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镉存在于自然界,为人体非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物饮料、蔬菜等含有微量镉,所以正常人体内也含有微量镉,并且每日从尿中排出。镉与人体关系密切,据报道,镉与高血压发病有关,长期饮用被含镉工业废水污染的水,可引起生活性镉中毒——骨痛病。镉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因此尚有职业性镉中毒。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一些作者认为前列腺、肺及其他器官癌症发病率增加可能和职业性镉接触有关。血液中镉的含量是反映机体镉负荷的指标,作为镉中毒的参考依据,所以测定血镉是有价值的。但目前通常所用的测定方法,尚存在着取血量多(10毫升),方法不够灵  相似文献   

2.
镉是微量元素,广泛分布在环境中。随着镉在工业上日益广泛的应用,镉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B.J.Presley,J.H.Trefry和R.F.Shokes应用Pb—210放射性同位素法推算,镉对环境的污染是1950年以后出现的问题,主要由于采矿、冶炼、电镀、颜料等人为活动造成,使镉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地面上。镉在水体和生物体中反应较快,  相似文献   

3.
铜、锌是有益元素,但过多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铅、镉是有害元素,“骨痛病”就是镉中毒所引起的。据报道,农作物对镉等重金属有富集作用。为了合理地进行污水灌田,保护环境,客观评价农田的环境质量,测定粮食中铜、铅、镉、锌的背景值是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使用玻璃碳汞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铜、铅、镉、锌,在国内外已有报道。但是粮食中通常铜与镉之比在100以上,当镉的含量小于50ppb 时,用普通极谱仪  相似文献   

4.
铜、锌是有益元素,但过多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铅、镉是有害元素,正如众所周知的“骨痛病”就是镉中毒所引起的。据报导农作物对镉等重金属有富集作用。为了合理利用污水灌田,保护环境,客观评价农田的环境质量,测定粮食中铜、铅、镉、锌的背景值是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使用玻璃碳汞膜电极阳极溶出极谱法测定铜、铅、镉、锌,在国内外已有报  相似文献   

5.
镉属于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毒性大,对环境及人类造成严重危害,"镉米"事件已引起了对环境镉污染尤其是土壤镉污染的高度关注。利用镉米生产酒精不但能为企业能源生产提供新的原料来源,而且可解决有害大米的出路问题。通过摇瓶和UASB厌氧反应器实验,重点研究了Cd2+在厌氧处理过程中的迁移途径。结果表明,90%以上的Cd2+主要以微溶的形式富集于厌氧污泥里。厌氧泥离心分离:泥中镉浓度为0.35~0.40 mg/kg,水中镉浓度低于0.025 mg/kg。厌氧出水镉浓度在0.010~0.015 mg/kg,可以实现达标排放。出水VFA基本维持在300~500 mg/L,COD的去除率达65%~80%。实验结果可为镉米能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典型二次电池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资源短缺问题,二次电池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各种二次电池发展很快。为了寻找环境影响程度最小的电池,采用Simapro软件对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及锂离子电池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产生1 000 kW.h的电能,锂离子电池的环境指标分数最低(3.93 Pt),铅酸电池其次(28.14 Pt),镍镉电池最高(29.76 Pt)。因此,在产生相同电能的条件下,镍镉电池由于其主要原材料组分的毒性,对环境造成的负担最大;铅酸电池对资源消耗影响最大,其环境影响程度略小于镍镉电池;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很好的电池性能,其中活性物质钴输入量很小,所以对环境的影响远小于铅酸电池和镍镉电池。  相似文献   

7.
镉溶液在压实黏土中迁移会引起黏土微观结构的变化。通过一系列扫描电子显微镜与低温氮吸附实验,观察了镉溶液污染黏土的表面微观形貌与孔隙结构的演化规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受镉溶液污染严重的土柱上表面孔隙明显,土颗粒之间主要以点-点排列方式为主;而受镉溶液污染较弱的下表面,土颗粒之间主要以片-片状排列为主。低温氮吸附实验结果表明,Z=0 cm、Z=10 cm、Z=20 cm、Z=30 cm处,污染黏土吸附量分别为682.65、631.72、583.25和523.36 cm3/g。随土柱中土层深度的增大,黏土颗粒间微孔增多,二次孔减少,孔隙体积与比表面积减小。镉溶液污染黏土孔隙主要集中在10 nm以下。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来又有许多新的或作用强烈的化学药品进入了自然界的物质组成代谢中,其中有一些是非生物材料,它们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有机体的生理作用。汞、镉和铅都属于这类金属元素,但它们的重要生物功能迄今尚未研究.自从1969年日本发生了由于镉的慢性吸收而引起的举世闻名的痛痛病  相似文献   

