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井下运输系统是一个环节复杂、影响安全因素甚多的庞大系统。运输事故是煤矿井下常见的多发性事故。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人、机、环境的缺陷。根据人- 机- 环境系统工程的理论,对井下运输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试图提供一种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在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事故的发生除了不可抗力因素之外,必然存在一个或多个安全隐患。安全隐患具体指生产作业环节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更是各行各业作业过程中控制的重点与难点,一些大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队伍及人员数量多、  相似文献   

3.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既要充分发挥操作者的效能 ,又要致力保障操作者的安全与健康。因此 ,是否能避免或尽量减少工伤事故 ,常作为人机工程学研究和设计的重要评价因素。依照人机工程学原理分析 ,生产中工伤事故的原因主要受人、机、环境和管理因素的制约 ,其关系如图所示 :  在人—机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缺陷通常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管理状况的好坏也是由管理者来决定的 ,因此管理状况的问题也属人的因素问题。1、工伤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三种因素造成安全与生产的矛盾。 第一是生产作业情况多变,物质条件不可靠不安全,使潜在的事故危险越来越复杂。 第二是企业难于作出安全与生产的平衡,生产管理部门生产作业进度的要求可能与要求规范操作的安全工作构成冲突。 企业强调了产量、质量,但是,未把人机安全管理作为提高产量、质量的基础工作来做。 第三个原因来源于人的基本动机,随着农民工的增多,追求经济效益与安全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安全知识匮乏、长期紧张工作得不到适当的休息,使人的安全不可靠因素增加。 人们要成功地赢得经济效益,减少停工、息工以及事故造  相似文献   

5.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在井下运输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对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中的人、机、环境三大要素及其对运输事故的影响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人为失误的原因及其控制,人的模糊可靠性,运输事故与人的因素的关系,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模糊聚类分析以及灰色综合评判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事故预防的行为干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故预防的行为干预技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林泽炎一般来说,预防事故可以从两个方面作努力,一是减少作业环境和机器设备中的事故隐患,二是干预作业工人任何不安全行为和心理因素。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作业条件的改善,机器设备的改进,以及人一机匹配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2015年,作者调研收集了石油开采企业的64起事故,通过走访调查得出了事故原因,并将事故一级因子分为人的不安全心理、管理的缺陷、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本刊2016年第3期《油田事故原因的心理分析》中介绍了第1类事故因子——"人的不安全心理",本期作者将介绍剩余的3种事故因子,其中涉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的事故看似与心理无关,实则是环境引起了员工心理变化;而涉及"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事故似乎与心理有关,实则可能由设备导致。只有发掘事故原因中的深层因素,区别各种事故因子,才能"对症下药",排除干扰,进一步预防事故。  相似文献   

8.
随着铁合金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节奏快,且连续性强,生产环境差等特点。其人为失误、工艺因素、设备缺陷等是诱发各类事故的主要根源。危险因素对生产作业人员伤亡或对物质造成突发性损坏的主要原因,因此,了解并掌握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起重机在高压线下工作,最容易发生的事故是触电事故,而且后果相当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历年来流动式起重机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起重事故死亡总人数的24%,仅次于桥式和门式起重机。近几年,锦州地区发生了多起流动式起重机触电伤害事故及人身未遂事故,而且有些事故是重复发生。因此,有必要分析事故原因,找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流动式超重机触电伤害事故原因流动式起重机作业中的触电伤害事故,受多种因素影响,从人、机、环境方面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港口生产是一种动态的立体交叉形式的特殊生产过程。具有人、机、物、环境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作业人员、机械设备、货物种类、作业方式和作业地点以及气候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由于未能完全实现的人——机、人——货分离,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对作业人员及财产构成危险与危害,甚至导致伤亡事故及机损、货损事故,成为事故易发的行业。  相似文献   

