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防苑》2006,(Z1)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这次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学术研讨会即将落下帷幕,在为期一天半时间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关专家学者,部分省市人防办和本市相关委办局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就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工作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讨和交流。在与会同志们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会议各项议程顺利完成,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
《民防苑》2006,(Z1)
上海多年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因地面空间的十分有限,需求日益扩大。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如何应对这一需求是很重要的。今年初,市政府专题会议明确是民防办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部门。如何理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地下空间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泛指一切在水平线以下的地下空间。对地下空间进行综合管理[1],要充分体现科学的发展观,最大限度的整合地下资源,实现人与地下资源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解决地下空间综合管理存在的问题,关键要确定行政主体地位和体制问题,围绕理清发展思路,发挥人防综合优势,努力实现地下空间综合管理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4.
《灾害学》1986,(1)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筹备会议于1986年9月6日—8日在哈尔滨市召开。50多个主要发起单位的代表和近百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15个省、市、区和解放军的一些部门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家地震局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主持召开,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和哈尔滨灾害防御协会具体组织。这次会议旨在磋商开展综合防灾的有关问题,同时讨论了成立协会的各项筹备工作,通过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章程(草案)》。会后,筹备会代表到京向中央有关领导和专家作了汇报。  相似文献   

5.
《民防苑》2006,(Z1)
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聚集,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向地下发展就成了大势所趋。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肩负着建成“一个龙头,四大中心”的历史使命,但是,上海城市用地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上海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向地下要空间,有效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以缓解上海城市发展中的多种矛盾,使地上地下协调发展,科学实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减灾短讯     
2001年12月19—20日,由中国国际减灾委办公室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共同组织的“全国部分省市推动实施减灾规划座谈会”在古都西安市召开。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从事防灾减灾工作部门的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代表分别就本省、市、区的减灾规划工作的制订、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贯彻实施进行了发言及讨论。目前已完成减灾规划的省市有云南省、四川省、江西省、河北省、重庆市、陕西省、广东省。  相似文献   

7.
<正> 华东地区一九八三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在协作区办公室主持下于上海召开。苏、鲁、皖、豫、鄂、浙、沪六省一市地震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国家地震局综合计划处、分析预报中心、物探大队、测量一队及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等单位的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共五十八名。会议回顾了全区一九八二年的震情,认真讨论了区内地震活动趋势和各项前兆的变化,在同去年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全区一九八三年的地震活动趋势作出了初步估计,为参  相似文献   

8.
<正> 华东地震地下水井建网十周年学术交流会于今年9月11日至15日在浙江宁波市举行,该区各省、市从事地下水观测预报的专家和观测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华南等兄弟井网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出版社、《地震学刊》编辑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亦应邀莅临大会。会议人数达85人。大会始终洋溢着热烈浓厚的学术气氛,是一次成功的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9.
进入“十一五”规划期,中国的大城市正面临着“建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转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作者在研究总结国外大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成功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分析未来中国城市发展趋势,论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创造性的提出了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应该创建的中国式综合管理的体制、机制与法制。本文可供政府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城市立体开发不断发展,建设了大量地铁、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公共设施。然而,城市地下空间在使用人数越来越多、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其安全防范和管理却较为滞后,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特别是在近期,武汉、北京暴雨成灾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地下空间的安全已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问题。本刊特别邀请地下空间防灾专家、同济大学教授束昱,为您详细讲解有关地下空间洪水灾害的安全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民防苑》2006,(Z1)
部分国家或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具有相对完善和系统的法律体系。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制是分散的、不是很完备,影响了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没有制定之前,上海市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制定相应的地方规章或地方性法规,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 全国构造地球化学座谈会,于198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湖南省长沙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贵阳地化所、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共同筹备召开,全国41个单位5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地学部主任涂光炽教授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会议对构造地球化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对象、目的意义及其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广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四川省广元市人民政府发起和主办,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地震局、国家气象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科技扶贫办、四川省人民政府等部门支持召开的“全国贫困地区减灾工作交流会”于1994年9月21日至24日在四川省广元市举行。160多位从事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专家和管理干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许厚德主持,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常务副会长高文学致开幕词。会上,广元市领导和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14.
<正> 国家地震局华东地震工作协作区首次地震科学学术交流会于1981年9月17日至23日在烟台召开。会议由华东地震工作协作区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秦国柱同志主持,领导小组组长安军同志致开幕词,领导小组副组长朱泽同志作了会议总结。国家地震局有关直属所、队,出版部门和西南、东北、西北协作区等21个单位的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有的并作了专题报告。会议共收到论文105篇,其中68篇在会议上宣读。这些大多数来自地震监测预报实践第一线的论文,反映了本协作区范围内广大专群地震工作者,近几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取得  相似文献   

15.
1988年12月1日至3日,在吉林省吉化市吉林林学院召开了“全国森林灾害学经济学术讨论会”。吉林、四川、福建、浙江、江西、山东、黑龙江等省,以及国家护林防火总指挥部办公室和林业部、全国各有关大专院校的代表近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一致认为,近年来各种森林灾害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据统计,全国每年平均森林火灾受害面积约1600万亩,接近全国森林面积的1%,  相似文献   

16.
第一届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国际会议于2005年12月11日~13日在新加坡富丽华宾馆召开,本届会议由多国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联合工作组织(JWG-DMR)主办,亚洲岩土工程学会岩土工程灾害专业委员会(ATC3)和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岩土工程学会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岩土工程分会等单位协办,来自美国、英国、挪威、加拿大和亚洲各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共98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民防苑》2007,(5)
8月28日,上海《民防苑》杂志社召开了2008年度征订工作会议。各区(县)民防办公室有关领导和发行员参加会议。会议表彰了浦东新区、宝山区和南汇区的3名同志为"2007年度优秀发行员"。  相似文献   

18.
1993年5月19日,陕西省减灾协会(前称陕西省灾害防御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参加这次代表大会的有会员代表117人,特邀代表15人。一些从事减灾事业的知名专家,挂靠单位的负责同志也应邀出席了会议。省人大、省政府领导同志亲临会议进行指导,充分体现了对减灾工作的重视和关怀。会议对协会自1988年9月成立以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协会在宣传普及减灾知识、灾害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年度自然灾害趋势预测,灾  相似文献   

19.
日本第3届国际防灾会议于1992年11月27日至30日在日本千叶召开。这次会议是由日本国际减灾十年总部、日本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和日本千叶县联合举办的。来自联合国、美国、中国等44个国家的9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交流减轻自然灾害的新思想、新经济,特别是关于防御台风、飓风和旋风方面的对策,讨论多灾国家之间的减灾知识合作问题。六位专家在大会上作了报告。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主席Bruce先生作了题为国际  相似文献   

20.
由地质矿产部和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地质灾害防治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斐济、以色列、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与中国同行共200余人出席了会议。国务委员李贵鲜、地质矿产部部长朱训、中国国际减灾十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虹等领导同志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武井士魂、国际地科联副主席张炳喜参加了会议开幕式。有100余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和交流了有关地质灾害勘察评估,监测预报和防治的经验。有关专家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