9.
镉污染主要来自铅锌矿开采和冶炼。冶金、电镀、颜料、塑料、农药、电池、电视机荧光屏等生产需用镉。再加上能源燃烧、抽烟等也排放镉,致使环境中镉的“本底”值增高,人体内镉的生理负荷量也相应增高。据调查,现代人身体中镉负荷已比原始人增长约100倍。镉除了诱发“痛痛病”,还和人群中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动物实验证明,镉急性中毒可致睾丸  相似文献   

10.
镉胁迫对向日葵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0、0.05、0.1、0.5和1 mg/L)处理7 d对向日葵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向日葵幼苗对镉的吸收显著增加。1 mg/L镉浓度处理时,叶、茎和根中镉浓度分别为0.05 mg/L镉处理时的16.3、19.2和581倍;根中积累的镉含量明显高于叶和茎, 各浓度根部积累的镉分别为叶和茎的37.8~63倍和29.4~41倍。镉胁迫显著抑制向日葵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合成,当镉浓度达1 mg/L时,整株植物生物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的55.9%和52.6%。镉胁迫下向日葵幼苗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1 mg/L镉浓度时,根中含量分别为对照的4和5.8倍。向日葵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与镉胁迫浓度呈明显的倒U字型关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在0.05 mg/L镉浓度时达到最大值,叶、茎、根中的POD活性分别在0.1、0.1和0.05 mg/L镉浓度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Fe~(2+)和Mn~(2+)对水稻根表铁膜及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实验,研究外源添加Fe~(2+)和Mn~(2+)对水稻幼苗根表铁膜形成、抗氧化酶活性及镉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Fe~(2+)使水稻幼苗根表铁膜中铁元素显著增加114.9%(质量分数,下同),锰和镉元素则分别显著降低了55.2%和42.3%(P0.05);添加Mn~(2+)使铁膜中锰元素显著增加180.1%,镉元素则显著降低了18.0%。(2)添加Fe~(2+)能显著降低水稻幼苗叶片中活性氧(ROS),缓解ROS对水稻幼苗的毒害;添加Mn~(2+)使得叶片中ROS、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增加,Mn~(2+)处理引起的ROS升高可能起到诱导水稻胁迫应答,缓解镉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重金属污染问题值得关注。综述了重金属胁迫对水稻造成毒害时所引起的蛋白质组学水平的变化情况。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中可发现,水稻受到镉、铜、砷、铝胁迫时,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蛋白的表达会受到明显响应。当前,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稻响应镉胁迫,对于其他重金属胁迫的响应蛋白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研究可知,镉和砷的响应蛋白类型较丰富,功能也较相似;水稻在响应铜胁迫时可能通过降低代谢,增强防御机制来响应胁迫伤害;水稻响应汞胁迫时的响应蛋白,主要是与光合作用与抗氧化过程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喀斯特地区地带性黄壤的镉形态分布特征,在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心区域——黔中地区进行了农田黄壤样品采集,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对土壤镉形态及pH、钙、镁的分析测定,探究了喀斯特背景对黄壤中镉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黔中地区黄壤全镉为0.184~3.316mg/kg,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各形态镉含量随污染风险等级的提高而显著增加(p0.01)。黄壤中的镉主要以残渣态及可还原态存在,可交换态镉占全镉的17.52%(质量分数,下同)~22.83%,且随着风险等级的提高,可交换态镉向更为稳定的形态转变。可交换态镉与全镁、可交换态镁均显著负相关(p0.05),镁组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黄壤中可交换态镉含量,对镉的生物有效性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冶金、电镀、颜料、农药、电池、电视荧光屏等生产中均需要用镉,能源燃烧也排放镉,因此,环境中镉的含量日益增多。镉对人体是有害的,主要积累在肝、肾、胰脏中。经过试验,摄入一定量的镉对动物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子是有极显著的致畸作用,而且精子致畸率随镉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以0.06毫克/公斤镉对妊娠小鼠的胚胎毒性及对胚胎致畸性作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5.
