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在降水酸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应用遗传算法训练神经网络权重,实现网络结构的优化。用优化后的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江西省南昌市的降水酸度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预测结果与BP算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优于BP算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大气降水的酸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济南市大气降水的酸度分析济南市槐荫区环保局张华玲自1979年我国开展酸雨监测研究工作以来,许多地区出现了酸性降水,尤其是南方地区,降水酸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酸雨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环境问题。酸雨的形成机理与大气污染物SO_2浓度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昆明关上点降水酸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市关上点历年降水均偏酸性,且近年来酸雨频次有所增多,频率有所增高,主要是昆明市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土壤酸度及废气排放中酸性物质排放量逐年上升所致。 相似文献
4.
5.
华东地区大气本底中降水酸度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1985~1991年7年中采集的降水样品913个,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酸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强酸性降水出现增多,酸沉降量增加趋势十分明显。一年四季中的降水酸度各不相同,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变化,在各稳定度中降水量出现最多的是大气不稳定状态时。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通过 8年大气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 ,得出影响包头市大气降水酸度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硫的排放。文中详细分析了二氧化硫排放和大气降水酸度的对应关系 ,也对影响降水酸度的其它因素作了浅析。提出了包头市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在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寻求有效控制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相应措施,选用了英国伦敦Bloomsbury监测站的PM10小时平均浓度监测资料,采用“提前终止法”泛化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PM1024 h内的小时平均浓度。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法对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预测相对误差在2%-48%之间,且绝大部分在2%-17%之间,预测精度较高,泛化能力较好,为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1.前言环境污染因子质量预测,是为政府部门进行环境规划、决策以及为环境管理部门确定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污染总量控制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污染因子预测技术也向着更加全面、长期、准确和适用的方向不断发展完善。但是,由于建立污染因子预测模型,需要一定的科研设备和技术手段,需要掌握一定技术知识的科研人员,这就造成了科研基础比较薄弱的部分三、四级环境监测站,在现有条件下难以进行污染因子质量变化趋势现状的预测,而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是确定性的序列预测技术中容易掌握且… 相似文献
10.
11.
利用重庆市主城区5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和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和建模的方法分析了各次降水的降水量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量对酸雨的影响非常明显。降水pH值随降水量的变化总体呈双谷W型,第一个最低值位于17mm的降水量附近,pH低至3.8;第二个最低值位于40mm的降水量附近,pH低至4.0。酸雨频率的变化规律与pH值相反,呈双峰M型。pH值随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各季节基本一致,除冬季因无大的降水而呈V型外,其余三个季节都呈W型。将pH值随降水量的变化分为3个主要变化区域,构造了pH值随降水量变化的经验公式,该经验公式各组成部分及公式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都非常明确,经过意义明确的简单法则和计算即可确定公式中的参数。该经验公式的精度较高,对酸雨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克山县设置5个监测点位,监测克山县2011年6月-2012年5月的降水状况。结果表明,克山县区降水pH值基本呈中性,酸雨出现频率为6.9%,酸雨主要出现在雨量大的降水中。 相似文献
13.
西南地区酸雨形成大气化学过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野外观测、实验室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西南地区酸雨形成大气化学过程.新认识如下:①人为排放引起的酸雨及空气污染,目前尚未明显波及到西藏高原;②在重污染区SO_2污染严重,不管降水云是否酸性或污染,降水总是酸性、受污染的,云下洗脱痕量气体及颗粒物起重要作用,氧化剂是降水酸化的控制剂;③在典型农村地区,降水化学组成依赖于降水云的化学组成,即依赖于云化学,酸化过程中SO_2是控制剂;④该地区主要氧化剂是H_2O_2,高度越高,云水中H_2O_2含量越高;⑤该地区是硫酸型酸雨,硝酸含量有上升趋势,在考虑降水酸度时有机酸贡献不可忽视;⑥降水中很多元素来自颗粒物,颗粒物缓冲参数化并耦合到云下洗脱模型中,大大缩小了观测与数值模拟的降水酸度之差. 相似文献
14.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梅雨季节降水组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柱离子色谱系统和电导检测的方法,以丙二酸-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一次进样,即简便,有效地在30min内完成了雨水中SO^2-4,Cl^-,NO^-3,F^-,Na^ ,NH^ 4,K^ ,Mg^2 ,Ca^2 9种离子的同时分离,用于梅雨季节上海某区连续降雨15h期间的雨水组分的连续测定,结果良好,还讨论了梅雨季节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999年—2002年福州市区降水常规监测数据分析,初步探讨了福州市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酸雨类型及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6.
17.
18.
我国低纬度、亚热带地区的降水化学及其雨水酸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在世界上酸沉降研究尚为空白的低纬度、亚热带地区建立了酸沉降监测网。通过两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降水中酸度和离子总浓度季节变化明显,Ca ̄(2+)和NH在降水离子构成中占百分率较高,阳离子总和略大于阴离子总和。两广地区降水酸度是雨水中多种阴、阳离子综合作用的结果,降水中SO浓度高的地区是SO_2排放量高的地区,控制雨水逐年酸化趋势的唯一途径是限制SO_2排放。 相似文献
19.
江苏降水pH值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江苏省降水pH值的分布特征。主要采用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江苏酸雨从北向南快速加重,出现酸雨的概率,徐州低于,淮安接近,南京和常州高于全省酸雨发生概率22.8%。年、月、旬、日平均pH值徐州、淮安、南京、常州之间有一部分相关,但大部分相关不明显。徐州的平均pH值随时间变化最不稳定,南京次之,淮安再次之,常州最稳定。在近10多年来降水过程中出现碱雨的概率约是酸雨的1.6~6.5倍。污染物的排放随时间变化虽然具有一定的区域性集中特征,但主要以局部变化为主;具有时间上相对集中的阶段性特征。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随时间变化徐州最不稳定,南京次之,淮安再次之,常州最稳定。看到江苏酸雨形势已相当严重的同时必须看到出现碱雨的频率约是酸雨的1.6~6.5倍,降水碱化问题是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重要事实,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加强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提高污染物的综合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