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心团圆     
春节前夕 ,我去火车站送别一位与我一样远离家乡在泉州工作的同学。在站台上候车的短暂时刻 ,她满眼憧憬 ,一脸幸福的样子。她看着我的眼睛说 :“我明天就能与父母兄妹团圆了。在此 ,我衷心祝福你好好过个身在泉州 ,心与父母团圆的特别节日 !”———身在泉州 ,用心团圆。想到此 ,泪水差点迷离了我的双眼。记得毕业刚上班时 ,我便对父母说 :“放假期间若能在泉州兼职 ,春节时我就不回来了。”“不回来了 ?“那不行 ,你一定要回来啊。”慈爱的母亲闻听顿时惊忧参半 ,皱起了眉头。要知道 ,父母一直是最疼爱我的 ,春节时 ,他们疼爱的女儿不在身…  相似文献   

2.
家庭中心说     
鲁迅先生作《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文章发表后已经75个年头过去了,中国家庭里父母跟孩子的关系也已经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父为子纲”是“中国旧理想的父子关系”的准则.父母对于孩子拥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即所谓“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父母凭着“恩威名分”责令孩子供奉自己是“天经地义”.父母要拿架子没有子女捧场就没戏,所以劝孝是家庭和社会的常务活动,“孝子贤孙”是对子孙的夸奖,孝子作为“父为子纲”的成功典型还可以换到官做.物换星移,时势变迁,曾己何时,被鲁迅先生口诛笔伐的这种“蔑视了真的人情”的父子关系已经被颠倒了过来——就连“孝子”也已经由孩子孝顺父母变成了父母孝顺孩子.过去是儿子为父母卧冰、割股、尝大便;现在是父母为孩子节衣缩食做马牛.而且现在孝顺孩子的还不止父母,连父母的父母也来凑热闹,真是名副其实的矫枉过正了.  相似文献   

3.
杨涛 《劳动保护》2014,(8):11-11
10年前,我跟着爱人来到川煤集团金刚煤矿,变成了“全国文明煤矿”的一名矿嫂。在矿山.我感受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时常对父母、朋友、老乡说,当个矿嫂也快乐!  相似文献   

4.
朋友,在这人海如潮的现实社会中,您最需要什么?如果让我来回答,我会 说:我最需要的是安全!记得儿时,母亲总是用关切的目光对我说:“孩子,小心 前面的石头。”“孩子,当心路上的汽车啊”这是父母在为我安全担心的殷殷之 情。而今天,“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则成为我和同事们 每日上班时恪守的信条。  相似文献   

5.
“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下班”.这句在八十年代被很多企业用大红油漆刷在大门上的口号.陪伴了父母接送我的每一天。镌刻进了儿时的记忆。直到2008年.正式加入安监队伍.我才发现.那竟是冥冥中对我与安监结缘的指引.成为了我对安全生产的启蒙。站在安监的舞台,回眸一路走过的五年.我感受到了安监责任与家家幸福的时代交响。  相似文献   

6.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得今年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了》唱红大江南北,同时也让人们感慨万千,恨不得马上再回到儿时、回到父母的怀抱。陪家人说会儿话、聊会儿天。 是啊,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六月的天气已经很热了,但是对于我来说,工作的热情永远在高温之上,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就是“根本停不下来!”  相似文献   

7.
云山  小强 《安全与健康》2005,(10):11-11
近年来,一些幼儿园为吸引生源购置“学生车”,专车接送小朋友以解父母后顾之忧,也有一些个人的车,专营接送学生上下学的生意。但是,专车接送,是否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学生车”普遍存在着不少交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一辆正在国道上行驶的摩托车,无缘无故被上路巡逻的交警拦了下来,驾驶人是个少年!是个稚气未脱的学生娃。 时下,闽北一带的交警发现一个值得警觉的交通现象,不少未成年的乡村孩子,有男孩子也有女孩子,常把自家父母的摩托车骑出来“兜风”。我用“兜风”一词,因为他们不像闽南地带的孩子或高中学生结群成队去“飙车”。这些闽北山地的孩子骑车上路,大都只是单枪匹马,顶多背后带一个伴说笑解纳。车速也不快,想来是知道自己刚刚“上马”,车技不熟心中也有几分顾忌?当然,车技稍许熟练一点后,他们也会在马路上“横冲直撞”。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却都是公路上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幽默小故事     
<正>百万富翁主持人采访一位18岁的百万富翁,问他是怎样做到的。"其实我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一直在家里呆着。"主持人:"那一定是你的父母把你培养成杰出人才了。""也没有,我父母也没教过我,18岁生日那天,父母给了我一个存折说:‘孩子,这是你不上学这些年攒下的钱……’"  相似文献   

