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几种渗滤液处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渗滤液处理技术应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并将渗滤液处理系统与垃圾焚烧系统结合起来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应放在渗滤液处理系统中的污泥处理系统、沼气净化及利用系统、膜系统浓缩液处理系统上。  相似文献   

2.
文章梳理了页岩气开发中广泛采用的污染治理技术,特别针对油基钻井废弃物和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开展研究分析,结合国内生产实际情况,介绍各项技术的优劣。通过一线科技专家评分,在油基钻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技术中热脱附法得到最高评价,压裂返排液一、二级处理技术中化学絮凝法得分最高,压裂返排液三级处理技术中反渗透技术得分最高,得分最高的技术在国内外油基钻井废弃物处理及压裂返排液处理应用中十分普及,评分情况与实际应用情况相符,反映了评分系统的准确性。该研究对我国页岩气开发污染治理技术甄选和研发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调查新疆含油污泥的主要处理技术,通过日常监测报告分析不同技术的处理效果,并对比各技术的处理成本。结果表明:含油污泥的热洗与热解处理技术在新疆较为成熟,处理效果稳定,完全处理的成本在380~760元/t左右;微生物处理技术体系发展不完善,由于其易受菌种的配伍性、环境温度、土壤pH值等因素影响,处理效果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4.
废弃油基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与工艺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废弃油基钻井液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热解吸技术、摩擦热解吸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化学反应-强化分离+无害化处理技术、超声波与化学破乳剂相结合技术以及除油剂-闪蒸回收技术等。分别对其处理废弃油基钻井液的作用原理、主要过程、处理效率及技术优缺点进行阐述,并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总结吉林油田的废钻井液及岩屑、油泥油土、粉煤灰和压裂返排液等废物的产生量、危害及处理技术现状,对各油田的处理技术进行评价,结合吉林油田固体废物处理的特点确定了一体化处理技术研究思路及技术研究重点,对目前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下一步一体化技术研究重点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废钻井液不落地处理技术是基于钻井队“固控”系统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岩屑固渣处理及废液处理回用是其核心技术。在分析以固化填埋为主的传统废钻井液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零排放”理念,探讨了废钻井液不落地处理的概念、思路、技术、工艺与模式,对当前存在的处理剂、处理技术、装备、工艺模式、环保可回收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技术对策。应强化在破胶脱水、固液分离、固废处理、关键装备、模式优化及新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废钻井液不落地处理技术是基于钻井队"固控"系统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岩屑固渣处理及废液处理回用是其核心技术。在分析以固化填埋为主的传统废钻井液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零排放"理念,探讨了废钻井液不落地处理的概念、思路、技术、工艺与模式,对当前存在的处理剂、处理技术、装备、工艺模式、环保可回收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技术对策。应强化在破胶脱水、固液分离、固废处理、关键装备、模式优化及新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保产业》2012,(4):63-63
由吉林市东电双元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倒置式油田回注水膜处理技术,适用于全国各大油田。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采用全物理的方法对油田生产上的含油污水进行处理,依据化学破乳剂的破乳原理,将表面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研制成的油田含油污水回注净化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9.
针对微生物处理、热脱附、热清洗、焚烧和萃取等含油钻屑处理技术存在普适性差、资源浪费、技术不成熟或投资较高等问题,探究更为高效、性价比高的含油钻屑处理技术。分析了国内外含油钻屑处理的法律法规,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含油钻屑常规处理技术、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各类技术的对比分析,提出含油钻屑处理技术高效低成本、"高价值"基础油回收与固相残渣的资源化利用、工厂化和随钻化处理的双极发展趋势,对油基钻井液中的基础油、水进行回收利用,处理后的固相可以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老化原油的及时回收与高效处理,对于节约能源、减轻污水处理和集输系统的压力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文章对回收处理老化原油的常规技术和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各种回收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对老化原油回收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不确定度评定中两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环境监测仪器分析不确定度评定中,标准不确定度和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单位来源以及关于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两种计算方法的讨论,得出标准不确定度是有量纲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是无量纲的;最大允许误差较易获得,用这种方法计算不确定度有很好的可靠性。相对标准偏差计算不确定度则结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用RO纯水与超纯水分别作为实验用水,通过标准曲线及空白、标准样品、水样等总氮测定对比实验,发现两种实验用水的标准曲线及空白值、标准样品的检测均受控,但两种纯水对比实验显示相对于超纯水而言,RO纯水中有一定浓度的总氮,同时在水样检测中用RO纯水作实验用水测定值明显低于用超纯水作实验用水的测定值,其差值与RO纯水中总氮值相符。实验结果表明总氮检测中不能只以标准曲线、空白值和标准样品测定值作为受控标准,要考虑实验用水中硝酸根离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运用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氮的标准样品及实际样品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全国多家实验室的大量监测数据,得出了当前常用的精密度及准确度方面质量控制指标的建议值。研究表明:标准样品在0.5~3.5mg/L浓度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5.0%;室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0%;相对误差RE≤±10%;实际样品在0.07~10mg/L浓度范围内时,相对偏差RD≤10.0%;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110%。  相似文献   

