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武汉某地铁工程为例,通过标贯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对地基土标贯试验指标N值与土体部分物理力学参数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线性拟合关系式及其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一般性黏土和老黏土的压缩模量、内聚力及内摩擦角,砂土的变形模量、承载力、内摩擦角、剪切波速及动弹模量都与标贯击数N值成正比关系;对于不同的地层类型,其拟合精度也有所区别,而对于该工程地基土,砂土的预测精度普遍高于黏土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岩土震害是指由于岩土体在地震时产生的不稳定所导致的场地和地基破坏,岩土震害的研究对减轻震后工程结构破坏具有重要的意义。简要回顾了岩土震害的研究历史,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相关情况。分别介绍了砂土液化,软土震陷,砂土液化侧向位移,岩土震害引起的其他次生灾害这四个方面在形成机制、判别方法、防治措施、数值模拟、灾害预测等领域内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在论述研究进展的同时,对有关研究内容进行了评述和讨论,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场地地震液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土、地下水位和强烈地震动是场地液化的三个基本条件.本文基于场地液化的基本原理,在对比分析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日本部分地震中场地液化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震烈度、地震震级、震中距等主要影响因素与场地液化的关系,并探讨了地形地貌对场地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场地地震液化主要分布在地震烈度Ⅶ度及其以上地区,引发场地液化的地震震级一般在7级及其以上,严重地震灾害的场地液化点距震中的距离可达数百千米;地形地貌可以作为场地液化的判据之一,严重场地液化主要发生在沿河、沿海地域,凸显出地下水位线是发生场地液化的重要条件.另外,提出了场地地震“再液化”的概念,并且阐释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指出若遇强地震动,“再液化”的可能性比较高,工程中需要引起重视.本研究可为实施有效的抗液化工程对策与减轻液化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标准贯入试验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简单、快捷、经济的原位动力触探技术,在日本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做的现场试验,所得的标准贯入击数N值可以客观地确定土的软硬、密实程度等,并可通过数据的积累和回归分析,利用N值推求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和进行地基评价.本文重点介绍了日本最新标准贯入试验方法的修订要点,以及N值与砂性土、黏性土和软岩...  相似文献   

5.
地震液化的准确判别,对建筑物安全影响颇大。结合添立大厦和添富花园工程具体情况,借鉴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在地震液化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做平行分析,进行了该工程的地震液化的评价。对各种评价方法所考虑的因素和侧重点进行了对比,并通过评价结果比较,说明了应用两种以上方法能提高判定的准确性及工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砂土地震液化的影响因素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关系,而神经网络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本文在探讨输人层模式的选择以及砂土液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贝叶斯正则化方法和"提前停止"算法建立了砂土地震液化预测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和模型评价,表明本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规范法、改进的Seed简化法以及基于传统BP网络算法的...  相似文献   

7.
黄清和 《地球与环境》2005,33(Z1):556-558
螺旋板载荷试验因能旋入地面以下一定深度进行试验而广泛应用于深层地基土及地下水位以下地基土的承载力测试,根据螺旋板载荷试验的原理,经与平板裁荷试验对比,螺旋板载荷试验同样适用于浅层地基土,螺旋板面积的大小对试验成果影响不大,螺旋板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不再进行深度修正。  相似文献   

8.
潘翔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5,22(3):158-161,168
将二值Logistic回归模型应用到砂土液化预测中,以国内外173组样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性分析选择震级M、有效应力σ'0、平均粒径D50、修正的CPT锥尖阻力qc1和地震剪应力比SSR5个指标作为敏感性分析指标,对砂土液化指标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值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0.8%,其概率表达式可用于砂土液化预测;各指标的敏感性排序为M>qc1>σ'0>D50≈SRR;σ'0和qc1指标与砂土液化的相对危险性呈负相关趋势,以qc1指标敏感性较大,M、D50、SRR指标与砂土液化的相对危险性呈正相关趋势,以M敏感性最大.  相似文献   

9.
以福州轻轨交通1号线为例,通过对拟建线路所处地质环境背景的实地调查,结合铁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选取水文工程地质条件、构造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工程构建物及其施工条件等为主要评价要素,初步预测分析和评价了工程项目在建设中及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种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基坑突水、压覆温泉、隧道围岩失稳、地面沉降、基坑边坡失稳、断裂活动破坏、温泉超采危害、浅层气包裹体危害、桥梁地基失稳及地震砂土液化等,以为福州地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松花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9年对松花江干流、嫩江下游江段、第二松花江干流水质、底质和鱼类汞含量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参照渔业水质标准、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和松花江流域汞的背景值对流域生态环境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水中总汞含量0.000010~0.000172 mg/L,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要求;第二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