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为研究在道路突发危险场景下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不同警告方式对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的影响,利用自主开发的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测试软件,以计算机模拟与驾驶模拟器为试验平台,以实际驾驶视频为试验场景,选取操作准确率和反应时间为测试指标,分析不同警告方式下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视觉警告可有效缩短应激反应时间;视听觉组合警告中,视觉警告占主导作用,听觉警告起辅助作用;在真实场景视频试验环境下,驾驶模拟器模拟试验的操作效果优于计算机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2.
3.
时间观念     
在大多数国家,对那些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人,警方无非就是向他们提出警告,或者进行罚款。但是,菲律宾警方对违章行人的惩罚方式却十分奇特,巡警们一旦在路上发现了违章的行人,便向他们抛掷湿毯子。  相似文献   

4.
保护门、窗和墙壁是工程中公认的设施保护方法。在有些情况下,为了及早提供攻击警告,人们希望把这一层的探测延伸到户外/周界。在挑选户外系统时,应该选择具有低误报警率、高探测率、而且不容易受到攻击的装置。有一些装置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符合上述要求。  相似文献   

5.
年前,福建省交警总队向全省发出通知,从2009年1月1日起,对17种轻微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今后只作口头警告,不再罚款。这17种交通行为包括: (一)机动车驾驶人未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经民警确认机动车并查询,认定机动车登记合法有效的。(二)机动车驾驶人未随车携带检验合格标志,经民警  相似文献   

6.
现在,几乎所有的产品上都贴有警告标签,有些产品上甚至还贴有多个警告标签、或者装有多个警示灯和多个警铃。正因为工作场合碰到的危险警告太多,所以许多人反而对警告变的熟视无睹起来了。更不幸的是,这种情形妨碍了我们想把真正有意义的安全信息传递出去的努力,特别是我们所要传递的安全警告是某种常识性的信息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交通警告标志辨识度研究未考虑选项心理暗示与辨认反应,为弥补因此造成的不足,将改进的模糊问卷调查法与基于E-Prime试验系统的试验研究相结合,对国标GB 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中的62个道路警告标志的辨认错误率与辨认反应时长进行评价,利用数理统计及三级分法找出其中辨识度差的警告类标志,并对部分筛选出的实例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和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现有道路交通警告标志中,多股轨道与道路相交、注意分离式道路、到无人看守铁道路口100 m、注意保持车距等25个警告标志(占40.32%)的辨识度较差,其中多股轨道与道路相交、注意分离式道路、到无人看守铁道路口100 m等10个标志(占16.13%)的错误率、反应时长等指标尤为突出,辨识度极差。最后参考国外标志设计方案,对部分道路交通标志进行了改进,试验表明改进后的道路交通警告标志辨识度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钱江 《安全与健康》2005,(1S):49-49
地球史上曾有过多次性生命毁于一旦的自然灾变,人们预言的“世界末日”有很多种版本,它们到底有什么依据?最近,由哈佛大学、利物浦大学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一些专门研究对地球构成威胁的所有灾变的科学家组成一个国际专家小组,对所谓的“世界末日”以可能性大小排出下面一个顺序。专家们一再警告,这个排序还是假定性的,有可能会因今后获取新的资料而有所变更。  相似文献   

9.
一、安全警示牌的类型 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型。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设置公路限高门架警告标志,利用Kruskal-Wallis检验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从工效学及人因工程学角度剖析事故原因,基于大型车辆驾驶员视认特征与道路交通环境特点,提出警告标志前置设置最低要求,构建考虑大型车辆驾驶员视认角度标志前置距离模型,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表明:限高门架高度警示标志设置不规范,导致停车安全距离不足,标志视认能力下降;根据模型得出公路限高门架警告标志前置参考距离,验证模型有效性,并有针对性提出限高门架警示标志优化设置意见。研究结果可为公路限高门架警告标志设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在强调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安全文件、安全规程、安全守则、安全警告,可以说应有尽有.但总有人不将此当做一回事。每次出现了安全事故,想到的是别人又出事了,却没有联想到自己企业、自己行业、自己身边是否也有安全隐患.总是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将所有的安全规章真正落实在行动上,让许多隐患在拖延中演变成事故。  相似文献   

13.
汉·桓潭《新说·上见证》记载了一则"曲突徙薪"的小故事:一天,淳于髡来到邻居家,见其厨房灶口突出,柴禾紧贴灶口堆放,便警告说这将引起火灾,并就如何改灶,如何堆放柴禾提出建议。但这位邻居却将此忠言当做了耳旁风。不久,果然导致了一场大火,多亏众邻里相助才将大火扑灭。然而,在感谢众救火者的宴席上,唯独没有请淳于髡。这位邻居的逻辑似乎是,  相似文献   

14.
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因忙于事业而忽视了自我保健,即使身体发出警告信号也不当回事,从而出现各种疾病,导致生活、事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想要在职场激烈的竞争中拥有强健的身体作后盾,就一定要学会发现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根据情况及时调理或就医.  相似文献   

15.
2004年2月15日午时,一场大火在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熊熊燃烧起来。红色的火魔卷起滚滚浓烟,毫不留情地夺去了54个人的宝贵生命,70人在持续4个小时的大火中受伤。  相似文献   

16.
看图说事     
《安全与健康》2012,(18):21
十大超级怪异的路上标志很多人认为路标不就是标识性起提示警告作用的东西,没有什么看头,其实不然,全球一些怪异的路标,虽然让人感觉匪夷所思,但真正理解和体会到其中的内涵后,感觉还是蛮有教育寓意的。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0月11日18时40分,山东籍驾驶人吴某驾驶一辆车牌号为鲁L25322的重型大货车由龙岩往漳州行驶,行至漳龙高速公路溪长下坡路段时,由于未按高速公路上设置的警告标志要求挂低档行驶,导致刹车失灵车速失控,车辆追尾碰撞前方一辆中型厢式货车后,冲出路右护栏翻入坡底,造成乘车人毛某当场死亡,其余两人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8.
赵峥恺  张舒  史秀志 《安全》2022,(9):52-59
为提升安全警告标志传递的风险信息对个体的安全警示作用,从神经科学视角探究安全警示标志图案内容对个体风险感知的影响。首先从“人因”和“物因”视角探讨安全警告标志所传递风险信息的信息量与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事件相关电位(ERP)试验,获取单因素和双因素安全警告标志刺激下的脑电数据,并分析脑电ERP成分的差异。研究发现相较于单因素安全警告标志,双因素安全警告标志诱发的P2成分振幅更小、潜伏期更短,P3成分振幅更大,均呈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双因素安全警告标志更容易也更早被人注意,个体对双因素安全警告标志的风险感知程度更高,即同时包含“人因”和“物因”风险信息的安全警告标志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且传递的信息风险度更高,发挥的刺激警示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安全与健康》2012,(12):32-33
车内指示灯识多少?这个问题应该会难倒许多人吧,对于那些刚晋升为有车一族的人,特别是女孩或是年纪稍长些的车主,都会有一头雾水的感觉。其实许多开车多年的车主也不一定能一一了解每个指示灯的含义。下面就随我们的文章一起温习下这些指示灯吧。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政府最近下发《关于落实煤矿安全责任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的规定》,对各级相关部门领导提出了严格的惩罚措施,轻则行政警告,重则撤职,这在山西省还是第一次。首先,从下到村委会主任,上到地市“一把手”,都制定了惩罚措施。如果无证矿在5日内未被发现、制止和向上级报告,该村村委会主任要被罢免在一个乡(镇)内出现一处非法开采或应关未关的煤矿,该乡(镇)长将被处以行政警告及至记大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