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域湿地是流域生态系统中河岸陆地和河道水体间的水陆过渡地带,在污染物阻控、生物多样性保护、侵蚀泥沙削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揭示辽河流域干流上、中、下游湿地污染物削减特征,量化比较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的差异,在对东西辽河交汇口湿地、七星湿地和下游湿地水质及水量进行现场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实证评估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内梅罗污染指数在支流入口处较高,经过湿地净化作用,在湿地中部及出口处污染程度明显降低;东西辽河交汇口湿地、七星湿地和下游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所差异,这主要是受支流和流域水污染的结构性、复合性、区域性等特征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拉鲁湿地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角,海拔3 650 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湿地之一。该文将拉萨市拉鲁湿地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了17个采样点采集了17份水环境样品,利用ICP-OES、ICP-MS、AFS等仪器对水环境样品中的Mn、V、Be、Ti、Ni、As、Se、Tl、Cu、Pb、Mo、Cd、Co、Cr、Fe、Zn、Ba等17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发现:拉鲁湿地不同区域水环境中p H值、电导率和金属元素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p H值范围为6.75~9.43,电导率范围为0.22~129.49μS/L,p H值和电导率相关性不明显。水环境金属元素中Fe元素平均含量最高,高达129.49μg/L,水环境中Cd元素平均含量最低,仅为0.011μg/L。除Cr元素达到Ⅱ类水标准及个别采样点外,其他金属元素总体含量都达到了Ⅰ类水标准要求。上游区域水环境中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下游区域,其中水环境中Cu元素含量差别最为显著,在东片区水环境中Cu元素平均含量为1.94μg/L,在西片区水环境中Cu元素平均含量为0.46μg/L,拉鲁湿地对水环境中的大部分金属元素具有较大的去除作用,对水环境中Cd元素的去除率高达88.2%,说明湿地仍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剃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时2000至2010年期间长春南湖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选取将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氮、总磷、COD和BOD,作为水环境评价的主要参评参数。结果表明自2000至今南湖水体内梅罗综合指数呈现增加趋势,南湖水体污染等级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并有再次爆发水华现象的可能,因此应加大南湖水体污...  相似文献   

4.
黄河口滨海湿地水质污染物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9年5月(枯水期)、8月(丰水期)和11月(平水期)在黄河入海口滨海湿地典型水域选取14个调查站点采集水样,测定水体营养盐、重金属、石油类等22项污染指标,采用内梅罗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法对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滨海湿地整体水质属于轻度富营养化水平,并呈现逐年加剧趋势.湿地湖泊、黄河故道、国家自然保护区、养殖池塘等静态水域污染较轻,以广利河、挑河、神仙沟、小岛河、孤东油田排涝沟为代表的支流水体污染较重,明显超过黄河主干河道.调查发现滨海湿地水体主要污染物为TN、TP、石油烃、Hg、NH4+-N、UIA和Chl-a等.与历史数据对比,湿地水体氮磷污染明显加剧,石油烃和Hg污染未见显著增长,其他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整体水质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拉鲁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为支撑该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该研究系统开展了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在拉鲁湿地采集了23个表层土壤样品,测试其理化性质和元素Cu、Zn、Ni、Cd、Cr、Pb、As的浓度,分析了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拉鲁湿地土壤p H均值为7.05,为偏中性土壤,有机质和总氮含量均值分别为64.67、2.92 g/kg,均属于一级水平,总磷和总钾的均值分别为0.62、19.61 g/kg,均属于三级水平;元素Cr和Ni的浓度均值低于城市土壤背景值,Cu、Zn、Pb、Cd和As的平均浓度为34、94、39.9、0.25和22.3 mg/kg,分别是城市土壤背景值的1.55、1.45、1.29、2.05和1.12倍,但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6.5≤pH≤7.5)中的风险筛选值;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Cd为主要风险因子,其风险贡献率显著高于其他6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值为92.49,整体为低风险区;研究区土壤中Ni、Cr和As元素的累积主要受自然因...  相似文献   

