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章针对高氯根气田水特点,使用硫酸锰代替GB/T11914—19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中的硫酸银作为催化剂,确定了硫酸锰催化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试验条件。分别在4个实验室间开展比对测试,并对川西北气矿3个典型井站高氯根气田水开展现场应用,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在规定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高氟、高砷水的病害车排子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缘,乌苏县北部、奎屯河下游的河湾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约44°40′~45°05′,东径约84°15′~84°45′。此区以农业为主,兼有少量牧业,居民二十余万。较早时候,居民在热天时,主要饮用当地河渠水,冬季则以涝坝和冰雪为水源。因为地处下游,河渠水污染严重,传染病甚为流行,故自六十年代以后,各地不断打井,改用地下水(主要是承压水)为主要饮用水源。由于当时对地下水水质未作全面分析研究,不  相似文献   

4.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中区域绿地概念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生态源"与"锚固点",目前被视为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环节。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梳理国内外具有区域绿地类型特征的生态用地起源与形成脉络。根据我国区域绿地所处的发展阶段,分析今后我国区域绿地的发展方向,从三个方面探讨区域绿地深层发展方向:①依据区域绿地类型划分保护的优先级,建立完善的保护政策;②深化研究区域绿地空间形态与功能的耦合协调机制,促进区域绿地最优效能发挥;③统筹多类型的区域绿地,维系区域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油气田水合物形成机理及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水合物的结构、形成机理及形成这种物质所带来的弊端,指出了研究合理的水合物抑制剂,在油气田发展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根据水合物生成条件及主要防治措施,针对现有水合物抑制剂的种类及应用特点,提出了油气田水合物抑制剂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电解法处理高含硫气田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川南矿区含硫气田水电解法处理的试验情况,用自己研制的电解反应器对电解时间、pH值、电流密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提出了电解法处理含S~(2-)200mg/L的气田水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成功的,它可以使气田水中硫化物的脱除率达99%以上,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8978—88:S~(2-)<5mg/L)。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投加处理药剂少,操作简便,设备小型,占地面积小,特别适用于产水量不大的井站使用。  相似文献   

7.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形成的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相关概念及其地域系统构成的要素、功能和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形成的竞争、知识与人力资本的集聚,融资和市场环境的形成,交易成本的节约等机理,提出了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自主研发型、引进技术研发型、产品外围设计与生产型三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周一工 《环境技术》1998,16(5):41-44
氧化亚氧(N2O)对臭氧层具有强烈破坏作用。流化床燃烧产生的气体困扰了流化床技术的发展。必须对流化床燃烧中N2O排放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找出抑制N2O生成的有效方法。本文总结了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对流化床燃烧中N2O形成机理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硬度是衡量地下水环境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根据长春市水文地质特征,对水质数据进行筛选,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地下水常规组分数据与地下水硬度值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形成区内硬度异常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长春市地下水硬度增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水敏感性的机理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咸淡水界面水敏感性机理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在非反应性微粒的释放迁移、反应性微粒的膨胀和絮凝作用与胶体吸附架桥作用下多孔介质中微粒物质的释放、膨胀、迁移、重沉积等引起的孔喉阻塞是导致水敏感性的机理所在;临界盐浓度、临界盐浓度变化率、临界离子强度、一临界流速和pH值是水敏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水敏感性的研究对防止海水入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硫化物型污泥膨胀的机理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膨胀问题一直是废水生物法处理过程中的难题之一。针对高硫化物型污泥膨胀,本文着重从硫化物和小分子有机酸的影响、溶解氧的限制、痕量金属的缺乏这三方面对膨胀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控制方法加以讨论,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磁性絮团形成的最佳参数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高岭土配制的浊度水投加磁粉、聚合氯化铁和聚丙烯酰胺进行磁絮凝反应,研究了形成含磁絮体的最佳工艺参数及机理。结果表明,形成含磁絮体的最佳工艺参数:磁粉粒度应小于10μm,磁粉必须和聚合氯化铁同时先于聚丙烯酰胺投加,且投加时的搅拌速度以250r/min左右为宜,磁粉的适宜加入量与污染物浓度有关。磁粉的加入没有改变絮凝荆的絮凝作用机理,有磁种参与的磁絮凝反应与没有磁种参与的絮凝反应没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风城油田稀油污水处理为例,分析污水处理系统中悬浮物的形成机理,并对污水含油、悬浮物、固体含量、粒径中值、聚合物含量、细菌、温度、硫化物、二价铁、pH值等水质指标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污水处理的主要因素,并对油水悬浮物处理方法进行室内分析及现场物理、化学方法实践,解决污水处理系统中悬浮物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五大连池药泉山矿水锶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五大连池药泉山矿水群水样中的Sr2 含量和87Sr/86Sr值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位于药泉山矿水区内南北泉和桦林沸泉的锶浓度较高。由于药泉山矿水区独特的地下水循环体系使其在断裂处涌出地面形成矿泉水,锶的浓度和矿化度很高,两者成正相关,所以药泉山矿水锶的来源和矿化度的来源一致。②药泉山87Sr/86Sr值在0.706—0.7080之间,接近于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证明矿水中的锶主要来源该岩层。其它各泉的锶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显示出锶的同源性,因此可以判断药泉山矿水中的锶来源于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层。  相似文献   

15.
万学俊  冷冰 《四川环境》1990,9(2):69-73
本文对四川盆地不同土壤分布区内28个中小型水库进行水体对酸沉降敏感性调查,发现夹江丹陵等地属酸沉降敏感区。目前,盆地内水体酸化程度,pH,HCO_3二项均未达到美国内华达山区水平,夹江、丹陵等敏感区pH水平与内华达相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CO-H废水处理剂处理高含硫气田水的试验情况。试验表明:该处理工艺具有效果好,成本低,工艺简单、实用,操作简便、易行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中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ArcGIS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1999年、2008年和2015年中国省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并采用GeoDa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1999—2015年,中国省域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上有大幅增长,同时东西部之间的省域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越来越显著;(2)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水平的热点集聚区分布在东部地区,冷点集聚区分布在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是热点集聚区域和冷点集聚区的过渡地带,这种东—中—西梯度分布特征表现出东西部之间科技创新能力的巨大差异;(3)人均GDP、科学技术财政支出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时空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风城油田稠油以SAGD开采方式为主,对蒸气过热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生产区域采出液余 热利用效率低,系统排放高含盐水得不到有效处置。文章通过对地面水-热综合系统分析,提出高含盐水利用余 热浓缩减排的技术路线,采用空气蒸发技术实现高含盐水减量化,水蒸发进入空气,空气中水蒸气冷凝回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可实现采出液所携带的低品质热能再利用,能将高含盐水转化为满足锅炉用水 指标的冷凝水,其高含盐水减量>60%,冷凝水矿化度≤600mg/L,水处理成本<10元/m3。  相似文献   

19.
高水力负荷下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景观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工湿地普遍占地面积较大,使其在景观水处理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构建实验水池模拟人工湖,构建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其在高水力负荷下净化劣Ⅴ类富营养化池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系统在1.64 m3/(m2·d)和3.28 m3/(m2·d)的高水力负荷下净化池水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水力负荷提高到5.74 m3/(m2·d),湿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堵塞,净化效果相对较差.本实验系统净化池水的最佳水力负荷为3.28 m3/(m2·d),该水力条件下系统对浊度、CODCr、NH 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9%、41.0%、24.7%、58.5%.  相似文献   

20.
黄峥嵘  李昆 《四川环境》1993,12(3):71-73
四川盆地农林牧区是处于我省腹心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较快。本文针对该区出现的自然灾害现状,提出该区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供有关部门领导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