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我区2010年全年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的统计及原因分析,试图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上找出在"人,车,路,环境"系统中,如何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的管理与控制,以此降低和预防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的发生。为下一步我自治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找出工作的重点及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福建省交通厅签发表彰决定,对近几年全省各道路客运企业涌现出的"安全行车无伤亡事故"先进企业和"安全行车百万公里无伤亡事故"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授予福建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等51家企业"2007-2009年度安全  相似文献   

3.
机动车驾驶是一种特殊职业,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必须时刻铭记责任重于泰山,才能确保运输安全、道路畅通,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除了法制意识、道德品质、心理素质、驾驶技能,一个优秀的驾驶员还要对行车目的地及其途经区域的天气、道路情况及其他交通活动特性有所了解,即所谓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求人和",才能增强防患意识,更为有效地保证交通安全。本文将对驾驶员对道路气候条件、道路状态、流量及交通活动参与者的知识对行车安全方面的影响展开论述,揭示气象、地理和人文知识对安全行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区多雾,雾气越来越大,特别是大雾天给行驶在山区的驾车朋友带来诸多不便。雾气使行车能见度低。如何在大雾天气安全行车,这是驾车朋友不得不关注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高发的特点,分析隧道入口过渡段行车特性,对改善隧道入口过渡段的行车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依据隧道路段的行车特点和隧道外设施设置位置将隧道入口过渡段划分为隧道前减速段、隧道前交织段、隧道前过渡段、隧道入口段和隧道适应段.通过实车试验采集隧道入口过渡段的行车速度数据,分析各区段车辆速度变化规律和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发现隧道入口过渡段的车速变化用高斯函数拟合较好.用加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车辆运动的距离的比值表示行车风险,建立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过渡段行车安全性评价模型,利用Matlab计算得出各区段行车危险性系数.结果表明:在隧道前交织段,行车风险增加;在隧道入口段,行车风险较高,暗适应结束后,行车危险性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运营管理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驾驶员心率与山区公路纵断面坡度及车速间的关系,随机选取26名驾驶员在山区三级公路进行实车试验。利用动态生理仪采集驾驶员行车时的心率数据,GPS采集试验车辆的实时车速数据;通过偏相关分析,确定出影响驾驶员在山区公路纵坡路段行车时心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上坡方向行车时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坡度及速度的关系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上坡方向行车时,驾驶员的心率增长率随坡度增大而增加、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考虑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建议山区双车道三级公路上坡方向最大安全坡度不宜超过6.8%。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节晚会有一个小品叫《让一让,生活多美好》,情节记不清了,可"让一让,生活多美好"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由此想到,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那些"手握生死盘,脚踏鬼门关"的司机们,在行车中是否也应该提倡"让一让"? 驾驶员常年出车在外,在行车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  相似文献   

8.
2009以来,我国、我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比较严峻,重、特大运输行车事故时有发生,虽然,从国家法律法规上、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上和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上,对道路运输企业加强了监督管理,也采用了很多安全生产监督的管理手段和措施,但要从根本上消除道路运输行车事故,还需要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本文试图从2009年全年的道路运输行车事故分析入手,总结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的规律,找出当前广西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以便总结经验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较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山区公路沿线高陡边坡稳定性,保障道路行车安全,基于代数表示的粗糙集理论和条件信息熵表示的粗糙集理论,结合理想解的思想重新定义各属性重要度的确定方式,提出新的适用于山区高陡边坡的权重确定方法,并建立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体系,基于模糊理论以某高速公路高陡边坡工程为研究背景,建立山区高陡边坡模糊稳定性评价模型,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隶属度最大值为0.397,对应边坡稳定状态为“极不稳定”,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该权重方法客观、准确,为更好评判山区公路沿线高陡边坡稳定性提出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热播的电影《流浪地球》,令人印象深刻,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技,瞬间引爆了诸多的话题,好评如潮。《流浪地球》不仅是一部科幻片,也可以说是一部应急安全生产的宣传片。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电影在展现科幻世界的同时,也切合了人们的当下现实生活与安全。其中"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更是让人过耳不忘。笔者统计了一下,在片中至少有4次播放这一则安全提示。电影上映后的几天里,包括  相似文献   

