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年,是《劳动保护》杂志创刊40周年。值此喜庆之际,我作为特约通讯员,向《劳动保护》杂志创刊4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并祝愿《劳动保护》越办越好,在安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是从事安全宣传教育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胜任本职工作,搞好煤矿安全宣传教育,离不开《劳动保护》杂志。可以这样说,劳动保护杂志需要我们通讯员,我们通讯员需要劳动保护杂志。 多年的工作告诉我,《劳动保护》杂志是一家办得颇有特色、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和好评的刊物。 其一是指导性强。劳动保护杂志发表的评论、专论、短评、政策、法规、文件等,都为我局指…  相似文献   

2.
认识《劳动保护》杂志已经16年了,这十几年来,她对我的帮助很大、影响很深,让我感到很温馨.在《劳动保护》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我最想说的就是:一路同行,感谢有你! 回顾与《劳动保护》杂志的交往历史,是珍藏于心底的一腔情愫.1997年6月,我在办公室的报刊栏里发现了她,第一次阅读《劳动保护》杂志,一种亲切感便油然而生. 由于平时从事文字工作,再加之个人的爱好,便试着向《劳动保护》杂志投稿,一次、两次、十几次,每次将精心修改的稿件发给杂志后,我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默默地等待.那种感觉漫长而又渴求,可是每次都如泥牛入海,音信皆无,我开始有些失望.当2000年第6期《劳动保护》杂志上,《让员工成为企业品牌》的文章映入我的眼帘时,顿使我激动不已,看到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杂志赫然印着自己的名字,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相似文献   

3.
我对(劳动保护》杂志情有独钟,纯属缘分。每月一次的安全生产学习,班长总拿《劳动保微杂志上的事故来分析。开始我漫不经心.认为只不过吓唬人而已,谁知学习时和我吹牛的同事小李第二天出了事故,落下终身遗憾。望着病床上的同事,一阵惊悸自心中传过。从此,工间休息,安全学习,捧上《劳动保护》,读后感到文章很有说服力。事故现场我没见过.但事故现场的文字描述和照片常在《劳动保护》上看到。我深深感到,经济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离不开《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杂志探索生命意义,导引人生旅程,把点安全生产迷津…  相似文献   

4.
1988年,26岁的我到县劳动人事局从事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从此,我和《劳动保护》杂志结下不解之缘.25年来,每期《劳动保护》杂志,我都会仔细阅读,汲取劳动安全监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矿山、危险化学品、电器、机械、事故管理等方面的安全技术知识. 记得刚到劳动部门从事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不久,有一次我到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同行的经贸委搞安全的同志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整改讲的头头是道,而我对事故隐患名词只是刚接触,只能随声附和.有一次参加重伤事故调查,对什么是事故、什么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听得云里雾里.通过这两件事,使我感到安全生产工作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自己还要抓紧充电.  相似文献   

5.
"1959年,我在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读书时,就知道《劳动保护》这本杂志了."谈起和《劳动保护》杂志的渊源,原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前身)主任孙连捷,一直追溯到自己的大学时期.他说,在北京经济学院劳动保护系安全工程专业就读时,老师在介绍我国劳动保护发展史时,就说起《劳动保护》杂志在这一领域比较有权威性. 1963年,孙连捷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监察局工作,与《劳动保护》杂志有了更密切的联系.让他记忆犹新的是,1963年他在《劳动保护》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署名文章——《防止乙炔发生器爆炸事故》,文中除了分析乙炔发生器爆炸事故的原因,还介绍了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及防爆措施,受到企业的欢迎.孙连捷介绍说,当时非常流行一种浮筒式乙炔发生器,它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都比较简单,但是剧烈反应时,容易发生爆炸事故.他就针对这种情况,撰写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1987年夏,我已在辽宁省劳动局劳动保护处工作了近一年?一天,我和同事王宏新忽然被韩福山处长叫去,说是要布置一项工作任务?原来,《劳动保护》杂志为加强劳动保护宣传工作,决定举办几个省的专辑,由省劳动部门负责组稿?在此之前已经举办了一期《江苏专辑》,这次举办《辽宁专辑》,是第二期?韩福山处长说:"我省能够争取承办一期《劳动保护》专辑,是宣传辽宁劳动保护工作的一次机会,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窗口,交流劳动保护工作,没有经验可向《劳动保护》杂志请教,向江苏的同行学习?"这样,我和王宏新忐忑不安地接下了这个任务?组稿相当于办一期杂志?…  相似文献   

