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的主要测量技术,分析了不同测量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结合催化裂化脱硫烟气排放污染物的特点,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冷干直抽法烟气CEMS在应用中存在的水汽、NH_3干扰SO_2测定结果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通过分析技术对比、烟气预处理技术对比,提出了选用稀释采样法或加装烟气预处理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烟气样气除水技术种类较多,且比较复杂,冷干法是国内烟气CEMS的主流方法,应用较为广泛。文章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市场上几种典型的烟气CEMS样气除水技术及其应用,对其加以比较,并针对实际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填料塔胺法脱硫实验装置,以乙二胺/磷酸溶液为吸收剂,通过条件实验,考察了操作参数对SO_2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率随液气比、填料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空塔气速、气相入口SO_2浓度及吸收贫液中四价硫S(IV)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中,空塔气速和贫液S(IV)浓度对吸收率的影响显著;实验条件下,吸收液气比不宜低于1.73L/m3,贫液S(IV)浓度宜控制在0.1mol/L以下;增大吸收液流量或降低贫液S(IV)浓度均会降低液相传质阻力。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基于磷酸滴定的冷干法预处理系统在超低排放中的应用特点,即抑制SO_2的溶解,增加对NH_3吸收能力,给出适合的磷酸加入量。以NDIR红外气体分析仪为验证设备,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该预处理系统的效率,SO_2的损失率小于1.5%,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监测,实验室及现场应用结果均表明,可有效抑制SO_2损失,消除铵盐结晶,提高系统的检测准确度,增加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已成熟应用于玻璃窑炉脱硝工艺。文章介绍了SCR脱硝工艺的核心V_2O_5-WO_3/TiO_2蜂窝催化剂应用方案的设计要素,并列举了典型工程实例的设计方案,进行催化剂性能分析。设计要素包括催化剂节距的选择、体积用量及元件长度的计算、催化剂层数、模块布置和最低喷氨温度等。通过催化剂性能分析,得出结论:脱硝效率与烟气流量及入口NO_x浓度成反比,而与NH_3/NO_x摩尔比成正比,NH_3/NO_x摩尔比的增高会加大氨逃逸;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烟气温度与脱硝效率及SO_2/SO_3转化率均成正比;烟气流量的增大和催化剂化学使用时间的延长,导致了催化剂压降的升高。  相似文献   

6.
对某电力公司4号600MW机组烟气脱硝超低排放改造中,应用烟气高效脱硝一体化技术,采用特殊布置SCR反应器和高效催化剂,利用计算机流场分析优化烟道的设计、喷氨及混合装置,实现烟气脱硝的超低排放,同时控制飞灰、SO_3、氨逃逸等含量,避免对下游的脱硫、除尘设备产生不利影响而降低脱除效率。  相似文献   

