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全新的执法理念,规范的执法行为,集中优势力量投入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中,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有力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人社工作全面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规范行政执法,细化工作流程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除坚持日常巡查、投诉举报必查、专项督查以外,还突出劳动工资、社会保险、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和卫生、禁止使用童工等方面的案件查处。  相似文献   

2.
2005年以来,河南省镇平县人事劳动保障局仲裁机构,以公开促公正,认真落实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公开审理制度,除法律明文规定不得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一律实行“五公开”,即开庭案由、时间、地点公开;仲裁规则公开;审理程序公开;举证、质证、认证的环节公开;裁决结果公开。此举确保了程序合法,效率提高,结果公正、公平,受到当事人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3.
《现代职业安全》2005,(1):20-21
从2004年11月16日到2005年2月10日,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建委、市总工会联合展开以解决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为重点的专项执法大检查。截至目前,2003年以前拖欠的来京务工人员工资已清欠95%。2004年1月至9月,北京市对5万余户用人单位进行执法监察,共处理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1.2万起,受理群众举报案件9172件,为7.99万名职工追发工资等待遇1.27亿元,  相似文献   

4.
以2015—2019年的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公开资料和2020—2022年的典型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公开资料为基础,从生态环境执法的角度,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适用概况,主要包括未批先建案件数量呈现下降态势、未批先建案件违法成本明显提高、“责令恢复原状”适用案件数量增加等;分析其存在的“责令恢复原状”行政命令适用难、报告书与报告表“严重质量问题”的法律责任条款适用少、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认定难度大等主要问题;提出提高“责令恢复原状”行政命令的适用性、加强环评与执法的有效衔接、简化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认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省安监局制定了《吉林省安全生产执法案件公开裁定办法》,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接受社会对安全生产执法案件的监督,加强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办法适用于全省安监部门的执法案件公开裁定活动。安监部门对执法对象拟作出行政处罚,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按不低于同类执法案件(案情相似、违法行为相同的案件)数量10%的比例,召集辖区内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公开裁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黑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以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工作理念创新、工作体制创新、工作制度创新、执法方式创新,寓监察执法于服务之中,注重执法重,虾沉、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深化多方参与、联合执法的综合治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2011年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届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可以说,这一刑事立法,是我国司法史上劳动关系引入刑罚手段之首创,为打击拖欠劳动者工资行为,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贯彻实施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将这一制度落到实处,必然要在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程序和刑事司法程序之间进行有效衔接。但是,在调整社会秩序手段长期行政化的我国,行政制度与刑事制度之间还存在界限模糊、衔接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两者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合理衔接。2012年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监察局和劳动科学研究所进行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现将报告的主要内容摘编发表。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为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执法行为,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查处各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今年1月1日,向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发出通知.要求劳动保障监察员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检查时,要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不得少于两人,佩戴劳动保障监察胸牌.  相似文献   

9.
《现代职业安全》2011,(6):36-39
随着职业卫生职能的调整划转,职业卫生工作任务日益增多,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创新监管手段和监管制度,逐步实现从"被动式"执法向"主动式"管理的模式转变,逐步建立引导企业守法和强化执法相结合、执法与服务相结合、企业自律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积极探索业务管理和执法相对分离的工作模式,逐步推进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运用模糊信号检测理论,以动态模拟手段,进行了驾驶员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检测试验,并提取、分析驾驶员危险感知数据,研究了驾龄增长与驾驶员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之间的变化趋势和造成这种趋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驾龄增长驾驶员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呈先增大而后降低、且老驾驶员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更大的总体趋势;在2项影响因素中,交通执法仅决定驾驶员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的整体水平。而新、中、老驾驶员对交通法规保障行车安全作用的认识不同,这造成了交通安全违法随意性的总体变化趋势。在交通管理中,对新、中驾驶员应侧重交通法规教育,并提高对中段驾驶员的交通执法力度;对老驾驶员应侧重交通执法。  相似文献   

11.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将执法文书送达当事人(以下称受送达人)的行为,称为执法文书的送达。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需要送达的文书包括:劳动保障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理(处罚)及具体行政行为程序中使用的与受送达人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种法律文书,即劳动保障监察调查询问书、劳动保障监察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劳动保障监察当场处罚决定书、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相关安监部门通报了2017年度第一批安全生产领域行政处罚典型案件,及危险化学品监管执法、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等违法单位及个人。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企业为何被罚、被曝光吧!危险化学品未储存在专用仓库仓库车间未设置安全设施设备2017年2月27日,宝安区安监局执法人员在对振昌胶黏制品(深圳)有限公司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未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专用仓库内,其行为违反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福建省厦门市劳动保障部门受理的劳动侵权和纠纷案件呈快速增长趋势,全市共受理3929件劳动违法举报投诉案件,另外还有1648件劳动争议案件,较往年相比,分别增长23.67%和56.95%,还引发了265件集体停工、上访、围堵交通要道、企业和政府办公场所以及居民小区等影响较大的劳动保障突发事件。今年来这类突发事件更是频繁发生,仅上半年已经有235起,较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1%,已经成为影响厦门市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重大隐患。事件的主要起因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企业和来料加工型企业,采取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不为劳动者提供法定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或者改善劳动环境等,以降低成本竞得订单,又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障监察典型案例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智慧的结晶。进行劳动保障监察典型案例研讨,对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实现劳动保障监察科学发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方案》提出,要通过推广广东佛山市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经验,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创新监管手段,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初步建立起政府有效监管、企业自我约束、社会广泛支持的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形成以发展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以规范为重点、以科技为先导、以执法为保障的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扭转非公有制企业事故多发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3月份,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下发《安全生产约谈实施办法(试行)》。这对安全生产工作有着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安全约谈作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手段的补充和配合,一方面弥补了法律的空缺,解决法律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通过安全约谈,将安全生产执法监管行为前移,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全约谈是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方式的创新,是提高监管效率的有效手段,是及时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管理,改进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要求更有力保障职工健康权益。为更好地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会议要求聚焦我国职业病主要病种尘肺病,在矿山、冶金、建材等行业开展粉尘危害整治,加强职业健康监管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强化预防,督促企业改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障监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综合性执法工作.承担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统筹城乡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等重要使命。近年来.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和创新了一种新型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方式和工作模式——“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基层安监部门处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最前沿,承担着企业安全生产直接监管和属地管理任务,既是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落实者,也是遏制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的承担者,监管执法效能的优劣、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工作大局。近年来,在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基层安监部门在开展监督执法检查、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  相似文献   

20.
某市政府为了加强对外来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管理.发布了《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中规定,没有本市户籍的劳动者在本市就业.必须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证。对招用外地务工人员但未给其办理就业证的用人单位,由劳动保障部门视情节轻重,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该市劳动保障局在日常巡视执法中,发现某装修公司的10名设计师没有就业证,于是依据《通知》作出了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某装修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庭上,某装修公司认为,市劳动保障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非法,请求撤销。理由是:1.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必须办理就业证,公司的行为并不违法。2.该行政处罚决定没有法律依据.因为所依据的政府《通知》违反了《行政处罚法》,不具有法律效力。某市劳动保障局辩称.《通知》是市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理应成为劳动保障局的执法依据。劳动保障局依据《通知》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正确,请求法院维持。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市劳动保障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适用法律错误,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判决撤销被诉的行政处罚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