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一、城市矿山开发对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当地球自然资源日渐枯竭时,城市废弃物这种独特的“资源”却不断增长,城市也成为人类社会最大的资源富集地,从地下开采出的资源正以各种各样的工业制成品形式汇集在城市里,积存在消费末端的剩余物又将城市变成了另类“矿山”。  相似文献   

2.
方林苗 《环境保护》2022,(23):29-31
<正>浙江省绍兴市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一座地市级城市,是兼顾一、二、三产业,偏重工业的综合性城市。2019年4月,绍兴市入选国家首批“11+5”个“无废城市”试点城市,成为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建设试点,率先迈开“无废城市”建设的步伐。四年来,绍兴市坚持四“高”并举,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吴康 《自然资源学报》2023,38(1):269-270
<正>资源型城市和地区是依托本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和资源型产品生产输出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和特殊类型区域。作为中国资源能源供应的主体和基础工业的主要集聚区,其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都贡献了重要力量。但因资源依赖性,资源型城市(地区)往往陷入“因资源而兴、受资源所困”的“资源诅咒”。放眼中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龚黎华  沈洁 《环境保护》2022,50(5):68-70
<正>“无废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202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破解固体废物管理难题的思路。至此,浙江省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省政府名义部署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省份。浙江省安吉县积极响应,全面吹响了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冲锋号,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在县域内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创新构建“无废村庄”“无废乡镇(街道)”“无废县城”“三级递进”管理体系,同时在此框架下,围绕实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危险废物五大类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目标,创新设立“七模式”管理,  相似文献   

5.
王芳  乔鹏 《世界环境》2022,(4):30-32
<正>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筛选确定了“11+5”试点城市和地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2019年5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和《“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其中把“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工作作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中生活领域源头减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试点期间,各试点城市陆续出台了社区、机关、商场、景区、  相似文献   

6.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无废社会”战略的实施和落实。采用物质流分析法量化了盘锦市2005—2018年的城市物质代谢;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评价城市经济、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借助系统动力学探究“无废城市”综合管理相较于其他发展模式对城市代谢系统优化的多方面潜力。结果表明:盘锦市物质投入产出具有“高投入、高排放、高隐藏流”特点;资源效益发展受限影响着整体城市代谢水平;在“无废城市”综合管理模式下,预计2025年资源产出率将在2018年基础上提高20.29%,环境效率提升4倍,极大地促进城市代谢系统资源、环境、经济层面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明朗  李蓉 《世界环境》2023,(2):53-55
<正>三月的昆山,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所有美好如约而至,共同奔赴“地球一小时”盛会。2023年3月25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昆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地球一小时”系列活动在主场城市昆山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是“地球一小时”进入中国15年以来,首次由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国际组织、地方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区主场城市活动,首次在全国范围以一个主场城市和多个参与城市形式举办,  相似文献   

8.
魏卓  谢宁宁 《环境工程》2022,(4):277-278
<正>城市环境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形成、人们的生活理想而发展,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物化形态,亦是人居环境的重要构成体,在整个社会结构和设计范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随着城市环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例如城市违规建筑、城市道路整顿等问题总会引起居民热议。“绿色理念”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其贯彻与落实是我国城市环境构建和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资源环境多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是营造宜居美好城市的推力。由齐伟民、王晓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20年12月出版的《城市环境设计概论》一书,则基于城市环境设计涵义、发展历程、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
《世界环境》2022,(5):28-30
<正>三明市是一座老工业基地城市,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长期关心关注三明市发展,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指导,走遍了三明的山山水水,作出了“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画好山水画”等一系列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0.
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增长是当前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服务业为驱动的发展模式对于提高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18年中国23座资源枯竭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等探究服务业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1)服务业在不同时期对城市转型的经济效应存在差异,随发展水平提升呈现“促进—抑制—促进”变化趋势;(2)生产性服务业在不同时期对城市转型的经济效应存在“负向—正向—负向”演变趋势,生活性服务业随发展水平提升呈现“抑制—促进—抑制”的效应变动;(3)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部门对城市转型的经济效应为负向,信息传输等高端服务业部门的效应为正向;(4)服务业对煤炭型和森工型城市转型的经济效应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11.
肖欢欢 《环境》2023,(2):45-47
<正>大道致远,奋楫笃行。在中山奋力融入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能级过程中,绿色一直是中山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作为珠江西岸重要枢纽城市,中山市以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以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坚决扛起“治水攻坚”、低效工业园改造等重担,全面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创新与服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交出一张精彩的“时代答卷”。一幅生态环境更加友好、产业发展更加高质、城乡品质更加优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画卷,正在中山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2.
余国东 《环境保护》2022,(23):22-24
<正>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无废城市”建设是将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重庆市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率先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进行先行先试,明确“中心城区试点—重点区域次第推开—双城经济圈共建”三步走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方昊  张刚 《世界环境》2023,(2):35-37
<正>“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城市供暖热源的低碳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核能供热作为一项清洁、安全、成熟、可靠的供暖技术,有望成为城市清洁热源的重要补充。采取有效的公众沟通策略,化解核能城市供热项目“邻避效应”,成为推动核能供热项目落地必不可少的任务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李永民 《陕西环境》2003,10(5):44-45
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城市”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宏伟目标,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无论是“生态城市”还是“环保模范城市”,都渗透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即“绿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城市是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它不仅仅着眼城市的生态环境等外在的视觉形象,更注重城市的绿色文明、绿色经济、绿色生态等丰富内涵,体现人…  相似文献   

