤表观氮磷平衡清单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陈敏鹏  陈吉宁 《环境科学》2007,28(6):1305-1310
利用OECD表观氮平衡模型框架,建立了中国表观氮磷平衡核算的框架、方法和数据库.模型结果表明,2003年中国土壤表观氮磷盈余总量分别为640×104 t和98×104 t,氮磷盈余强度分别为16.56 kg/hm2和2.53 kg/hm2.由于中国氮磷平衡区域分布严重不平衡,面临着氮磷盈余管理和氮磷缺损管理的双重压力.化肥和畜禽粪便是中国土壤氮磷投入最主要的来源,因此是中国氮磷盈余管理最佳切入点.由于各地氮磷投入结构各异,在氮磷盈余严重的中东部地区,不宜采用“一刀切”的政策,而应针对不同地区氮磷输入的特点进行氮磷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我国畜禽粪便产生氮磷总量大幅度增长,畜禽养殖业氮磷排放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试验建立了芦苇慢渗生态系统处理畜禽废水,芦苇的植株密度增长将近一倍,生物量增长86.9%,芦苇株高增长12.5%,为畜禽养殖与芦苇生产提供了新型经济模式,并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12.
季明 《山东环境》2001,(5):30-31
本文以发展的眼光分析了集约化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从营养学的角度,对减少氮磷排泄的途径,作了比较充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规模化猪场养殖废水UASB-SFSBR-MAP处理工艺中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针对规模化猪场养殖废水常规厌氧-好氧组合处理工艺及SBR处理工艺脱氮效率低、运行费用高、养分流失大等技术难题,提出了养殖废水"UASB-SFSBR(分步进水序批式反应器)-MAP(磷酸铵镁结晶)"处理工艺,并开展了中试工程研究.结果表明,UASB-SFSBR-MAP处理工艺对COD、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1%、92.7%和88.8%,MAP氮磷回收率达23.9%和83.8%.工艺出水水质COD≤135 mg·L-1、TN<116 mg·L-1、NH4+-N<43 mg·L-1、TP≤7.3 mg·L-1、SS≤50mg·L-1,各项指标优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该处理工艺稳定可靠,生物脱氮过程保持系统碳源碱度自平衡,实现碳氮磷高效处理和回收,处理费用与传统厌氧-好氧处理工艺相当.因此,UASB-SFSBR-MAP组合处理工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适合我国规模化猪场养殖废水的达标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不同盐度循环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盐度对拟穴青蟹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深入理解养殖盐度、氮磷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关系,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盐度为1‰(S1)、3‰(S3)、5‰(S5)、7‰(S7)、9‰(S9)的循环养殖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①水体中微生物包含67门74纲152目281科745属431种,不同盐度的养殖水体中微生物物种数目依次表现为S3 > S1 > S5 > S7 > S9,物种多样性依次表现为S1 > S3 > S7 > S9 > S5,S1和S3的水体优势菌种的地位和作用远高于S5、S7和S9的养殖水体.②五组水样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总体相似度较低,S1与S3以及S7与S9的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最为相似.③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养殖水体绝对优势菌门,其相对丰度依次表现为S5 > S7 > S9 > S1 > S3,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依次表现为S9 > S3 > S5 > S7 > S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依次表现为S1 > S7 > S3 > S9 > S5.养殖水体存在大量具有脱氮除磷特性的微生物,较小盐度差会造成脱氮除磷微生物种类和丰度出现显著差异化.④4种营养盐中的ρ(NO2--N)对水体微生物群落影响最为显著(P < 0.05),ρ(NH4+-N)、ρ(NO2--N)、ρ(NO3--N)、ρ(PO43--P)整体与属水平微生物群落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 < 0.01).研究显示,盐度主要通过影响养殖水体的氮磷营养盐间接改变水体中微生物群落,氮磷环境因子中NO3--N为主要驱动因子,一个系统中的营养盐因子并不是单独地对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起作用,而是协同发挥作用,共同调节其微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5.
