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简要回顾了我国区域经济从“均衡布局→“非均衡布局”→“协调发展”的发展过程,指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含义,以及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然后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揭示了四川省区域经济不平伤发展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协调发展目标、空间开发模式、重大举措实施等方面,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1990年到1999年,苏州市区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大大提高了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通过工业结构调整和推行“清洁生产”,“三废”排放量大幅下降;通过工业布局调整,主要敏感地区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苏州市还建立了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城市雏形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3.
4.
当前吉林市的改革已处于攻坚阶段,各种深层矛盾日益显现。因此为吉林市的经济建设创造和谐、宽松的外部环境的要求已客观地摆在全市各行各业的面前。作为环保部门,首先要正确认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与资源的支持,环境保护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提... 相似文献
5.
四川的环境现状及改善环境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四川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总体在低水平上基本保持稳定,但环境污染仍然严重,生态环境还十分脆弱,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分析和研究四川面临的环境形势,采取改善环境的对策措施,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我国现在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 ,经济的快速增长 ,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不断加剧。如何正视现实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这是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在加快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 相似文献
7.
浅论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效益的矛盾与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相互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从概念和内涵对其矛盾与统一进行了分析,从其相互关系及综合评价中说明了存在的矛盾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只有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改变传统的发展观、自然观,人类就一定能够与环境和谐共存,达到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效益的结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8.
薛汉城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3)
本文分析了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阐述了经济与环境的辨证关系以及扶贫区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扶贫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已相当严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将会越来越大,工业污染物也会相对增多,人口还会增长,如无有力措施,环境会进一步恶化,人体健康与经济发展也将由此受到影响。这就给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者提出了十分尖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经济承包责任制为借鉴移植过来的环境目标责任制,作为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措施,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开。环境目标责任制作为一项新的管理制度,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已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和较大的推广价值。首先,加强了政府对环境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其次,有利于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再次,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四川电力工业环境现状,特别是二氧化硫的污染形势严峻。通过一系列数据,说明四川省电力工业控制SO_2污染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综合环境效益、综合经济效益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研究模型,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包头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方面确定包头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类型,对包头市自2001--2005年以来的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据此提出限制因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市声环境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污染作为城市的四大公害之一,随着城市规模、交通运输和娱乐业的发展,乌市的城市噪声污染在迅速上升。1996-2000年,乌鲁木齐市交通噪声的等效声级超过70dB(A) 的路段占46.47%;城市区域噪声也委严重,乌鲁木齐市昼间暴露在56dB(A)等效声级以上的区域覆盖人口约41.04万人,占网格人口的62.92%;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也呈上升趋势,由此而引发的环境纠纷不断。因此,噪声污染综合整治已刻不容缓。以乌鲁木齐市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寻求合理的治理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角度谈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阐述了如何通过鼓励绿色消费,加强企业环境管理,发展环保企业等来达到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把“加强环境保护”列为全党和全国人民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十大任务之一,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历史同时为西部地区的大发展创造了干载难逢的契机,加快青海经济建设步伐的条件已臻成熟。通过多年的探索和深化对省情的认识,省委制定了“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振兴青海”的经济发展战略。几年来在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探索并总结出了一整套比较适合青海实际的发展措施和办法,并在全省上 相似文献
16.
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26项指标,对四川省21个市(州)2006~2015年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整体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度较低,但总体上向着良性协调方向发展,个别市出现相对下滑趋势;整体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空间上分布差异较大,耦合协调度较高的是成都、绵阳、攀枝花,较低的是雅安、巴中、达州、甘孜州、阿坝州,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川西地区,耦合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川东北、川中、川南地区,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通过分析四川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时空演变,认为生态滞后与经济滞后都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据此提出四川省未来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绵阳城区的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绵阳历史及发展,到2010年要建成为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提出未来的绵阳城区既是一个开放型、式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又应是一个环境优美、整齐清洁、繁荣兴旺、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城市。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建议采取包括环境规划、抓好环境建设及环境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者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再认识,使我们对“三同步”战略方针以及“三个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的理解和认识,建立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的基础上。一、回顾和启迪我国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防治环境污染,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初期要好一些。但是,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有些还很严重,沿袭的仍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在70年代中期,曾提出“5年控制,10年解决”环境污染的目标。现在10年过去了,这个目标没有能达到。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