11.
浅谈道路行车速度限制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部门和驾驶员纷纷反应道路限速过低,路难行、罚款重,而道路主管部门按公路设计速度设置限速标志,交警部门按标志设定的限速进行监控,如何协调安全与畅通关系,合理设定道路行车速度的限定,成了当前交通管理值得关注与研究的课题。道路通行速度限定不合理的现状与成因当前,我省道路行车速度不合理的现象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本质规律,完善预防与治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理论体系,针对全世界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以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为研究对象,综述了5种目前国内外典型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包括"感知—判断—操作"机理、"流量分布、超速与速度差"机理、"驾驶能力与行车需求"机理、"差错性与突变性"耦合机理、"事件树"机理,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基于现状分析,提出了未来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的趋势,即探寻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的新颖分类方法,透析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间的耦合关联,寻求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可量化指标),建立关键决定性因素耦合作用对道路交通安全性影响的系统理论关系模型及定量化研究模型,开展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探索基于事故数据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山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交通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针对山区道路的特点及安全隐患,以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全面准确地分析和辨识山区道路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建立山区道路系统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考虑到山区道路系统中的诸多不确定问题,引入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基于多因素耦合的熵权-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山区道路系统脆弱性评估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5个工程实例中,确定其脆弱性程度及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能为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停车、停车、还是停车!最重要的我要放在最前面说。高速公路行车最怕的是什么?是停车!在高速运动的车流里不管什么原因致使道路堵塞而停车,最可怕的事情就可能要发生了。这里我要重点说一下小车,小车司机碰到前方道路堵塞时,一定要马上看观后镜里有没有大货车跟随,如果有,一定要提前减速并打开双闪灯提醒后车注意,给后车充足的距离和减速时间,如果后面的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节晚会有一个小品叫<让一让,生活多美好>,情节记不清了,可"让一让,生活多美好"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由此想到,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那些"手握生死盘,脚踏鬼门关"的司机们,在行车中是否也应该提倡"让一让"?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林区冰雪道路行车安全性,探讨林区冰雪道路驾驶员心理与生理疲劳状态,针对东北林区冰雪道路环境特殊性,通过实驾试验采集驾驶员的心电信号,基于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有效定量评价,结合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东北林区冰雪道路环境下驾驶员的心率(HR)、R-R间期标准偏差(SDNN)、低频与高频比值(LF/HF)及相关维数(D2)4个指标值间的变化规律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驾驶员在林区冰雪道路驾驶过程中,HRV指标与HR关联次序为SDNN,D2,LF/HF,驾驶员在林区冰雪道路行车初期驾驶员紧张程度大;连续行车驾驶员精神负荷与体力负荷都会增大,出现疲劳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迫使道路运输企业必须认真抓好行车安全,加强安全知识教育,预防事故发生。 掌握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有70%以上是由驾驶员因素引起的。能否确保行车安全,最重要的主导因素是驾驶员,而安全知识教育是  相似文献   

18.
日前,福建省交通厅签发表彰决定,对近几年全省各道路客运企业涌现出的“安全行车无伤亡事故”先进企业和“安全行车百万公里无伤亡事故”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授予福建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等51家企业“2007~2009年度安全行车无伤亡事故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授予何梅卿等916人“安全行车百万公里五星级驾驶员”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正>因交通事故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巨额的财产损失,其危害性早已被人们所深刻认识。在道路行车事故逐渐成为社会一大公害的今天,道路行车安全也就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追求的目标。汽车在道路交通运输中由三大要素构成,即人、车、路,而人又  相似文献   

20.
笔者经常看到一些司机行车中的不良习惯,改一改这些不良的行车陋习,那么就会远离事故、走向平安、一路顺风。当你在夜间行车中遇到交会车时一定要关闭远光灯,夜间行车司机双方被强灯一照目眩眼花,刹时前方视线模糊不清,极易发生事故。《道路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夜间会车应当在距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