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工业烟气脱硫制取硫化氢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业烟气脱硫制取硫化氢的研究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化工系童仕唐,沈士德关键词硫化钠,硫化氢,无废烟气脱硫新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无废烟气脱硫新方法。该法采用硫化钠溶液洗脱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同时生成硫化氢,后者用Claus反应可制取元素硫。实验在一个盛有硫化钠...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于烟气中硫化氢的测试,大都套用环境监测硫化氢的方法,即碘量法和亚甲基兰比色法。但由于烟气中合有大量二氧化硫,给上述两法带来严重干扰,尤其是亚甲基兰比色法,操作繁琐,稳定性差,干扰不易排除,给监测工作造成一定困难。近年来,我们对烟气中硫化氢的测定,采用了硫酸铜比浊法进行了新的尝试。结果表明,不论是作标准曲线,还是实地采样测试,都显示出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基本无干扰。原理烟气中的硫化氢被硫酸铜溶液吸收,生成硫化铜,根据溶液浊度,比浊定量。  相似文献   

3.
新型文氏除尘脱硫洗涤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型文氏除尘脱硫洗涤器是一种复合净化机理的燃煤烟气除尘脱硫一体化设备 ,其特点是体积小、阻力低、除尘脱硫效率高。实验研究和工业试验表明 :该洗涤器可使燃煤烟气二氧化硫和烟尘浓度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前掌握催化裂化再生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有效动态指导烟气脱硫设施运行参数调节,研究开展了RBF和BP神经网络在催化裂化再生烟气二氧化硫浓度预测中的应用。通过业务和数据分析,确定了影响再生烟气二氧化硫浓度的工艺特征变量。利用2组采用不同方法清洗的数据,对比分析了RBF和BP神经网络模型在提前15 min情况下,预测再生器出口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的效果,结果表明2种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为90.36%和86.43%。RBF神经网络二氧化硫浓度预测模型经过400个工业样本测试,浓度预测值的最大误差为14.01 mg/m3,最小误差为0.05 mg/m3,平均误差为6.08 mg/m3,满足企业现场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硫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烟气是大气中二氧化硫的重要来源。如何经济有效的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目前在国内外都是研究热点。本文就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六种烟气脱硫工艺,从原理、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作了介绍,并比较了其占地、脱硫效率、基建和运行费用等技术和经济指标,以期对烟气脱硫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是指不能满足接触法自热生产硫酸(二氧化硫的含量在4%以下)时的烟气。本文基于广西铅、锡、锑、铜等冶炼生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广西有色冶炼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产生、治理与排放现状,找出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治理范围不大、制酸尾吸脱硫装置安装及运行不正常、烟气脱硫法副产品难以综合利用等主要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一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二是实施清洁生产,减少二氧化硫烟气的产生;三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二氧化硫治理方案,推动有色冶炼行业"十二五"期间二氧化硫烟气的持续减排工作。  相似文献   

7.
吕凤林  黄智民 《环境》1995,(4):17-18
顾名思义,烟气脱硫是一种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燃料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处理而除去二氧化硫的方法;英文缩写名为FGD。这种方法的研究始于一百多年前的1850年。烟气中的硫主要是以二氧化硫的形态存在,脱硫看似简单,但因其烟气量极大,而二氧化硫浓度又非常低(大多在0.5%以下,如25万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地环保监测站、所及部份厂矿大都采用“通用碘量法”测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但我们在烟气测试及研究治理二氧化硫废气的工作中应用“通用碘量法”时,觉得此法较费时间和人力,准确度也不太高。为此,我们根据碘量法原理,拟出一种仪器装置简便、操作快速、测定结果准确的“简捷测试法”(以下称“简捷法”),并装配了一种便携式的“烟气二氧化硫测试仪”,可广泛应用于快速测定各种厂矿锅炉烟气的二氧化硫含量。经一年多若干次实际使用,并与“通用碘量法”作对比测定及抗干扰试  相似文献   