6.
支流已经成为辽河干流的重要污染源,在支流河口建设大型人工湿地可以阻控支流污染物.为揭示辽河保护区七星湿地的净污效果,在对七星湿地水质、水量进行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其有机物和营养物状况进行评价,并计算污染物在湿地中的去除量,最后利用归趋模型对污染物变化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内梅罗污染指数在支流河入口处较高,万泉河污染最严重;支流水体在经过湿地净化后,水体污染程度有所下降.植物生长期内(5—10月)七星湿地对COD去除总量为26.83 t,削减率为35.3%;对氨氮的去除总量为2.63 t,削减率为37.9%;对总磷的去除总量为0.40 t,削减率为52.9%.衰减方程模型对于COD、TP及不同形态氮拟合效果一般;多元参数回归模型及Monod机制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湿地Cout(NH+4-N)和Cout(NO-3-N)的变化.对Monod机制模型参数进行计算可得:kNH+4=24.987 L·m-2·d-1,kmax,NO-2=77.696 mg·m-2·d-1,KS,NO-2=0.114 mg·L-1.相关模型参数可用于湿地氨氮与硝氮浓度的预测.因此,多元参数回归模型及Monod机制模型可应用于类似湿地Cout(NH+4-N)和Cout(NO-3-N)变化的模拟及预测.  相似文献   

7.
拉鲁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植物的多样性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拉鲁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现场监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重点分析了拉鲁湿地不同区域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及其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拉鲁湿地出现18种水生植物,各区域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M(中西部)>W(西部)>E(东部)>N(北部)>S(南部);物种丰富度由大到小排序为W(11)、M(11)>N(8)>E(7)>S(6); Shannon-Wiener指数依次排序为M(1.9)>W(1.89)>S(1.63)>E(1.26)>N(1.18);Simpson指数依次排序为N(0.44)>E(0.34)>M(0.24)>S(0.21)>W(0.18);Pielou指数依次排序为S(0.91)>M(0.79)>W(0.78)>E(0.65)>N(0.56).RDA分析表明,拉鲁湿地水生植物多样性受溶解氧、pH、水温、总氮、浊度等水环境因子的影响.拉鲁湿地以金鱼藻、杉叶藻、水蓼、水葱、菖蒲和灯芯草等为优...  相似文献   

8.
黄河兰州段水质污染分析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2-2006年黄河兰州段水质监测数据,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确定污染物的污染程度,选用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运用方差分析,对黄河兰州段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兰州段水体的主要污染物是粪大肠茵群和总氮;(2)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排放是黄河兰州段的主要污染源;(3)针对黄河兰州段生活污水污染现状,提出源头治污思路.  相似文献   

