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对多项污染物环境测点的优选,提出了单项污染物测值的相对重要性和多项污染物测值的综合相对重要性新概念,并给出了综合相对重要性的计算公式.根据测点的综合相对重要性,再用主成分子集合选择法优选测点该方法与基于交叉相关性的主成分子集合优选法相比,不仅减少了计算量,而且避免了当各单项污染物选出的测点不一致时,难以确定公共优化点的困难.该方法用于成都市大气污染物的12个测点优选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环境测点的优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对有多项污染物的环境测点进行优选,提出了单项污染物对环境作用的“相对贡献率"和多项污染物对环境综合作用的“作用和贡献率"的新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将B-P神经网络原理与逐步聚类分析思想相结合,用于环境测点聚类优选。该方法用于成都市12个环境测点的优选结果符合客观实际。此外,它还具有简便实用、客观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环境测点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祚泳 《环境科学研究》1998,11(5):34-36,40
为了对有多项污染物的环境测点进行优选,提出了单项污染物对环境作用的“相对贡献率”和多项污染物对环境综合作用 的“作用和贡献率 ”的新概念其计算公式将B-P神经网络原理与逐步聚类分析思想相结合,用于环境测点聚类优选。该方法成都市12个环境测点的优选结果符合客观实际,此外,它还具有简便实用,客观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环境监测     
在上海市的大气环境中,有NMHC强源和NOx源,造成了两者高比值的环境,大气具有较强活性,在阳光充足条件下,极有利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图7参7(怡东)X83O.1 9901932基于B一P人工神经网络的环境测点的优选/李柞泳(成都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1998,11(5)一34~36,40环信X一6 为了对有多项污染物的环境测点进行优选,提出了单项污染物对环境作用的“相对贡献率”和多项污染物对环境综合作用的“作用和贡献率”的新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将B一P神经网络原理与逐步聚类分析思想相结合,用于环境测点聚类优选。该方法用于成都市12个环…  相似文献   

5.
基于鱼群算法优化的空气质量评价普适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设定各项空气污染物的明显危害浓度"参照值"基础上,提出一个适用于多项污染物的幂函数加和型空气质量评价综合指数公式,该公式的特例也可作为单项指标的空气质量评价。采用鱼群算法优化公式中的参数,得出优化后适用于多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普适指数公式。公式被应用于多个实例分析计算,并与其他若干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该公式不受污染物种类和数目多少的限制,形式简便,计算快速,使用方便,具有通用性、可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鱼群算法优化的空号质量评价普适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设定各项空气污染物的明显危害浓度"参照值"基础上,提出一个适用于多项污染物的幂函数加和型空气质量评价综合指数公式,该公式的特例也可作为单项指标的空气质量评价.采用鱼群算法优化公式中的参数,得出优化后适用于多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普适指数公式.公式被应用于多个实例分析计算,并与其他若干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该公式不受污染物种类和数目多少的限制,形式简便,计算快速,使用方便,具有通用性、可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反馈式突变进化算法的空气质量评价公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设定了各指标的极限浓度限值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多项空气污染物的空气质量评价的幂函数加和型综合指数公式。将反馈式突变进化算法用于公式中的参数优化,得出优化后适用于多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评价普适指数公式。公式应用于多个实例分析评价,并与其它多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该公式不受污染物种类和数目多少限制,计算简便,具有可比性、普适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国内50~500万人口的城市,设置大气例行监测点约8~20个,随着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和监测系统在国内一些城市的应用,由于其造价昂贵,一般只选3~5个测点装置自动监测仪器构成系统。如何优选这些自动监测点位,使之能够反映城市大气污染水平及功能区大气污染变化状况和趋势,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现实条件出发,利用按功能区进行大气例行监测积累的大量数据,根据模糊集合论中贴近度择近原则的基本原理,采用多项污染指标综合判别方法,按城市功能区进行优化选点,经优选的测点将具有反映城市功能区大气四种污染物的平均污染水平、污染变化幅度及趋势状况,还能与历年  相似文献   

9.
污染损失率模型的构建及其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讨论环境质量变化的非线性行为,尝试建立起单项污染物的环境污染损失机理性模型,对之求解得到Logistic方程形式的环境污染损失数学模型,将这种污染损失率的形式表示出来,依据多项污染物共同作用机理,推导出综合污染损失率模型。  相似文献   

10.
燃煤工业锅炉排放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SO_2和TSP.在一般大气污染源环境影响评价中,多以SO_2单项参数作为烟气排放控制因子,而忽略了对颗粒性污染物的评价.本文采用SO_2和TSP两项控制因子,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更为真实、客观.  相似文献   

11.
应用模糊集对分析法优化大气环境监测布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模糊集对分析法 ,建立了大气环境监测布点优化的数学模型 ,对成都大气环境监测点的优化实例证明 :该方法优化结果切实可靠 ,最终保留的信息量大 ,而且计算方法灵活 ,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郑州市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物元分析法,在大气污染普查基础上,以郑州市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冬季)的数据为准,构造大气环境监测的标准物元矩阵,求出关联函数值,进行了大气监测点的优选,并与用模糊聚类选出的点位相比较,来验证郑州市目前已有测子丫建立的合理性,并以此证明物元分析法是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用物元分析法优选大气环境测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构造了大气环境监测的标准物元矩阵和节域物元矩阵的基础上,应用物元分析中的关联函数定义,对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进行了研究。应用于实例结果表明物元分析法是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改进密切值法优化大气环境监测布点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密切值法是多目标决策的一种优选方法 ,将改进后的密切值法应用于优化大气环境监测点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以成都大气环境监测点的优化实例证明 :该方法优化结果切实可行 ,最终保留的信息量大 ,而且计算方法灵活 ,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对选定的标准样本进行训练,用训练结束后网络的稳定权值和阈值,并结合标准样本的网络输出,即可对环境监测样点进行优选。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实例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环境监测优化布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大气环境监测点优化布设并没有考虑大气环境质量随季节的变化,为此,本文应用动态贴近度法分析季节因素对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影响。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的信息,并通过最近贴近度的计算提高聚类效果。一个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点优化布设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过程中,可以忽略季度变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李峰  张辉  杨乃增  于涛 《环境工程》2000,18(1):48-49
提出了运用特征分析方法优化大气监测布点,并介绍了该方法的MATLAB语言实现过程。应用于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的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监测优化布点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Lims系统的发展历史和最新概况,阐述了Lims系统在环保系统的实验室应用意义:提高监测站综合监测能力和分析水平,建立起快速高效的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确保监测工作更好地为管理、科研及客户服务。应该具有的主要功能:实验室管理和业务流程控制。系统实施的主要步骤:需求调研、信息收集、详细需求设计、软件设计、运行调试等。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从该区域环境实际出发,提出了大气污染监测优化布点的模型。以网格布点监测,对历年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及大气预测,运用抽样理论的变异系数法确定优化布点数,并采用相关分析法确定优化点位。其结果反映了该平原地区中等城市区域环境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