15.
张立勇 《陕西环境》2003,10(4):32-33
1997年,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隆重推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几年来,“环保模范城市”作为含金量最高的荣誉称号,其创建活动得到了全国许多城市的积极响应。迄今为止,已有32座城市获得了这一殊荣。优美的城市环境和良好的城市形象成为环保模范城市亮丽的“招商广告”,其“环境效应”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模”这一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在不断缔造着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文明轨迹。“创模”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在促进城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扩大…  相似文献   

16.
德国城市建筑环境大面积植被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安 《环境保护》2003,(10):60-64
“城市建筑环境大面积植被化”工程,运用生态学观念和城市生态工程原理,通过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应用技术和工艺措施;通过城市设计,将开发出来的生态技术及措施运用到相应的城市项目中,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控制城市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重新恢复或再造生态良好的城市生存空间。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这是生物科学与建筑科学结合的产物,也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场“生物学一建筑学”革命。  相似文献   

17.
<正>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评价不需要“数学模式”和“污染表达式”,直接给出“评分数”,再进行“污染分级”,然后计算区域“综合污染系数”就行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中把标准的适用区域分为六类,即特殊住宅区,居民、文教区,一类混合区,商业中心区、二类混合区,工业集中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标准所列各类的“昼间”和“夜间”噪声dB(A)数。本评价方法在评分时都给六分,污染分级属I级。各类区域的噪  相似文献   

18.
<正> 湖北省具有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是全国近代工业发端最早的地区之一。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七五”期间,湖北的工业生产发展迅速,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都有较大改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在湖北的经济建设中,随着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城市,特别是武汉等八个省辖城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以武汉为中心,以沿江城市黄石、鄂州、沙市、宜昌、襄樊、  相似文献   

19.
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清晰认识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十位专家就当前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困境与突破路径等研究前沿进行访谈,访谈结果表明: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距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距离,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仍未能摆脱资源依赖的发展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素集聚偏弱和碳减排目标下资源型城市的内、外部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新时期需要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的作用和地位,提升资源型城市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的能力;在深刻把握传统资源禀赋概念内涵基础上实现对新资源体系的再认知,注意挖掘新资源,充实资源型城市研究的新知识体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条件,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推动资源型城市的创新发展;要继续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的能力,并充分重视就业机会的创造和培育;要加快探索绿色、高效的转型发展道路,同步实现“存量”的绿色化和“增量”的绿色性;要综合考虑资源型城市开发基础和要素资源条件,从传统的“增长和扩张型”转变为“高效增长与精明收缩结合型”发展模式;要整合新数据与新技术方法科学/智...  相似文献   

20.
李殿强 《环境》2001,(12):34-35
自国务院在1999年国庆调整了节假日时间,形成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黄金长假期以后,在以“黄金周”为核心的长假日内,居民能够走出居住地,以旅游方式进行消费,从而带动旅游业以及铁路、交通、民航、金融、房地产、城市出租车和餐饮、商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产生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现象,“假日旅游经济”概念从此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