7.
杨庆生 《劳动保护》2003,(10):76-76
我与《劳动保护》杂志相识,是在2001年7月。那时我刚刚从中国煤炭信息研究院调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工作,新的工作岗位对我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必须尽快掌握安全生产政策知识。是《劳动保护》杂志帮了我的大忙。杂志丰富的内容使我大开眼界,我找到了一本内容丰富、月月常新的安全生产百科全书,她从此成为  相似文献   

8.
1984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原劳动部,从事劳动保护工作.近30年来,始终与《劳动保护》杂志保持密切联系,既是工作需要,也是缘分使然. 我没学过劳动保护专业,刚工作时单位阅览室这方面的书籍刊物不多,翻阅最多的要算《劳动保护》杂志,其全面性、政策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适合各类读者,尤其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在她的引导下,结合学习日本学者青岛贤司的《安全管理学》《安全工程学》《安全教育学》,我顺利地度过了劳动保护专业启蒙教育阶段.渐渐地,《劳动保护》杂志成为我每期必看的杂志和工作中必备的参考书,她不仅是我专业学习的引路人,而且是我工作中的亲密导师.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铁18局5处安全墙报组成员。自从去年8月份以来,我们订购了《劳动保护》杂志。一年多时间里,通过对刊物的学习,对我们教育很大。特别是上面的经验和教训(事故案例),对我们无异于上了几次课。外事当家事,《劳动保护》上的事故案例象警钟一样,常常在耳边响起,墙报组的成员从中也吸取了办报的经验。在我们的提议下,今年增订了10份。现又经请示,明年每班订一份,这样一来,我们都成为您的读者,墙报组就是您的学生。《劳动保护》教育了大家!五处墙报组  相似文献   

10.
2003年4月,我在东北大学图书馆一楼的期刊室,用电脑检索到了《劳动保护》杂志的名字,那是我与《劳动保护》杂志的初次相遇.《劳动保护》杂志以科学严谨、精确专业的文章,帮助我顺利完成了题为《龙门式起重机吊装作业安全》的毕业论文. 毕业后,我一直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劳动保护》杂志成了常伴左右的良师益友.每逢工作上遇到难题,需要专业解答与指导,我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劳动保护》杂志,而她也从未让我失望过. 由于安全员的特殊身份,我格外喜欢杂志中的"安全员手记"栏目.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打算也尝试一下这种把安全管理与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经过两个晚上的冥思苦想,我完成了第一篇作品——《陆老师的牛仔裙》,战战兢兢地投给了时任编辑王文尧.  相似文献   