11.
王文先 《安防科技》2004,(10):17-19
“安全工作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生产对我们矿山来说尤为重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理论认为“一切事故(事件)都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造成的,如能避免人的行为的失误就不会发生任何事故(事件)”。从事故致因理论上讲.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机、物、环境与管理,但从根本上可归类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轨迹交叉论认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有人的失误和物的缺陷,而两者轨迹交叉时就可能发生事故。从对国内和本企业事故原因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我国因管理不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与违反劳动纪律(即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成品油库生产作业中易发生事故的作业类型及管理现状,结合行业内油库生产作业分类现状,分析了当前油库生产作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明确地提出了临时性常规作业的概念.通过全面梳理油库临时性常规作业,分析临时性常规作业的主要特征,进一步确定了临时性常规作业管理薄弱的主要原因,同时在管理意识、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风险评价、设备选型及管理、现场监管、培训教育、应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强化临时性常规作业管理的若干措施和建议,对于强化成品油库生产作业管理、减少安全环境事故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历年事故统计分析表明企业事故主要发生在生产作业操作过程中。理论上可以说“控制了生产作业的全过程,就控制了事故”。目前,由于我国企业总体的安全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企业控制事故的主要方法都是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手段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企业事故的发生。从事故形成的两大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看,要在物的条件差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事故,必须发动作业人员对作业现场的危险因素加以预测和控制,并采取防范措施,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在企业班组中开展伤害预知预警活动是减少事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工伤事故的发生与否以及事故造成的伤害情况,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人的行为和状态; (2)环境条件和物的状况; (3)管理上的缺陷。环境条件和物的状况不良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形成生产中的事故隐患,由于人为原因的触发,就可能形成事故。简言之,事故的发生不外乎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称故障)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失误)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能量失控的情况下,人、物两大系统各自运动的交叉点就构成事故的“时空”。我们的一些企业,虽然为防止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15.
对采煤人-机-环境系统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指明系统三要素的本身缺陷,同时运用煤矿安全心理学原理和典型事故案例,对文化、技术素质较低的行为人在采煤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产生的不安全行为因素,进行较详细的分析,找出了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为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事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6.
轧钢机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机及环境三方面,而尤以人为原因为最。防止此类事故的措施是要搞好轧钢机的人机学设计,如轧钢机的安全装置,环境设计及人的可靠性设计等。  相似文献   

17.
人们所从事的各种生产活动,总是在由人、机器设备、作业及环境条件等要素条件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体,即所谓的人-机-环境系统中进行的.在这一系统中,人是劳动的主体,是系统构成的主导因素.由于种种原因,人在作业中会产生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常有所谓"不注意安全"的行为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发生重大操作失误,从而导致人-机-环境系统发生故障或酿成重大事故.显然,"不注意现象"与事故预防关系密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将它列为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为了有效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对这一现象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以便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MMESE)理论出发,列出了高速铁路运营系统的人员、机器、环境三要素的具体内容,建立了人-机-环境(MME)系统可靠度数学模型,分析指出高速铁路运营系统的可靠度与“人”子系统的初始失效率、“人”子系统的学习率、“机”子系统的失效率函数、“环境”子系统的质量及可靠性参数、系统的实际运营时间等因素有关.从MME系统可靠度模型出发,分析了“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留给人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事故树分析在安全工程中,作为分析与评价系统安全性的一门科学和先进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通过对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所有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与查明危险及薄弱环节,为系统安全设计与对生产过程中危险性的预测、控制及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革新和开创意义,是对系统安全分析的其它方法的重要补充。 一、什么是事故树分析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略语为FTA)也称作事故逻辑分析或故障树分析,是分析导致发生意外事故(故障、事故或灾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逻辑图,也就是对既定的工程设计及生产作业中可能…  相似文献   

20.
众多的事故原因,大致为人、物、环境、管理因素所致。据我厂的统计资料表明,违章引起的事故,人的因素是主要原因。解决人的违章行为,就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人的行为由心理活动支配。笔者对人在违章作业时的心理活动作肤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