沼液养殖钝顶螺旋藻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室外中试规模的跑道池中,使用混凝沉淀处理后的沼液养殖高耐污钝顶螺旋藻,研究了螺旋藻的生长情况以及沼液中氮磷的去除情况,计算了沼液中氮磷向螺旋藻体的转化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小试研究,分析总结了使用沼液室外规模化养殖螺旋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12 d为一个培养周期,总共进行了6批次培养试验,其中3批次培养的螺旋藻浓度能够达到采收要求(D560>0.8);而另外3批次未能收获螺旋藻.成功的3个养殖批次中,螺旋藻采收后沼液中COD、氨氮、总氮、总磷分别减少了28.6%~48.5%、30.4%~48.5%、41.8%~48.6%、14.3%~94.5%;其中去除的总氮和总磷向螺旋藻细胞的转化率分别为12.1%~98.5%和21.2%~83.7%.沼液中的高浓度氨氮以及残存虫卵孵化产生的虫害是导致另外3批次培养螺旋藻生长缓慢的主要因素,使用生物处理技术降低沼液中氨氮含量、使用膜过滤技术去除沼液中虫卵对于稳定获得高产率的螺旋藻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宁波南沙港网箱养殖水域营养状况评价及生物修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年1月-2007年11月4个航次对宁波南沙港网箱养殖水域水体营养盐(NO2--N、NO3--N、NH 4+-N和PO34--P)含量的监测结果,利用营养指数E法对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根据网箱养殖系统物质平衡方程和现场调查实验数据,估算了南沙港网箱养殖水域的氮磷污染负荷,以溶解态氮作为平衡指标,估算了鱼藻类合理的配比模式。结果表明,南沙港水体中NO2--N、NO3--N、NH4+-N、PO4-P含量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26μmol/L~4.86μmol/L,33.93μmol/L~82.86μmol/L,0.59μmol/L~7.86μmol/L,1.47μmol/L~2.97μmol/L,不同养殖区之间营养盐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营养指数E值年变化范围介于2.41~15.99之间,表明该港水体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养殖区N/P值的年平均值为32.95,表明南沙港海区是一个氮过剩的养殖系统。南沙港网箱养殖水域氮、磷的负荷量分别为70.43 t/a和5.96 t/a,其中溶解态氮、磷负荷量分别为49.3 t/a和2.38 t/a;南沙港的藻类养殖面积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再扩大0.44倍,达到107.52 ha,才可以与网箱养殖系统的氮磷污染负荷构成平衡;网箱养殖个数与藻类养殖面积(ha)的合理配比约为1∶0.027。  相似文献   

17.
实验采用三种红树植物海桑(SonneratiacaseolarisL.)、秋茄(KandeliacandelL.Druce)和桐花树[Ageicerascomic ulatum(L.)Blanco],按15%、30%和45%三种面积比例构建红树林种植养殖系统,养殖动物为美国红鱼(Sciaenopsocella tus)。1a后,滩涂海水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的不同种植比例不同品种均能有效地降低水体中三氮、磷酸盐含量和细菌数量,增加水体溶解氧浓度;三种红树植物的植株个体形态、生长状况以及生物量变化均呈现增长趋势,氮磷的利用系数和循环系数海桑>桐花树>秋茄;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可以促进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产量。红树林植物与滩涂海水养殖耦合的新型良性循环人工生态系统,能很好的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的结合,是滩涂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稻田表面流去除鱼塘养殖水中的氮、磷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水质对水产养殖非常重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稻田面流净化池塘养殖水质的技术途径。在养殖池塘旁稻田内布置9个小区,进行田间面流试验,取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5—6.0m^3/h(相应的平均流速为7.5~30m/h)的水力负荷下,鱼池水经稻田表面流处理后可得到一定净化;N、P的去除率与稻田表面流的流量(流速)有关,随流量增大呈减小趋势;在抽穗一扬花期稻田可有效减少养殖水的氮磷含量,在拔节期一孕穗期可显著减少NOf—N含量,有利改善池塘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和模型的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采用GIS技术和USLE,SCS-CN,污染物流失经验模型及AnnAGNPS机理模型相结合,对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南方中等尺度流域进行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结果表明:利用GIS和经验模型回答了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氮磷来源与贡献,标识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氮磷等污染物的关键源区,发挥了经验模型所需模型参数少、研究尺度较大、效率较高的优点,通过GIS的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实现了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分布式模拟,识别了NPS的关键源区.借助AnnAGNPS机理模型,在模型得以校验的前提下,模拟了非点源污染管理措施方案.以模型和GIS的定量结果为依据,对九龙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进行了区划,共划分了水土流失控制区、生猪养殖+水土流失控制区、化肥施用+生猪养殖控制区、水土流失+化肥施用控制区及化肥施用+水土流失控制区5类控制单元.   相似文献   

20.
大伙房水库水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1992-2002年对大伙房水库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大伙房水库水体受到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质为氮、磷。水库上游流域的种、养殖、生活污水是水库氮磷污染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