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宅遭受交通噪声污染时开发商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住宅遭受交通噪声污染时开发商民事责任的性质入手,探讨了现行声环境质量标准对开发商的适用性和合理性,阐明了开发商的责任范围,提出了完善住宅声环境质量标准的建议。主要结论:目前我国尚缺乏合理的约束开发商的住宅声环境质量标准;开发商的隔声减噪义务主要包括留出与道路之间的防噪距离和采取安装隔声窗、封闭阳台等隔声措施;应将门窗封闭状态下的室内噪声限值颁布为住宅声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公路交通噪声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公路交通建设项目的特点,探讨了公路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噪声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规划、路面降噪、交通管理、敏感建筑物保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并分析了A小区的声环境状况、噪声源特点,在对其的声学效果、经济、安全以及可行性等因素进行论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理想的噪声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株洲市2004~2008年城区交通噪声污染现状、原因及变化趋势,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及防治措施,为有效改善交通噪声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黄岩城区主要交通干线的昼间交通噪声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黄岩城区主要交通干线的昼间交通噪声水平全部超过国家标准;小轿车是黄岩城区交通噪声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机动车等带来的各种环境污染,提出了道路交通污染防治措施,希望在交通工具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能够充分做好道路交通污染的防治工作,减轻大气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8.
常用几种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准确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成温邛高速公路和成绵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车型及车速等监测数据,应用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噪声预测模式、JTGB03-2006推荐噪声预测模式和HJ2.4-2009推荐噪声预测模式,分别对两条高速公路进行噪声预测,将噪声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在相同车流量、车型及车速等条件下各预测模式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差值大小,并分析其原因,得出在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的准确性上HJ2.4-2009预测模式优于FHWA预测模式和JT-GB03-2006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也给沿线居民带来严重的噪声污染.通过以武广高铁为例,选择民房离高铁很近,未安装任何隔声屏障的湘潭昭山段,分别使用等效连续A声级LAeq及最大A声级LAmax对沿线噪声影响进行预测,并结合实测值、居民烦扰程度调查,对两种评价方法及标准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最大A声级LAmax... 相似文献
10.
公路经营企业应对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损害承担环境侵权责任。污染损害可归责的程度应以医学观察的可证明性为界限,在违法性和损害事实考量中,环境标准均非所问。公路经营企业的责任形式主要包括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基于环境侵权的利益衡量原则,一般不宜直接判令采取公路关闭或改道等形式排除危害,而应适用设置隔声屏障、种植绿化林带、进行交通管制等调和性的"部分排除侵害"责任形式。在"先有路后有房"情景下,公路经营企业是否承担责任因受害人迁入公害时主观方面的不同而不同。受害人明知或已经预见到有遭受噪声污染的危险,且无正当理由而自愿、故意承受危险致害者,公路经营企业得根据自甘冒险原则请求拒绝排除危害、免除赔偿或减少赔偿额。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城市十字路口噪声源的特点,采用Cadna/A噪声模拟软件建立十字路口交通预测模型,对十字路口周边声场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发现在选定的十字路口,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面向道路一侧昼间最大噪声值为72.9dB(A),夜间最大噪声值为64.5dB(A),背向道路一侧昼间最大噪声值为65.4dB(A),夜间最大噪声值为57.2 dB(A),本次研究的成果对于交通规划、噪声评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高等级公路交通噪声实地监测的结果及其对沿线社会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青海省交通管理部门在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适宜的降噪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3.
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在城市交通环境噪声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灰关联分析在城市环境噪声研究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作者采用基于信息熵理论的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对广州市交通噪声进行分析,指出了影响其变化的优势因素,为噪声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洞井新城建设中的交通噪声预测与控制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洞井新城在建成小城镇的过程中,声环境规划不可或缺,该区目前突出的是交通噪声,因而声环境规划的重点也就落在了对交通噪声控制的规划上。通过对交通噪声调查与评价、预测并作出合理规划,我们相信,规划区的交通噪声控制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文章介绍了阳光型建筑的特点,原理,论述了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建议政府支持阳光型建筑的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