14.
将微波消解-紫外法测定总氮从方法检出限、校准曲线、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际样品测定4个方面与国标紫外法作了比较研究,进行了消解时间比对实验,说明了微波消解-紫外法测定总氮的注意事项。结果表明,微波消解-紫外法检出限为0.115 mg/L,高于国标紫外法;校准曲线具有较好线性相关系数,斜率与国标紫外法一致;方法精密性和准确性较好,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与紫外法保持一致,在总氮监测中具有可行性。微波消解-紫外法节省了总氮监测的整个用时。  相似文献   

15.
对鄞州区种植的稻谷、叶菜类、水果类、豆类、茄果类和块茎类农产品按月进行了411个批次抽样,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22个农药项目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发现样本农药项目检出率为0.3%,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97.82%,农药残留检出项目中88.89%是杀虫剂。超出农药残留标准的样本主要是5-10月的青菜,叶菜类超标样本率达到3.72%。农药残留超标样本在平原、滨海地区种植散户中有发现,而在山区各规模农户中均有发现。小学文化程度农户样本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4.50%,是大学文化程度农户样本农药残留超标率的6.16倍。为了降低鄞州区农作物农药残留率,提出5方面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扈正权  陈国珍  刘志辉 《四川环境》2010,29(1):32-33,42
本文通过分析泸州市2008年不同地区PM10与TSP对比监测数据,得出泸州市环境空气中PM10/TSP比值分布情况,并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标准比值进行比较,得出制定PM10标准值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位滴定法在716DMS型自动电位滴定仪上实现对气田废水中C1-的快速、灵敏、准确测定,避免了色度、浊度的干扰。对方法的检出限、标样和实际水样精密度、准确度,进行了全面的测定分析,并与硝酸银滴定法进行了对比。氯化物的检出限为0.32m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等于2.1%,加标回收率在98.9%101%范围内,对同一标样和实际样品的测定两种方法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The USEPA has proposed to regulate PM(coarse) (particulate matter 2.5 to 10 microm in diameter). Exceedance of the proposed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NAAQS) for PM(coarse) is expected within the Columbia Plateau of the Pacific Northwest United States based on the high frequency of dust storms and the large contribution of crustal material to fugitive dust in the reg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NAAQS for PM(coarse) on air quality. Concurrent observations of both PM10 (particulate matter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A U.S. standard gage, a weighing-type recording gage, a standard gage fitted with an Alter windshield, and a pit gage were installed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and wind effects on rainfall catch.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Stephen F. Austin Experimental Forest, about 20 km SW of Nacogdoches, Texas. A recording anemometer was also installed at a height corresponding to the standard gage orifice. Based on data from 67 storms collected over a one-year period (July 1995-August 1996), all three conventional gages consistently caught less rainfall than the reference pit gage with an average percent deficiency greater than 10 percent. However, the recording gage caught 2.7 percent less and the shielded gage caught 1 percent more than the standard gage—differences less than those reported elsewhere. The deficiencie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storm intensity, duration, or total rainfall. When the correction for wind effect on angle of raindrop inclination is included, the percent catch deficiency of the standard gage was reduced from 11 percent to 6 percent. The remaining errors may be attributed to wind effects (streamline vs. turbulent flow), nonrandom errors, or other unknown sources.  相似文献   

20.
金属材料海水腐蚀试验方法的编制及标准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标准,更好地完成试验,回顾了我国金属材料海水腐蚀试验方法和标准的编制历程,对金属材料海水腐蚀试验的两个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了解读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