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网络舆情传播途径包括新闻网站舆情传播、"意见领袖"舆情传播、网民舆情传播,具有交互式、跨时空、多媒体、虚拟性、广泛性的特点,传播规律包括信息相对价值规律、信息梯度转移规律、信息循环规律,在监测时要把握网络舆情的负面性、模糊性、突变性、集中性特征,并加强对舆情信息级别的判断和部门间舆情监测处置的协作。  相似文献   

2.
今年四月,美国总统里根访问加拿大时表示,美国政府将拿出25亿美元资金,用于酸雨防治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众所周知,美国的酸雨给美加两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引起了美国国内和加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面对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美国政府终于不得不有所表示.关于美国的酸雨防治,政府曾进行过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3·1昆明暴恐事件"的分析,对其引发的网民"群体极化"、部分媒体"失语"、政府在微博上公信力降低等舆情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对此类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减少舆情风险。  相似文献   

4.
美国资产证券化中的政府作用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政府在资产证券化创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开展,我国政府可借鉴美国做法,采取修订法律、营造金融环境、设置政府机构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新型社会化媒体形式不断诞生,信息的传播获取日益迅捷,公民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已发生质变。与此同时,舆情传播的新特征也对作为舆情客体的政府提出新要求。各级政府应充分借鉴组织传播中的事件开发原则,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完善网络舆情监督制度,改变在舆情传播中的被动局面,提升危机应对与舆情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斯诺登事件"折射出美国政府言论自由的缺陷——公民言论自由在政府公权的过度扩张中缩减。美国政府向来标榜"自由"、"民主",但在执行时却有不同的判断标准,联合网络、电信巨头窃取公民隐私,并且将这种违法行为延伸至海外,严密监控重要人物和表达对其不利信息的公民,严重侵犯自己国家和他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相似文献   

7.
以百度为数据获取渠道,综合分析了以下几类环境保护网络舆情:(1) 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网络舆情分析,包括网民关注热点和网民特征;(2)"十二五"期间,网民对"空气"、"水资源"、"生活垃圾"、"噪声"、"土壤"等问题的总体关注度;(3)"十二五"期间,网民对"空气"、"水资源"、"噪声"、"土壤"四类问题的关注焦点.把握网络舆情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加强引导和管理,将有助于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浅析美国成为环保产业大国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亦冬 《环境保护》2003,(10):57-59
本文主要从政府行为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影响的角度,说明美国政府作为非市场的力量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认为我国也应当借鉴美国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9.
对2018年3月3日至20日两会期间舆情分析发现,两会期间共形成5日"政府工作报告"、13日"组建生态环境部"及19日"李干杰部长就任"三次舆情高峰,且舆情发展趋势未受两会期间重污染天气影响。横向来看,与其他话题相比,两会期间生态环保话题关注度总体较高,以官方传播为主;纵向来看,近十年来环保关注度快速上涨,2018年略有下降,关注热点由空气污染逐渐转为生态。从关注内容来看,两会代表关注话题涉及固体废物回收及处理、环境经济政策、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全网主要关注农村环保、生态环境、垃圾处理等方面,"环保部发布"重点关注大气污染和生态文明,与两会代表及全网舆情关注重点有所不同。对于3月17日部长记者招待会,媒体更关注"大气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公众更关注"自然保护区"、"新环保法"。  相似文献   

10.
魏正明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2):699-699
《与地球和平共处》一书是美国著名环境科学家巴里·康芒纳对美国环境危机和控制环境污染方面研究的独到之作,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环境和发展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著作。在该书中,作者回顾了美国政府和公众在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正确的认识和应对网络舆情,理解把握网络传播规律,是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和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本文分析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特点、网络舆情形成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与趋势以及政府与媒体受众之间的关系,探讨政府如何在网络时代利用好新媒体,建立起全面、系统的传播管理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畜牧业环境污染控制政策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尔大 《世界环境》1998,(3):17-18,11
本文对美国政府近年来颁布的有关畜牧业生产环境污染控制政策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所介绍的包括两大部分;1,畜牧业环境污染控制政策类型划分;二,畜牧业污染控制政策的核心内容。在第二部分,将分别介绍美国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各自采用的有关畜牧环境污染控制政策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追溯美国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第一起由土壤二噁英(Dioxine)类物质导致的"腊夫运河污染事故"及1980年颁布"超级基金法"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美国构建了一套在法律、管理制度以及技术规范方面比较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论述美国政府处理土壤污染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关体系的目的在于为我国治理土壤污染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地方政府围绕着发展绿色建筑这一目标,相继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法规,体现出美国政府对于建筑可持续性问题的重视。强制性的绿色建筑规范和标准、税收激励政策以及自愿性的产品和设备绿色标识等政策工具的良好设计,是美国绿色建筑得到较快发展的政策保障,这对我国绿色建筑政策体系的构建,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将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据报道,第三次联合国海洋大会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自1982年开放签字以来,美国历届政府一直拒绝签署,美国政府原来坚持认为,条约中有关成立海底开采的监督机构的规定严重制约了美国的影响力,同时条约还忽视了开矿公司的合法利益。联合...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从美国华尔街刮起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4月,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破产被托管;7月,两房危机爆发引发民众疯狂挤兑潮;9月,美国政府被迫承诺接管两房;同月,美国第五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同时,美林证券也将以500亿美元被出售给美国银行。10月以来的多个首脑会议,无不在讨论政府如何出手干预市场,拯救危机。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对公众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针对疫情可能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均全力加强城市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工作,突出了当前形势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为实现安全饮用水目标,美国在法制体系、组织结构、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估和保护计划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应对疫情、实现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诸多启示。美国实践经验表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应建立从废水排放控制到水源地风险防范的全方位、一体化管理体系;完善"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监测与应急体系;构建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制度体系;完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形成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基于美国水源地保护经验,本文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加强全国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估,严防医疗污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向水源地排放;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和预警,提升监测预警水平并制定备用水源等应急响应计划;强化地方政府对水源地的统一监管职能,明确水源地管理部门和水源地水厂的职责分工,加强组织协调和联防联控;完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在美国大气污染联合控制管理体制中,除了联邦环境保护署、州和地方政府之外,还设有专门的州际输送委员会。《清洁空气法》第7506a条第1款规定:"无论是依署长职权或  相似文献   

19.
庞胡瑞 《环境保护》2013,(23):27-28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四更"目标,"更清新的空气"需要更广泛的主体参与环境保护。通过分析近年来环境舆情的发展及解决方式,指出了科学应对环保舆情,在"环评"之外,更要兼顾"舆评"。  相似文献   

20.
美国控制空气污染物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大气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如今已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如何更好的防止大气污染,减轻其危害的影响,是当今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环保工作的力度,颁布并采取了一些大气污染政策和措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上看,环境污染和破坏还没有完全被控制。美国历史上也曾经历过严重的大气污染。但通过一系列防治法规体系的控制,美国的空气质量已得到明显的改善。文章详细介绍了美国控制空气污染的立法及对策,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美国控制有毒空气污染物的对策,比较了美国控制有毒空气污染物的法规与我国法规的差异,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我国的空气污染控制对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