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降解前后的激素效应和诱变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重组基因酵母和SOS/Umu试验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EO)经生物降解前后的雌激素活性和致突变活性.结果表明,在降解反应开始后的4d内降解产物的雌激素活性较低且不具有致突变性.随着降解时间的不断增加,降解产物的雌激素活性和致突变性不断增强.降解20d后,降解产物的雌激素活性相当于1nmol 17-β雌二醇的61.6%,诱变比值大于2,表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生物降解产物同时具有雌激素活性和致突变活性,且两者在产生时间和活性数值方面均是同步的和成正相关的.因此致突变活性很可能是此类降解产物对生物机体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阿特拉津降解菌BTAH1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除草剂污染的土壤中,驯化分离得到 1株能够以阿特拉津为唯一碳源氮源生长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BTAH1,该菌株能够在 126h内完全降解1000mg/L的阿特拉津.通过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DNA聚类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外加碳源不会促进该菌株对阿特拉津的降解,该菌株的最适降解温度为 25~30℃,最适降解 pH 值在 7~9 之间.该菌株具有 2 个大质粒, pBTAH11 和pBTAH12,大小分别为 20kb 和 100kb,基因定位发现有 2 个参与阿特拉津降解的基因位于其中一个较小的质粒(pBTAH11)上.  相似文献   

3.
活性污泥法对焦化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好氧降解菌以及硝化类细菌构成的活性污泥对焦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考察了污水处理过程中,处理时间、温度、pH值等因素对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焦化废水代谢的最佳pH值是6~8,温度为30~50℃,曝气时间控制在6~8h时,活性污泥能够有效降解焦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4.
锌粉降解地下水中的农药阿特拉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Zn0催化还原模拟地下水中阿特拉津.结果表明,Zn0比Fe0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反应5d对阿特拉津的降解率为100%,在Zn0还原脱氯的过程中,溶液的pH值逐渐增加,反应过程中通过添加磷酸缓冲溶液调节pH值,24h降解率达到100%.阿特拉津降解产物的GC/MS鉴定表明,阿特拉津还原脱氯的产物为2-乙胺基-4-乙丙胺基-1,3,5-三嗪(DCA).  相似文献   

5.
除草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的光降解及其致突变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两种常见的酰胺类除草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的光降解进行了研究,采用Ames试验方法对母体及其光降解产物的致突变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初始pH值的变化对这两种除草剂的光降解速率无明显影响,异丙甲草胺比乙草胺更易于发生光降解.乙草胺在光降解前后均表现出无致突变性;异丙甲草胺本身具有致突变性,在光降解过程中未表现出有其它致突变性物质产生.  相似文献   

6.
在合成农药、染料及其中间体的过程中会产生苯胺类废水,此类废水具有高浓度、高盐量、污染物浓度复杂、生物毒性大和降解难等特点。处理此类高浓度废水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外现阶段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内函待研究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可知,处理苯胺类废水是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对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法处理苯胺废水过程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实验数据得出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法处理苯胺类废水的降解率以及影响降解率的因素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7.
除草剂阿特拉津的使用与危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除草剂阿特拉津的使用和特性,阿特拉津被认为是安全的除草剂,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其分子结构稳定, 使用后不易降解,在使用过的水体和土壤中均有检出,长期使用后可对水环境、土壤和动物产生一定的危害,尤其是作为一种环境荷尔蒙,已经发现它能够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产生影响,可能产生变性反应,是人类潜在的致癌物.通过对其危害的研究和防范管理,可以减少和避免可能对人类、生态环境带来的进一步危害.  相似文献   

8.
曹梦华  涂书新  张娥  侯耀宗 《环境工程》2019,37(12):207-211
研究了抗坏血酸还原降解土壤中阿特拉津的效率、影响因素和途径。结果表明:抗坏血酸能有效降解土壤中阿特拉津。当抗坏血酸浓度为20 mmol/L,初始pH为7. 0,温度为20℃时,土壤中阿特拉津降解率达到85. 5%,降解速率为0. 117 d-1。氧气会增加抗坏血酸的消耗量,从而抑制土壤中阿特拉津的降解。在20~50℃内增加反应温度能促进土壤中阿特拉津的降解,抗坏血酸降解土壤中阿特拉津的表观活化能为22. 6 k J/mol。抗坏血酸在碱性条件下降解阿特拉津的效率显著高于中性和酸性。抗坏血酸降解阿特拉津的途径主要包括脱氯、脱烷基和羟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9.
阿特拉津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绍峰  朱静  李铁晶 《环境科学》2012,33(9):3214-3219
通过贫营养原水曝气培养法,以SBR方式驯化和稳定运行2个月,分离得到1株能够降解除草剂阿特拉津的降解菌株,命名为L-6.在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500 mg.L-1)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培养96 h后,降解率达到89.2%.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该降解菌株细胞呈长杆状.提取菌株的DNA,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多株Pseudomonas菌株16S rRNA基因的同源性在99%以上.结合生理生化检测,判断该降解菌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碳源利用实验发现,降解菌株L-6可以利用葡萄糖、果糖和柠檬酸钠生长,不能利用蔗糖、乳糖和淀粉.环境因素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温度在30℃,初始pH 7~9条件下,降解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降解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 2甲 4氯、2,4-D和除草醚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 .将它们放在 3种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中培养 ,隔一段时间取出测定它们在土壤中的含量 ,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 ,它们的含量在逐渐减少 .在未考虑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时 ,上述 3种农药在土壤中的稳定性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及 pH值似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除草剂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降解较快 ,2甲 4氯 ,2 ,4-D和除草醚在黑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 28.6d,27.3d,71.5d;而在红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23.6d,301.4d,97.6d,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在酸性土壤中表现得更为稳定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