9.
分析2014年四个季节罗时江河口湿地常规水质指标p H、DO、TP、MPO4、TN、NH+4-N、NO3-N、NO2-N、COD和Chl-a浓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并用内梅罗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罗时江河口湿地水质和营养状况。结果表明:1)该湿地水质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2)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为春季水质最差,达到重污染级别,秋季和冬季次之,水质级别为较好,夏季水质属于良好水平;富营养化指数四个季节大小顺序为春季(65.53)秋季(59.46)冬季(57.90)夏季(50.70),即春季富营养化水平最高,达到中度富营养,夏秋季水质次之,为轻度富营养,冬季水质较好,但也达到了富营养化水平。3)不同季节CN/CP比值变化较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春季(60)、冬季(59)、秋季(26)、夏季(8)。4)罗时江河口湿地营养盐主要来自陆源,并以氮营养盐为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京杭大运河水污染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子,对于更有效提高京杭大运河水质、更大的发挥其功能、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长远环境效益。依据1997~2008年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水质监测数据,以内梅罗水污染指数为评估指标,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主要污染物是氨氮、挥发酚和石油类;氨氮年均浓度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在Ⅲ和IV类水质指标间浮动;挥发酚年均浓度变化较为活跃,总体有上升趋势,呈V类水质指标;石油类年均浓度在1998年至2001年间污染较为严重,超标达3倍以上,其它年份浓度维持在0.05mg/L左右;1998~2001年间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水质处于污染状态,其余年份较好。该文研究成果为扬州市水资源分配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业水资源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威胁到人类健康。在分析我国农业用水现状的基础上,从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等方面对农业用水的污染问题进行系统解析,并分类详细提出农业水资源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柴河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河水库是铁岭市主要饮用水源地之一,年取水量为8370万立方米。但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给柴河水库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保护好饮用水源,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已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铁岭市柴河水库饮用水源地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PTA生产具有工艺流程复杂,物耗能耗大、副产物多、废水排放量大、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等特点,因此,科学的工程分析,可行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在PTA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十分重要。本文以某150万t/a PTA项目环评为例,分析和探讨了PTA生产的特点及原辅料使用情况,工程分析的重点和方法,确定水污染因子及产生节点,提出保证水污染物达标排放的防治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识别农业区湿地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和风险传递效应,采集了三江平原七星河湿地水体、沉积物和鱼类样品,并测定了Cu、Cr、Cd、Zn和Ni 5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Zn (28.0) > Cr (4.5) > Cu (3.2) > Ni (2.6) > Cd (0.1)(水体,μg/L)和Zn (139.4) > Cr (81.9) > Ni (45.7) > Cu (24.4) > Cd (0.2)(沉积物,mg/kg)。水体中所有重金属含量均优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标准,而所有采样点沉积物中的Zn和Cd均超过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Zn:70.7 mg/kg;Cd:0.086 mg/kg)。除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未检出Ni外,东北湖鱥(Phoxinus percnurus)和北方花鳅(Cobitis granoei)中5种重金属均有检出,且北方花鳅对Zn的富集已达到"中等富集"水平,鱼类样品中其他重金属均处于"低富集"状态。以水生生物允许限值和沉积物质量指南作为参考限值的单因子风险指数(CF)的计算结果表明,水体和沉积物中的Cr对水生生物构成了"高风险",且Cr对综合风险指数(PLI)的贡献最高。鱼类样品中5种重金属的目标危害系数(THQ)和综合危害指数(HI)均<1(Cr对HI的贡献率超过70%),表明长期食用七星河湿地野生鱼类不会引起非致癌风险,但食用野生鱼类暴露Cd的癌症风险指数(CR)超过10-5,存在引发癌症风险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质变化和水体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徐州市的地面水体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及时发现水质恶化现象,对水体的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拉萨市林周县温室型多介质人工湿地示范工程为基础,对比分析了不同湿地植物配置系统(T1-T4)下芦苇、黑三棱和水葱3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各湿地系统对COD、NH+4-N、TN和TP的去除效果,以期优化湿地植物配置,提高人工湿地系统的去污能力。结果表明,各植物覆盖系统(T1-T4)中湿地植物生长良好,且对污水中COD,NH+4-N,TN和TP等指标的去除效果均显著优于无植物覆盖系统(T5);其中水葱、黑三棱和芦苇的植物混合套种系统(T4)综合了植物根系分布的优势,延长了优势根区反应时间,综合去污效果及其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龙湖中重金属污染情况,测定了龙湖中9个取样点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并从中选取Mn、Cu、Pb、As 4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水质评价。通过灰色关联评价分析,所采集的9个样点中有8个样点都属于Ⅴ类水质、1个样点属于Ⅳ水质。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龙湖沉积物进行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分析,4种重金属的潜在风险顺序为Cu>As>Pb>Mn,其中每个样点的Cu元素都达到了极强的潜在生态危害,As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都达到了强度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1986~1988年洞庭湖水质监测数据,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在模糊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洞庭湖水质监测断面的优化方案。最后得到的评价结果是客观的,优化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简要论述了近几年应用较多的密切值评价法和污染损失率法的应用原理与评价过程,并以兰州黄河水质断面监测结果为实例计算,排序评价结果显示与指数评价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最后分析指出两种评价方法的计算特点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3年至2011年吴界山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对水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2011年度该地属Ⅲ类水质标准,水质状况良好;(2)2003年至2011年的11月份同期水质平稳,总氮、总磷、氨氮三项典型污染指标无明显波动。此外,还分析了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水源地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