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黄淼 《环境保护》2008,(5):68-71
"世界各国应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是党的十七人报告对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明确要求,是实现生态文明和世界和谐的重要途径.自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环境会议规格不断提高,频率不断增加,合作范围不断展.通过参与联合国框架、区域间以及双边环境台作,塑造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高了参与国际环境治理能力,维护了国家环境利益,保障了国家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2.
转变方向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将环境问题纳入国际议程;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地球峰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上各国政府通过了21世纪议程——构建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蓝图。此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谢林平 《环境》1999,(10):32-33
环境外交是指国际社会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而展开的各种外交活动。环发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外交活动领域最重要的话题之一。自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有关环发问题的国际会议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4.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于0世记70年代,1972年6月我国首次派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会议,认识到中国也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1973年8月5日~20日,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现代意义的中国环境法的发展与国际环境保护活动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包括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会议和约翰内斯堡第二届地球首脑会议在内的重大国际环保活动或重要国际环境会议,无不对中国环境法的发展进程产生了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环境大国,其环境法的发展与成就对推进国际环境保护事业的全面发展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世界的绿色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为发端,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时代”.一、绿色的政府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等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这次会议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举行的讨论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筹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也是人类环境与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盛会.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提出在环境与发  相似文献   

7.
王立彦  阴小沛 《环境保护》1992,(10):28-30,46
一、国际研究概况及本文思路1972年联合国召开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全球嘱目,保护环境意识日渐普及,环境科学发展迅速.在宏观核算领域,体现为建立环境核算体系,并开发其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联系.欧洲统计学家会议(CES)1973年就对此开展研究,联合国统计机构(UNSO)也随即组织力量开始探索.近20年来,这个领域的国际研究状况及所取得的进展,足以用若干本书阐述,这里作梗概性回顾,归纳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江镕 《环境》2009,(6):1-1
1972年6媚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是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也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50周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作为联合国环境事务主管机构,在推动国际环境问题解决中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许多联合国机构将环境问题纳入其工作范围,随着国际环境问题的不断增加,国际社会制定了大量的多边环境公约,并建立了相关机构和机制推动这些公约的实施。在此过程中,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纪念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1982年5月10—18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召开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特别会议。出席会议的有104个国家、12个联合国机构、17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此外,还有47个国际非政府组织也派人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会议。会议代表对贯彻“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1.
孙凯 《世界环境》2012,(6):91-91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环境治理如果从1972年6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算起,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国际环境条约作为国际环境合作的重要形式,国际社会在过去的40年里达成了1000多个涵盖众多全球性或者跨境性问  相似文献   

12.
1969年,瑞典政府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建议召开一个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会议,此动议虽获得吴丹先生的支持,但并未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响应.在当时很多人看来,环境问题还只是一个区域性或者单个国家所有而非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那是资本主义制度特有的产物.有此想法并不奇怪,当年,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环境保护也未进入政府议程,既无独立的环保机构,也未进行系统的环境立法和政策制定,人类对地球以及环境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首先,我向大家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昨天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关于纪念世界环境日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讲话精神.他指出,40年前的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首次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文献《人类环境宣言》,向全世界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声,从此保护环境成为人类的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14.
1972年6月5日,为了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大会将会议开幕的日期6月15日设立为了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al Day),  相似文献   

15.
邹晶 《世界环境》2010,(6):10-11
<正>中国环保开始时间应该说不晚。1972年,当中国污染问题还不是"问题"的时候就派团参加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翌年中国就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这在当时发展中国家中算是先进的。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和严重,特别是地方政府唯GDP论和招商引资的"指挥棒"的指引,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相对中国近十年来GDP高于10%的骄人业绩,环保  相似文献   

16.
2012注定成为历史上重点记载的一年,不仅因为这一年是邓小平具有历史意义的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也不仅因为联合国将在人类环境会议召开40周年的时候召开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更重要的是这一年中国将召开党的十八大.目前,中国社会,甚至包括国际社会,似乎都在屏住呼吸,等待十八大拉开序幕,作出最终的决策。  相似文献   

17.
1969年。经由瑞典政府提议.联合国大会决定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以环保为主题的会议.是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972年6月5日,会议在斯德哥尔摩隆重开幕。133个国家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行动计划》。宣告了人类环境新观念的诞生,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1972年6月5日。全球环境保护的航船从斯德哥尔摩启航。33年过去了,让我们重回斯德哥尔摩,去寻找历史的轨迹.去了解这座环保之都的未来航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前言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国认识到,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继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之后,今年6月在巴西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  相似文献   

19.
2012注定成为历史上重点记载的一年,不仅因为这一年是邓小平具有历史意义的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也不仅因为联合国将在人类环境会议召开40周年的时候召开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更重要的是这一年中国将召开党的十八大.目前,中国社会,甚至包括国际社会,似乎都在屏住呼吸,等待十八大拉开序幕,作出最终的决策. 为什么十八大对中国和世界如此重要?无他,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国,现在正再次处在寻路之中,人们对前景众说纷纭,需要执政党一锤定音.  相似文献   

20.
曲格平先生1930年出生于山东肥城,70年代初即从事环保工作,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了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创人之一.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任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随后任全国人大常委、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荣获联合国环境大奖、日本蓝色星球国际奖、荷兰金方舟大奖等多项奖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