巯基化合物在万寿菊镉解毒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万寿菊体内镉积累和解毒与巯基化合物含量的关系。万寿菊植株分别在镉浓度为0、0.1、0.5、2和8 mg/L的营养液中暴露7 d,测定了根、茎、叶中镉、非蛋白巯基(NPT)、半胱氨酸(Cys)、γ-谷氨酰半胱氨酸(γ-EC)、谷胱甘肽(GSH)和植物络合素(PCs)的含量。植物根、茎、叶中镉含量都随着镉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溶液中镉浓度较低(0.1~2 mg/L)时,茎叶中NPT、PCs、Cys和γ-EC含量随着镉浓度增加而增大;当镉浓度较高(8 mg/L)时,茎叶中PCs含量迅速降低,GSH含量大幅度增高。在根部,这些巯基化合物的含量几乎不受镉处理影响,且含量较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PCs在万寿菊镉的解毒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暴露于高浓度的镉,GSH比PCs起着更为重要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真空蒸馏回收镍镉电池进行工艺研究。通过分析温度、压力、蒸馏时间、打孔数目4个因素对镉金属回收比重的影响,确定了真空蒸馏回收镍镉电池中镉金属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温度950℃,压力133Pa,蒸馏12h,打孔4个。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对镉金属回收量进行估算,为镍镉电池回收的中试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镉含量为200 mg·kg~(-1)的模拟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使用电动修复技术对土壤中的镉进行去除。实验研究了不同修复电压下电流密度、电解液pH值、土壤中镉含量的变化,并重点研究了修复电压对土壤中镉迁移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通电电压越大,电场强度越强,镉的迁移量越大,电动修复效率越高,当修复电压为50 V时,阴极区域附近镉的迁移量与修复电压为5 V时相同位置镉的迁移量相比可以提高30%,实验结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修复过程中镉的迁移量化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镉矿的区域分布及土壤镉污染风险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了中国镉矿的区域分布及长期采选冶活动所带来的土壤镉污染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截至2005年底,中国累计探明镉资源储量约为719.47kt,保有镉资源储量约为587.37kt,且多与铅矿、锌矿等以共、伴生形式存在。中国镉矿主要分布在中部、西南部及华东地区,这些地区的镉资源探明储量占中国累计探明总储量的88.0%,保有储量占中国总保有储量的87.1%。据统计,中国镉采出量约为136.10kt,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其镉采出量占中国总采出量的59.4%。镉污染事件主要发生在镉矿相对丰富及采选冶活动较密集的云南、广东、湖南、贵州等地区,大部分矿冶区及周边土壤呈现重度镉污染,农作物中含镉量超出《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中限值。  相似文献   

19.
国家饮用水标准与砷、镉去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对饮用水水体中的砷、镉最高浓度值也相应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常规给水工艺已经不能满足有效去除砷、镉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最大程度地降低砷、镉的危害,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笔者对国内外去除砷、镉的多种技术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去除饮用水中砷、镉的有效技术方法,以及时适应日益提高的饮用水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估甘氨酸-β-环糊精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生态毒理影响,以斜生栅藻为受试生物,分别进行了甘氨酸-β-环糊精对斜生栅藻和甘氨酸-β-环糊精存在时西玛津、镉对斜生栅藻的毒理试验。结果表明,甘氨酸-β-环糊精对斜生栅藻无明显毒性;西玛津、镉、西玛津-镉对斜生栅藻有较大毒性作用,且随着其投加量的增加,其抑制率明显升高;在西玛津、镉以及西玛津-镉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甘氨酸-β-环糊精后,其对斜生栅藻的抑制率明显下降,且随着甘氨酸-β-环糊精投加量的增加,其对西玛津、镉和西玛津-镉的毒性抑制效果越好。甘氨酸-β-环糊精对西玛津和镉的毒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