9.
<正> 沈阳冶炼厂是一个老厂,工艺流程陈旧。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烟气,除铜转炉外,其余浓度都在2%以下,每年约有十万吨二氧化硫排入大气中,造成严重污染。我厂经长期、反复试验,回收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如石灰法、碱锌法、碱性硫酸铝法等,由于有些技术环节没有突破,经济上不够合理,而没有应用到生产中。经过反复实践,治理冶炼烟气根本途径要强化冶炼工艺,提高烟气二氧化硫浓度由铜密闭鼓风炉与转炉产生的混合烟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4~6%,满足制酸要求。  相似文献   

10.
烟气干法脱硫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就是使用吸收液来吸收排烟中的二氧化硫。目前,世界上工业排烟脱硫装置主要是采用这种工艺。虽然脱硫的效果比较理想,但也有许多弊端,很易结垢沉积,需要经常维修保养,费时费钱,排出的废水废渣很难处理,当吸收液内各种化合物增高时,烟气脱硫装置的运输就可能产生障碍等等。美国尼罗喷雾器公司和乔伊制造公司经多年研究试验,成功开发了一种二氧化硫干法吸附新工艺,完全革除了传统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存在的缺点。新方法是采用悬浊石灰水,经涡轮雾化器从反应吸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控制钢铁行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环保部发布了《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烧结球团烟气中的SO2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企业必须选择合理的烧结球团烟气脱硫工艺来保证净化功能。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烧结球团烟气脱离工艺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我国烧结烟气脱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硫酸盐还原菌烟道气生物脱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利用硫酸盐还原菌 (SulfateReducingBacteria,SRB)生物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研究现状及碳源、烟气中氧气浓度对生物脱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对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收费工作的深入,各级环境监测站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监测任务也日趋繁重。烟气中二氧化硫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又不容易测准确的项目。主要原因是:①烟气中二氧化硫随着煤质与工况的变化,浓度变化范围很大,高则数千mg/m^3,低则几十mg/m^3;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烟气全颗粒物捕捉技术,烟气脱汞技术等,对其特点、效果、适合情况做了全面分析,指出了大气污染集成控制技术的研究结论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醋酸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烟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醋酸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烟气的小型试验和扩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醋酸钙溶液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较快的吸收速度,通过二级吸收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能够低于0.05%的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电厂煤粉炉燃煤二氧化硫转化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10台电厂煤粉炉出口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并根据物料衡算,得到了燃煤中硫转化为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转化率,结果表明,平均转化率为93.8%。可见,电厂煤粉炉燃煤中硫转化为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选取90%是适宜的。同时,根据以上结果,得到了电厂煤粉炉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估算式。  相似文献   

17.
吕凤林  黄智民 《环境》1995,(8):16-17
湿法烟气脱硫是指采用液体的吸收剂(溶液或浆液)来洗涤烟气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方法。湿法烟气脱硫方法有多种,在工业上用得比较早,也比较普遍;主要工艺有;石灰/石灰石浆液洗涤法、双碱法、亚硫酸钠法、镁法、千代田法等。而尤以前两者应用最多,雄居占了世界各国烟气脱硫装置的一大半,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也将仍占重要地位;下面主要介绍这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硫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二氧化硫所造成的酸雨危害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害,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已成当务之急,文中介绍了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概况及应用现状,并对处理过程中的烟气带水问题、排烟温度问题、脱硫剂的计量、水的合理利用等方面给予说明。  相似文献   

19.
醋酸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烟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醋酸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烟气的小型试验和扩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醋酸钙溶液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较快的吸收速度,通过二级吸收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能够低于0.05%的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大部分的工业化生产必须依靠煤炭燃烧才能获取生产动力,在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二氧化硫给排放到空气中,成为主要的污染源,不仅导致雾霾天气频繁,还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了要在短时期内把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目标,因此,各个也煤炭燃烧为发展动力的工业单位,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科学完善的烟气二氧化硫排量在线监测系统,保证监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降低排放量提供详实的数据信息。本文基于电化学原理,并结合现实环境,制定了一套二氧化硫在线监测系统,并对设计方案和监测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为后期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