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彭展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3):10-14,27
作为中国古代三大自然灾害之一,蝗灾一直受人类关注。对中国历史上的蝗灾,虽然20世纪前期就开始多学科知识结合研究,但往往因时间跨度太长而不细致,直到90年代之后才开始具体探讨某个朝代的蝗灾情况。对于唐代蝗灾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还有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了解唐代蝗灾研究状况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全面蝗灾有很大意义,本文就唐代蝗灾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胡水玉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6,(1):93-98
蝗灾是近代山东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其危害程度仅次于水灾和旱灾。民国时期,山东蝗灾频发,且往往与旱灾相连,对山东的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以致灾民无数,饿殍塞途。面对蝗虫的侵袭,人们往往会心生恐惧、焦虑,继而采取各种形式的应对措施,如拜神、演戏、捕蝗、典当、逃荒等等,呈现出了蝗虫肆虐之下的灾民群像,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在禳蝗、灭蝗无果时的无奈与辛酸。 相似文献
3.
李艳红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9(1):25-28
在1941~1947年间,豫东泛区频繁发生的蝗灾具有数量多、范围广、危害大等明显特点.肆虐的蝗灾,不仅给豫东泛区的农业生产造成惨重的损失,而且引发了众多的饥荒.为防治蝗灾,当时的河南省政府制定了种种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对当今治理蝗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基于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针对1615—1619年我国发生的重大旱、蝗、涝等群发灾害,以蝗灾为主线,复原蝗灾事件的时空演化过程,解析其发生的气候背景和社会响应。结果表明:(1)蝗灾事件呈现五年的发生发展衰亡周期,县次波动明显,1616和1617年为峰值年份;(2)蝗灾以中、高等级发生为主,核心区域为黄淮海平原,热点地区为山东、河南、安徽等;空间上呈现“北密南疏”、“北方主导”的分布格局;(3)蝗与旱、涝的空间叠加显示,旱-蝗组合集中分布于黄淮海平原及其毗邻地区,涝-蝗组合则呈零星分布,旱蝗并发的频次高于涝蝗,旱蝗关系更紧密;(4)蝗灾频发与大发伴生饥荒、疫灾,体现了灾异的时空传递与承继,且次生灾害的出现存在滞后效应;(5)在寒冷期,蝗灾与温度呈现正相关,与降水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丁戊奇荒”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鑫宏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1(4):109-114
"丁戊奇荒"是近代中国一场惨绝人寰的特大灾荒。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丁戊奇荒"进行了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然当前对"丁戊奇荒"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多的成果,但是在研究内容、研究区域、资料挖掘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唐代河南道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它们种类多,发生频繁,给这一区域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唐代河南道自然灾害频发,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因素方面,河南道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地势西高东低,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天然条件。在社会因素方面,唐中央政府过度砍伐森林,大面积开荒屯田,再加上人口快速增长和吏治腐败,又进一步破坏了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并加重了自然灾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热量资源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上海地区热量资源的变化。为了摸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热量资源变化规律,论文根据1991至2003年上海地区11个站年气温、地温资料,在与前30年(1961至1990年)平均比较的基础上,统计分析1991年以来气温、地温、积温、界限温度及无霜期等体现热量资源特征气候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1至2003年,上海地区气温年平均升高0.9℃,5cm深度地温年平均升高0.5℃,≥3℃有效积温年平均升高219℃.d,≥10℃有效积温年平均升高77℃.d,稳定通过0℃、10℃持续期平均延长12.5d和5.7d及无霜期平均延长9.4d,热量资源增加。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光能资源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摸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光能资源变化规律,根据1991-2003年上海地区11个站年日照资料及宝山站的辐射资料,在与前30年(1961-1990年)平均比较的基础上,统计分析1991年以来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以及光合有效辐射、光热生产潜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1-2003年,上海地区年平均总辐射减少70M Jm/2,年平均直接辐射减少160.6M Jm/2,年平均散射辐射增加90.6M Jm/2,年平均光合有效辐射减少17.4M Jm/2,年平均光热生产潜力增加3328kgh/m2,年平均日照时数减少187.5h,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减少4%。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明代277年的山西蝗灾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明代山西蝗灾每4~5年发生一次;在季节上,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其中秋季危害最重,具有明显季节差异;在月份上,主要集中在阴历6月;从地域上看,泽州和平阳府蝗灾分布具有普遍性,同时也是蝗灾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大同府和汾州府蝗灾分布较集中,辽州和汾州府发生蝗灾次数最少,明代山西蝗灾主要沿河分布,主要集中在晋南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2.