10.
过年长辈给小孩子压岁钱,可是许多父母并不让孩子接触钱。孩子小的时候不会花钱,就是上学了父母还是不放心。他们对孩子说:“你要什么跟我说,爸爸妈妈给你买。” 可是孩子并不满足。一个8岁的小女孩子尖着稚气的嗓子认真地说:“当然自己买东西好啦,爱买什么就买什么。”真想不到主动参与、自己作主的愿望在这么幼小的心灵里就萌发了,难怪企业会要求更多的自主权。孩子需要有  相似文献   

11.
一我姓“老”,名“金山”,座落在云南省元阳县大坪乡境内一条普通的小溪畔。人们之所以叫我“金山”,是因我身躯赋存有黄金,我身旁的小溪则被人们称为“金子河”;人们之所以尊称我“老”,也许就是因自明末清初始即有人在我身上开采黄金的缘故吧!?我的个头不高,海...  相似文献   

12.
时下乘坐出租汽车美其名日:“打的”,而过去叫“包车”。说到这里我就想起自个在三明读书时“打的”和儿时与父亲包车的故事。 1977年,我在三明师范读书。一日周末,于三明郊区同学家晚宴之后,已是满天暮色,一街灯火,公共汽车也不知去哪儿了,无迹可寻;无可奈何,只好“打的”。相送的同学,面对街口一辆时髦的“桑塔那”大“的”,执意要为我打之,被我百般劝阻,婉言谢绝。  相似文献   

13.
声音     
“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抓好安全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相似文献   

14.
母亲年过古稀,却于世纪之初中风,瘫痪、失语,昏迷一天,经医生抢救总算苏醒了过来,算是与死神拉了一下手,又挣脱回到亲人中间来,不能说话,不能自己吃饭,靠人喂。交流只能“嗯”、“呵”等单词表达,这是最令人痛苦的,人是有思维、有感情的,却又无法表达,这是难以忍受的。面对满头白发苍老年迈的母亲,我竟情不自禁地感慨百味人生。母亲在长江边的小城长大,却嫁给了乡下老实憨厚的父亲,风里来雨里去,辛苦一辈子,好不容易才把我们几个兄妹拉扯大,如今有的进了工厂,有的南下广州经商,有的进了机关工作,如长大的鸟儿从父母身…  相似文献   

15.
<正>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年少时不懂这句话的含义,还曾私下讥笑:为什么总要留在父母身边?其实我很赞赏"有志者志在四方"这句话,所以经常去各地云游。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离开了家乡去外地工作,算是真正离开了父母吧。曾经为自己能有这一举动而开心,为自己走出家门而释然。殊不知在外事事艰辛,酸甜苦辣唯有离开家乡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滋味。每  相似文献   

16.
从“要我”到“我要”说起──读《劳动保护》想到的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写起来只是调换两个字的顺序,轻而易举。然而,要真正做到却要花费不少气力。笔者多年阅读《劳动保护》,从中得到启迪。在1987年第8期《劳动保护》上,笔者第一次读到这一口号,它起...  相似文献   

17.
我不愿这样的“刚强”张滋17岁的儿子冬冬考上了大学。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像小兔子一样围在我身边蹦来蹦去,一个劲儿地问我:“妈妈,你高兴吗?高兴吗?”小小的录取通知书,红色的封面,那上面印着“吉林工业大学”。手捧着它,我无法形容自己的喜悦,我和孩子都...  相似文献   

18.
怀车情缘     
我老是梦想着如果有一天能开上汽车,但看看父母每月发的那一点点工资,汽车对我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9.
安全综合征     
我是一名职业安全工作者,酷爱自己的工作。也许是工作时间太久,见到的事故太多的原因,“职业病”在我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甚至达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有人说我得了“安全综合征”,而且“病情”日趋严重。说得多了,连我自己也开始相信起来,私下自我“诊断”一下,大概有四种“症状”。不搭便车,不找私车不是自我吹嘘,莫说是找便车,即便是找朋友跑一趟“专车”,也不会费多大事。但参加工作至今,可以说从来没有找朋友帮忙出“专车”的经历,即使是搭便车,也不干。原因很简单:上车买票固然有点麻烦,但车票是强制保险的依据,万一…  相似文献   

20.
如今许多人都开始拥有了私家车。统计显示,一名“驾车族”平均每天的步行时间约8分钟,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平均每天步行时间为半小时。同时,身为驾车族的一些人,往往为人父母,而他们的孩子上学也很少步行,结果一二十年后,肥胖将是汽车赠予他们的最大“礼物”。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