7.
氨法脱硫是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技术手段,但脱硫后烟气中可能存在氨逃逸的问题。以某炼化企业自备电厂两台燃煤锅炉及相关脱硫设施为研究对象,重点监测氨法脱硫设施出口氨、颗粒物、硫酸铵、二氧化硫,评价脱硫后烟气中氨逃逸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监测时段外排废气中氨浓度超过HJ 2001—2010《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氨法》中氨逃逸质量浓度10倍以上,硫酸铵是颗粒物中的主要成分,硫酸铵的逃逸是导致颗粒物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沼气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含碳量较高,不满足管输要求。通过HYSYS软件应用SRK方程对碳酸丙烯酯脱碳流程进行模拟分析,考察吸收气液比、吸收压力、气提气液比、碳酸丙烯酯贫液进料温度、预处理沼气的进料温度、吸收塔板数对脱碳效果的影响:净化气中CO2的含量随着吸收气液比的增大逐渐增大,脱碳率随之减小,但吸收气液比在10~30时,净化气中的CO2含量变化不大;随着吸收塔板数的增加,净化气中的CO2摩尔含量逐渐减小,脱碳率逐渐上升,当塔板数小于10时,脱碳效果明显,当塔板数超过10时,对脱碳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烟气SO_2制备硫磺,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对推动当前我国SO_2治理由污染减排为主向资源与环保兼顾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烟气SO_2难以直接用来制备硫磺的问题,介绍了烟气SO_2制备硫磺所涉及的烟气预处理和反应转化方法,分析总结了较有应用前景的烟气SO_2制硫磺工艺,指出烟气预处理富集SO_2结合碳还原或烃类物质还原的集成工艺更适合将来大规模烟气SO_2制硫磺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锅炉脱硝系统常见问题,通过试验摸清了锅炉负荷、烟气含氧量、在线监测等因素对脱硝的具体影响,提出了基于氨逃逸动态目标值的脱硝控制理念,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出满足各种工况条件的氨逃逸浓度经验公式,并应用于DCS自动控制系统,在保持脱硝系统现有硬件配置不变的基础上实现了持续、稳定、经济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CO对SO_2测定的干扰。采用不同浓度CO对定电位电解仪显示值的贡献建立数学模型,用此模型对SO_2测定值进行修正,最后对不同固定污染源进行监测,将SO_2修正值与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数据进行比对。实验表明,CO对SO_2测定的干扰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经修正后的SO_2浓度值和SO_2真实浓度数值之间基本无显著性差异。低浓度CO对SO_2测定的干扰接近0,而高浓度下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值经修正后与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的数据相比,相对误差在-1.1%~9.8%,满足同步监测精确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自制二甲基硅橡胶作为气透膜制成一种SO_2气敏电报,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与内充电解质NaHSO_3的浓度有关。CO_2气敏电极可以用SO_2气敏电极骨架将NaHSO_3内充电解质改为NaHCO_3制成。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某公司动力中心脱硫系统采用氨法脱硫,针对氨法脱硫运行参数及现场存在的缺陷,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有效降低了氨逃逸,降低了浆液对吸收塔、烟道的腐蚀,减少了"硫铵雨"对周围设备的腐蚀,保证了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燃煤烟气超低排放改造的推进,脱硫脱硝工艺过程中氨逃逸现象逐渐引起了重视。为此,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举办了"环境科创在线"论坛,以"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氨的使用与排放控制技术"为主题,研究探讨了氨在烟气治理技术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氨逃逸问题现状、管理要求、技术解决方案等。  相似文献   

15.
一、发展历程 氨法脱硫完全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1)20世纪90年代初的分段吸收氨法脱硫技术 类似石灰石-石膏法空塔的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基本沿用了石灰石-石膏法的内部结构及流程,运行效果不理想.为降低氨逃逸量,国内环保公司参考德国AMASOX法、日本NKK氨法和美国GE氨法的特点,逐步采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田间开顶式熏气装置对油菜、水稻、红薯3种农作物进行SO_2急性伤害实验,研究不同浓度SO_2对受试农作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熏气可造成农作物的急性伤害,导致农作物生理生化指标发生大幅度变化。在熏气处理后,3种农作物的叶片含硫量、细胞膜透性均明显增加,与处理浓度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处理浓度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处理浓度没有显著相关性;可选择叶片含硫量、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作为监测SO_2对农作物急性伤害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某660MW燃煤机组尿素催化水解制氨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水解器产氨量及尿素水解率两项关键性能参数,并从氨逃逸、烟气流量、脱硝入口氮氧化物(NOx)浓度及出口NOx浓度四方面分析对水解器产氨量测试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尿素溶液储罐液位及储罐内径变化量对尿素水解率测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脱硝在线连续监测系统与脱硫在线监测系统相比,脱硝装置在电除尘(或袋除尘)装置之前,而脱硫装置在除尘装置之后。由于安装位置的前移,脱硝CEMS系统运行环境将比脱硫CEMS系统更为恶劣,脱硝装置将面临着高温、高粉尘、高负压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脱硝装置工况及有关环保标准,提出了脱硝CEMS系统对设备的要求以及设备维护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建立流动分析法测定吸收液中氨的方法,用稀硫酸溶液吸收空气中的氨气,吸收液作为样品进入流动分析系统,采用在线蒸馏,实行自动分析,与国家标准方法比对,无明显差异,可用于空气中氨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0.
氨法脱硫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氨法脱硫工艺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对其工艺原理、工艺流程以及技术优势进行论述。针对氨法脱硫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脱硫剂消耗大、氨逃逸、气溶胶难以消除、亚硫酸铵氧化慢、硫酸铵结晶、氯离子富集难等典型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氨法脱硫技术因对不同煤种特别是高硫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及较高的脱硫效率,有利于氨法脱硫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