位于波的尼亚湾的瓦萨是波罗的海沿岸有代表性的中等城市.本文论述了瓦萨对周围海域的影响,以及该市对海洋污染的反应.瓦萨的废水处理历史有力地表明,第一代的环境问题,如城市废水排放造成的污染问题,只是在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作为最后的一着得到解决的.1953年建成了第一座废水处理厂.从长远来看,如果当初接受了建立中央处理厂的方案,那么城市政策不用为环境和城市本身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了.在瓦萨,环境本身并没有起到激励作用,所发生的变化的诱因是城市废水排排放造成的健康危害、有害恶臭以及恶劣的户外游泳条件.最后万不得已时才采取了行动.本文还论述了环境研究的社会科学办法. 相似文献
13.
位于波的尼亚湾的瓦萨是波罗的海沿岸有代表性的中等城市.本文论述了瓦萨对周围海域的影响,以及该市对海洋污染的反应.瓦萨的废水处理历史有力地表明,第一代的环境问题,如城市废水排放造成的污染问题,只是在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作为最后的一着得到解决的.1953年建成了第一座废水处理厂.从长远来看,如果当初接受了建立中央处理厂的方案,那么城市政策不用为环境和城市本身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了.在瓦萨,环境本身并没有起到激励作用,所发生的变化的诱因是城市废水排排放造成的健康危害、有害恶臭以及恶劣的户外游泳条件.最后万不得已时才采取了行动.本文还论述了环境研究的社会科学办法.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气候变暖和瑞典斯堪的纳维亚山系南部树线升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由于气候变暖温度上升幅度高达0.8℃.尽管存在波动状况,气候变暖已使斯堪的纳维亚山系瑞典区域的主要树种树线上升了100m以上.树线的这类变化过程主要是指某些老的成林树种的生长高度和沿山坡缓慢向上生长的新树种.1940年之后的几十年之内,因温度偏低而减缓了树线升高速率.20世纪90年代,随着一系列异常暖冬和暖夏出现了一个新的活跃阶段.20世纪树线升高的总体幅度随地形气候而变,而且主要局限在避风处和多雪的地方.树线升高地段浓密的白桦林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亚高山/低高山地貌的基本特征,并为其进一步的进化和从短期降温阶段中恢复过来提供了一种正的反馈.20世纪所有的树线沿坡上移现象和相关的地形变化基本上不存在时间滞后情况.这对于新一代真实的植被对未来可能变暖响应模式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在过去4000个14C年期间,新的松树树线上升幅度可能是最高的.因此,似乎可以推论,20世纪的气候在全新世晚期是异常温暖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科尔沁的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科尔沁现代农业的雏形出现于清代早期。它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该区延续几个世纪的纯游牧状态,使得科尔沁地区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农牧交错区。通过分析科尔沁近代农耕的出现及其扩展过程,尤其从它20世纪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20世纪是垦殖真正推进到科尔沁草原的时期,而垦殖的主要扩展则发生在清代末期的土地丈放和建国初期的开荒时期。大面积土地的沙漠化成为该区20世纪最显著的景观变化,“科尔沁草原”被改变成“科尔沁沙地”。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71-2005年间的气象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四合木分布区35a来的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四合木生境与其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35a来四合木分布区气温尤其是冬温持续上升,平均风速与大风日数逐年增加,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降水逐渐减少,干燥度逐年增大,气候要素的年际与季节间波动较大,造成了四合木生境的暖冬、旱化、环境频变、生态脆弱及多灾易灾的环境效应。气候条件的不利变化,对四合木生长与繁殖有不利影响,四合木种群面积的动态监测及其与气象数据的相关分析表明,四合木种群数量的减少与相应年代的气温、大风日数、蒸发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黄土区果园和刺槐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和刺槐是黄土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两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对比分析二者土壤固碳功能变化有助于深入了解小流域综合治理条件下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在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综合治理的王东沟小流域,选取坡地上不同生长年限苹果园和刺槐林群落,测定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以及根系生物量和地表凋落物含量,研究不同治理措施下SOC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苹果园中SOC、TN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刺槐林中呈增加趋势.与农地(对照)相比,3年、8年、12年、18年苹果园SOC、TN含量分别降低了3.26%、10.54%、18.08%、22.55%和-8.08%、-0.48%、4.97%、16.91%,12年、18年、25年刺槐林SOC、TN含量分别增加了5.31%、32.36%、44.13%和2.49%、15.75%、24.22%;23年、8年、12年、18年苹果园细根生物量,分别为农地(对照)的25.97%、66.23%、85.71%和96.10%,凋落物量均为0 g·m-2,而12年、18年、25年刺槐林细根生物量相较农地(对照),分别增加了23.53%、79.41%、157.35%,凋落物输入量分别为194、298、433g·(m2·a)-1;3有机物输入差异是导致果园和刺槐生态系统土壤固碳功能差异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