11.
不解之缘     
高玲 《劳动保护》2008,(10):97-98
初识《劳动保护》杂志,是21年前我大学毕业刚到新单位时。记得那天,带我的师傅在介绍了安全处相关的工作后,递给我一摞杂志,说有空儿时可以翻翻,我接到手中一看,“劳动保护”4个字映入眼帘,就从那一天开始,我便和《劳动保护》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值《劳动保护》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作为她的朋友和忠实读者,我想回忆一下她对我工作的影响和帮助,以表达我对她的敬意,并向编辑部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祝贺! 我与《劳动保护》杂志结缘于1986年.那时,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国家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局工作.从名称上可以看出,《劳动保护》杂志的内容,与当时政府主管部门的名称和职能保持一致.她实际上充当着政府的"喉舌",是政府宣传政策、法律法规和指导地方、企业贯彻落实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我的工作离不开《劳动保护》杂志.如果说与杂志的初识算是偶然的话,那么20多年来的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我的青春年华在与《劳动保护》杂志的来往中得到淬炼,这就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作为一本具有行业指导性质的科技期刊,《劳动保护》杂志始终不渝地坚守在安全生产领域,坚定不移地为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服务,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呼吁,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欢迎.《劳动保护》杂志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创的国家级宣传劳动保护的期刊,她从诞生之日至今已有60年,历经艰难、曲折,为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劳动保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劳动保护杂志在宣传党和国家的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反对官僚主义、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方面,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我前几年曾在这个杂志工作,借《劳动保护》庆祝创刊35周年之际,谈谈心得体会。 做党的耳目 人民的喉舌 1980年劳动保护杂志第6期上,刊登了《农民手纺石棉危害严重》的调查报告,就是一篇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的典型报道,促进了手纺石棉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 1979年6月,我在天津参加的一次会议上,了解到武清县农民手纺石棉危害严重的一些情况。回来汇报后,受到领导…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劳动保护》月刊是广大劳动保护、安技干部所喜爱的一份专业性刊物。她除了及时、准确地传递党和政府的有关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外,还经常刊登一些新闻性、知识性、科学性的指导文章及科普文章,而且很多先进事例和事故案例对基层厂矿的劳动保护工作有借鉴和促进作用。 但是,一些基层厂矿的领导往往忽视安全生产,至今不给安技部门和安技干部订阅《劳动保护》杂志,甚至片面强调压缩公费订阅报刊经费,还认为这是“增收节支”的好办法。 我认为搞劳动保护工作不重视宣传是不行的。作为《劳动保护》的一名老读者,时…  相似文献   

16.
明年,是劳动保护杂志创刊50周年.我们想把一份更好看的杂志呈献给我们的顾客群体.  相似文献   

17.
《劳动保护》伴我走过了许许多多的日子?在我多年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她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离不开的好老师?刚参加工作时,一位管安全的老同志曾对我说:"《劳动保护》是本好杂志,要好好学习?"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后来,领导安排我负责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教育工作,我就立即借来了《劳动保护》杂志,认真阅读,从中吸取营养?从此,《劳动保护》杂志就成了我的伙伴,成了我离不开的好教材?多年的安全生产管理教育实践告诉我,要搞安全生产工作,就离不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所以,我就利用《劳动保护》中刊登的一些警句制作成精美的警示牌放…  相似文献   

18.
每当散发着墨香的《劳动保护》杂志如期而至,我都会迫不及待地翻看着每一个栏目、每一篇文章,仿佛见到了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友.在杂志上看到哪位同仁有了新作,哪个企业又有了安全生产中的好做法,都令我欣喜. 2006年,我成为了一名矿工,有次到达竹煤电公司安监局去办事,在局办公室翻阅杂志时,《劳动保护》杂志精美的印刷、刊载的海量的信息、详尽的政策解读、可借鉴的先进经验、专业的劳动保护资讯很快便吸引了我.就这样,我与杂志结缘了.  相似文献   

19.
弹指间《劳动保护》杂志已经创刊48周年。48年 ,劳动保护杂志的几代编辑人员走过了时代的风风雨雨。48年 ,劳动保护杂志从一本注明“内部文件”的薄薄的通讯类刊物 ,发展成目前有二十几个成熟的栏目 ,有读者喜闻乐见的内容 ,有稳定的读者群 ,有知名杂志品牌效应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领域里的权威刊物 ,这其中的兴衰发展 ,是非曲直 ,实际上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缩影 ,尤其是48年劳动保护工作发展、融合、分化、改革与创新的历史。解放初期 ,翻了身的工人阶级迫切要求不仅在政治上取得当家作主的地位 ,而且要求在生产中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权…  相似文献   

20.
愚年 《劳动保护》2008,(10):101-101
光阴易逝,不觉间在《劳动保护》杂志工作已有20余载。我与几代同仁经历、见证了《劳动保护》杂志不同时期的变化与发展。从手绘版式到电脑设计;从铅字排版到数字模拟;从黑白文字到彩色全版。这本杂志每一次的变化都倾注了编者与作者、读者的热情和智慧,亦与时代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