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检查要点95提供良好的更衣设施、盥洗设施和卫生设施,并做好维护,以确保良好的卫生和整洁原因简析将盥洗设施、卫生间和更衣室维护好,以满足劳动者最基本的需要。这些基本设施数量要充足,并保持清洁和卫生,这代表了企业的"门面"。方便的盥洗设施有助于预防劳动者经皮肤吸收或在进餐时摄入化学物质。污物让劳动者感到不舒服,也可能导致疾病,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检查要点51将每位劳动者的工作高度调节到或略低于肘关节的水平原因简析将手的工作位置设置在合理的高度上,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降低疲劳程度。对大多数操作者而言,最佳操作高度是在肘关节水平附近。如果工作台过高,劳动者的手臂也会抬高,其颈部和肩部就会变得僵硬和疼痛。劳动者无论以立姿工作还是以坐姿工作,均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工作台高度过低,劳动者工作时应向前弯腰,因而易腰背痛,以立姿工作时更为严重;以坐姿工作时,长期在过低的工作高度工作,会导致肩  相似文献   

3.
刘拓  张敏 《劳动保护》2014,(10):113-115
检查要点67工作区照明均匀,使亮度的变化最小原因简析从明亮处进入到黑暗处,眼睛需要适应,这种适应需要花费时间并会使眼睛受到损伤。劳动者在亮度变化不大的房间内工作,则更高效和更舒适。抑制光线闪烁很重要,闪烁的光会使劳动者感到厌烦,并损伤眼睛,甚至对某些癫痫患者产生一些特殊危险。工作台面上明显的阴影,可造成工作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眼损伤、疲劳和一些事故,因此要消除这些阴影。风险/表现识别眼损伤;疲劳过度;癫痫发作。改进方法1应消除强光照明孤岛,因其不经济,  相似文献   

4.
<正>检查要点81提供足够的灭火器,放置在易取处,并确保劳动者会正确使用原因简析早期发现小火灾,使用便携式灭火器灭火是最重要的消防措施。在指定区域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如图81a所示)并将其明显地标识出来,可降低重大火灾的风险。企业应提供类型合适的灭火器,并培训劳动者在火灾中如何正确使用(如图81b所示)。便携式灭火器仅在火灾早期使用有效。工作场所要放置足够的灭火器,劳动者要易取,并能尽快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90号,以下简称《办法》)已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所谓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所谓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  相似文献   

6.
检查要点67工作区照明均匀,使亮度的变化最小
  原因简析
  从明亮处进入到黑暗处,眼睛需要适应,这种适应需要花费时间并会使眼睛受到损伤。
  劳动者在亮度变化不大的房间内工作,则更高效和更舒适。抑制光线闪烁很重要,闪烁的光会使劳动者感到厌烦,并损伤眼睛,甚至对某些癫痫患者产生一些特殊危险。  相似文献   

7.
刘拓  张敏 《劳动保护》2015,(3):114-116
<正>检查要点117改进那些难做和人们不喜欢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原因简析每个企业都有瓶颈性操作,非常难做,并因此为劳动者所厌烦,需要付出特别的努力来改进这些"瓶颈"问题。到目前为止,人们仍然认为工作的特性由技术要求和经济要求主导。然而,现在通过采用更多新技术并改进工作组织,就可能把工作设计得更好,这为克服困难和单调的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改良空间。通过改进难做的工作,可更易做好工作安排、劳动者轮岗和生产计划的有效制订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鲁洋  刘拓  张敏 《劳动保护》2014,(7):111-113
检查要点35 确保劳动者能舒适地看清并能触摸到所有控制器 原因简析 需要用手触摸的所有物件均需井然有序。在许多情况下,劳动者应自己在工作台上整理好这些物件,但他们常常并非这样做;如果控制器不易被看到或触摸到,操作者就会倾向于依赖习惯和臆测操作控制器,这就可能产生误操作;将控制器安置在易于触摸到的范围内,既省时又省力。控制器放置过高会导致肩部疼痛,过低则会导致腰背痛,将控制器放置在采用正常工作姿势便能方便触摸到的位置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夏季气温偏高,特种设备使用物料容易挥发气化,操作人员容易疲劳,且暑期学生出游较多,旅游景点客运索道、游乐设施开停车频繁,使用负荷强度大,笔者认为,加强夏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应注重做好“七个加强”。  相似文献   

10.
排除工伤事由的概念、意义与种类排除工伤事由,是指劳动者所遭受的伤害,虽然是在工作中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中造成的,但法律明确规定不属于工伤的情形。排除工伤事由适用于工伤认定,对确定劳动者所受损害是否属于工伤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进一步明确了工伤的范围。工伤是劳动者因工作原因而受到的事故伤害或所患职业病,以及立法特别规定为工伤的一些特殊情形,如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48小时内死亡的。除特殊情形外,劳动者所受伤害要认定为工伤,必须具备3个条件:(1)伤害。即劳动者必须存在伤害后果,这是认定工伤的前提条件。(2)工作与伤…  相似文献   

