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切入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低头族"通过对移动媒体的使用是否获得需求的满足情况,着重考察移动媒体社交应用类软件的使用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通过智能手机获取有效信息的情况。研究发现,移动媒体所带来的新型社交方式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的维系并非是消极的,甚至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使用移动媒体有填补碎片化时间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以微博的逐渐流行为标志,自媒体进一步演化为社交媒体。今年8月份,新浪微博"冰桶挑战"公益活动的高参与度和广影响力,既显示出微博这一代表性的社交媒体强大的传播力,也为公益营销带来新的创意和技巧。通过分析微博在"冰桶挑战"公益活动中的平台作用,可以总结出社交媒体为公益营销带来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1959年,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对"自我呈现理论"作了较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每个人总试图在社会情境中保持适当的印象,以求得到肯定的评价。社交网络出现后,人们逐渐将社交活动转移到互联网上,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系统来构建自己的形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日志进行自我呈现的行为的研究,总结了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使用日志进行自我呈现的特征和效果,探索了"自我呈现理论"的新意义和在网络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交媒体如今成了互联网中最热门的话题,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拥有社交媒体账号,每个人都参与在社交媒体中,社交媒体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新闻信息。但在社交媒体中,新闻真实性的保证却难以落实。本文分析了社交媒体时代新闻失真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推特媒介政治传播中事件描述与言语描述的错位,会话合作原则与不合作原则的对立,以理服人与各抒己见的抗衡以及礼貌原则与不礼貌原则的互斥等传播特征体现了社交媒体时代政治话语体系对"四个世界"规则的偏离,这些强加于新型社交媒体受众的政治传播的预设框架大多体现了对传统媒体政治传播关系准则的改变、修订或颠覆。这本质上体现了当下社交媒体政治话语体系中不平等的意义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6.
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重要代表在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以腾讯新闻信息推送和朋友圈信息发布与转载等方式,在展现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优势的同时,也折射出社交媒体的一些弊端。马航事件中微信传播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对于促进社交媒体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媒体习惯的改变,内容营销成为社交媒体运营的核心。在单纯曝光不再有效的背景下,企业似乎在"内容营销"上看到了出路:企业成为媒体,不仅生产产品、提供服务,还负责生产内容。因此,创造出满足受众需求且激发其主动分享和传播的内容成为企业面临的新营销挑战。本文总结了如何利用新平台的优点,用恰当方式推送受众喜闻乐见的营销内容的方法,以对企业在社交媒体内容营销方面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危机沟通是组织应急管理的基础,有效的危机沟通可以改善应急响应,降低灾害成本,提高决策透明度和民主性,并增加危机处置结果的可接受性。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并应用于危机沟通中,有效地改善了危机沟通的效果。社交媒体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在突发事件中有效利用社交媒体沟通信息可以起到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作用。但社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危机沟通中利用社交媒体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在制定社交媒体策略时,必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优化对策,为应急管理部门做好危机沟通和有效信息发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今年七夕前夕,乐百氏公司为其维生素饮料脉动推出了一款微信小游戏"#回复状态,收获唇爱#",这款游戏形成了由微博话题引流至微信客户端再回到微博分享的传播链环,平衡了游戏的传播性和品牌的植入,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从该个案着手,试分析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如何互动传播以实现优势互补机制,并为其它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品牌传播的相关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和微信作为我国社交媒体的两个代表存在着许多差异。自媒体是依托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的,自媒体在利用微博和微信这两种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着重研究微博与微信两种社会化媒体在营销方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款兼具通信、社交功能的手机应用软件,微信凭借其低廉的运营成本,受到了大学生用户的青睐。随着微信用户的飞速增长和新功能的不断发布,其功能特点和传播模式愈发清晰。本文从微信的基本功能出发,通过对安徽大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从人际传播的视角对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兴媒体大量崛起,快速蔓延到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是一种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挑战。但是,这并不是单纯的只有挑战,同时伴随着一定的机遇。微博是一种新出现的网络社交平台,因此,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如何利用好微博这一平台,在本文中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甘肃校车事故"、"复旦投毒案"、"海南校长开房事件"……近年来,媒体的报道呈现出一种现象:一起负面事件一经曝光引起轰动后,紧接着一段时间内,同类性质的类似事件的报道在各媒体上不断出现。此报道现象可称为负面新闻的"井喷报道"。新媒体环境下的"围观文化"助推了这种报道现象的产生,带来了媒介恐慌、阅听污染等负面影响。走出此种报道困境,需要媒体在报道时注重平衡原则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2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社交媒体在过去一年发展迅猛。Twitter成功IPO、Tumblr销售额更是高达十亿美元:“阅后即焚”的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也在这一年崛起,社会营销进入日常生活的节奏进一步集成。但是,社交媒体的历史仍然短暂到令人咋舌,Facebook创建迄今还不到10年。2014年,社交媒体很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重大变化,以下为福布斯总结的四大问题以及预测。  相似文献   

15.
媒体对个案的追逐已经造成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个案往往不具备普遍代表性,而对个案的过分解读有悖媒体的社会责任,更容易引发又一轮的媒体示范效应。本文从新闻实务操作、新闻价值扭曲和新闻存在的哲学基础解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从"新闻三态"和认知、符号化以及传播的流程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微博成为媒体继官方网站、社交网站等之后的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和营销手段,其优势和效果日益凸显。本文从局限性的视角来分析媒体进行微博营销的具体体现,探讨媒体微博营销有效规避局限性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和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的大背景下,媒体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报道也不断增加。本文旨在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形象进行分析,挖掘在媒体的报道过程中所塑造出的大学生创业者形象的特点及不足。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社会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当前大学生思想日益活跃,各种媒体不断冲击,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结合新时期的特点已经刻不容缓。以微信、微博等媒体为特点的"微时代"对大学生的交流、沟通、社会生活起着巨大的改变作用,其利弊犹如一把双刃剑。面对这样的新形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当前形势下,顺利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成为反腐利剑,"网络反腐"也进入了学术界视野。然而,我们必须反思一个现实,即报纸、电视等传统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延伸至"反腐"领地时,往往选择性失明,从而产生"新闻不反腐"的伦理质问。从媒介伦理出发,可以发现传统新闻在"反腐"中陷入重重困境。  相似文献   

20.
大学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指导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传播大学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媒体形式越来越多、传播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有效传播校园文化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分析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多媒体传播整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