11.
<正>众所周知,"三同时"原则是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预算。"从该规定可看到,"三同时"的对象是安全设施,其功能和作用是为了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安全进行、保护劳动者工作安全的,属于生产设施和生产者的保护性措施。一般安全设施如:基本过程控制系统(BPCS)、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安全仪表系统(SIL)、安全阀、防护堤、警  相似文献   

12.
劳动防护用品(简称劳防用品或护品)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用来防御有害因素危害人体而必须配备的各类防护用具。在某种怍业环境和特殊工种或集体安全防护设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时,个体劳防用品的防护作用视同生产工具一样重要,如劳动者不佩戴耐酸手套就不能从事酸碱作业。据当前的物价水平。保守地测算全国每年企业免费发放给劳动者的劳动防护用品费用大约为  相似文献   

13.
正引起疲劳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睡眠问题、生活习惯、超重肥胖、疾病这几大类。睡眠不足缺乏睡眠是导致疲倦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统计显示,中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约有60万。过劳死并不是临床医学病名,而是属于社会医学范畴,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  相似文献   

14.
基于心率变化的心血管负荷指数作为评估人体疲劳程度的指标之一,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高温环境下不同体力劳动强度对心血管负荷指数的影响,探讨高温作业下不同劳动强度人体疲劳程度的变化,分析出不同温度下人体可接受的体力劳动强度。通过采用实验仓模拟不同的高温环境,以心血管负荷指数(%CVL)作为人体疲劳程度的分级指标,最终得到了高温环境下从事不同体力劳动强度的心血管负荷指数回归方程,以及不同高温环境下人体可承受能力下可进行的体力劳动强度,为高温环境劳动者制定合理和健康的作业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敏  鲁洋 《劳动保护》2014,(4):109-111
<正>《工效学检查要点》(第二版)包括132项检查要点,涵盖了企业工作场所中工效学9大方面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干预措施。《工效学检查要点》(第二版)包括132项检查要点,涵盖了企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物料储存和处理、手持工具、机械安全、工作台设计、照明、厂房、有害物质和有害因素、辅助(福利)设施、工作组织等工效学9大方面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干预措施。工效学检查表是按照《工效学检查要点》全部标题列出的132项检查要点,使用者可使用整个检查表或仅使用与自己工作场所有关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6.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创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美好生活环境。在生产活动中人类首先不应受到伤害,所以必须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1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是保障亿万劳动者个人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个体防护装备(俗称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在劳动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劳动防护用品,是个体防护的具体设施,是有效防御各种有害因素伤害人体的繁多物品的总称(简称护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个体防护要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如石油、化工、钢铁、电子、纺织、印染、建筑、医疗等行业需要具备…  相似文献   

17.
原因简析
  每个企业都有瓶颈性操作,非常难做,并因此为劳动者所厌烦,需要付出特别的努力来改进这些“瓶颈”问题。
  到目前为止,人们仍然认为工作的特性由技术要求和经济要求主导。然而,现在通过采用更多新技术并改进工作组织,就可能把工作设计得更好,这为克服困难和单调的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改良空间。  相似文献   

18.
杨昌其  谭娟 《安全》2017,38(9):36-39
本文通过递阶层次结构建立了管制员疲劳致因关系图,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管制员疲劳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模型,结合某空管局管制员实际工作情况,对管制员疲劳致因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判断决策疲劳(权重C=0.648)为管制员主要疲劳类型,感知觉疲劳(C=0.229)和动作疲劳(C=0.122)为次要疲劳类型;工作强度(C=0.333)、轮班模式(C=0.25)、睡眠情况(C=0.154)为管制员疲劳的关键性致因,而生物节律、设备可操作性、空域环境是管制员疲劳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疲劳致因的识别从而提出相应的缓解措施,以达到保障航空器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业疲劳测量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业疲劳是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作业疲劳对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及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业疲劳测量方法是作业疲劳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文首先对作业疲劳的分类及其导致疲劳的原因进行了简单概述,并归纳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几种作业疲劳测量方法,包括:主观感觉询问表评价法、生理参数测试法、生物化学测试法、心理学测试方法以及几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测试方法,并分析了上述几种作业疲劳测量方法的测量目的、适用范围、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且针对不同研究目的提出了作业疲劳测量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原则,并探讨了几个重点作业疲劳测量方法的研究方向,以及作业疲劳测量方法的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这一期,想与读者交流一个新的话题。很多个体劳动防护装备,在发展中都曾有过从初级到高级或是功能不断拓展强化的过程,而有的个体防护装备(设施)却常常需要邀约另外的产品来“加盟、叠加”,以有利于拓展和延伸本身的功能——如,劳动者的防护服装和户外运动服装,运动中的车辆或作业中的大型施工设施等,在黑夜中或是在可视性较差的高风险环境中,服装或设备上被添加的反光材料,就会“自动”向外界“透漏”其附着物体的空间信息。那一束反光,既是“通报”也是“警示”,为避免事故和人身伤害、应急救援的搜寻等起到了显而易见的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