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和生态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营养物本底值较高,自净能力差,以再生水为水源的景观水体很容易产生水体富营养化,最终导致水华。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进展,详细分析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针对水华问题,就近几年生态修复在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例如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初步探讨了城市内河生态修复的技术对策,并以2012年度慈溪市城区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为实例,分析了生物膜技术、水生植物净化技术、微生物循环驯化技术、河道造流曝气技术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内河生态修复,慈溪市城市内河在水质指标、水体净化、景观生态等方面都有所改善,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国内外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现状以及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发展规模上的变化,阐述了生活污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必要性,介绍了再生水处理工艺,通过实验结果论述了生活污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它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5.
6.
在再生水补给型河道开展水生态修复并监测分析其效果,有助于提升再生水补给河道的生态健康水平。在北京市萧太后河老河道开展全营养级生态修复并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通过生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指数、水质分析水生态系统变化。结果表明,虽然试验区经历了水质恶化、水量剧减的双重冲击,但河道水生态、水质仍表现出明显改善。生态修复实施后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鸟类的物种丰富度分别上升为修复前的6、2、3、2倍。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优势种数量均明显增加,且表现出耐污型向健康指示型的变化。底栖动物、鱼类、鸟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有上升;鸟类的优势种表现出季节性变化且已出现猛禽。项目区内总磷浓度平均比项目区外低35%,氨氮浓度平均低31%,总氮浓度平均低30%。综合来看,结构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外界水质、水量冲击的韧性,且能够起到良好的水质改善效果。各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群落结构均对水质变化有明显的反馈和指示作用,多个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综合表征效果更全面、更客观。
相似文献7.
阐述了国内外对河道水体修复的几种常用处理技术,分析了生态—生物、物理和化学3种方法的分类及其在我国城市河道水体恢复和水体保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水体/底泥生物基城市河道富营养化水体修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自主研发了水体生物基、底泥生物基和微动力涡轮水循环曝气系统.水体生物基对水体中COD、NH+4-N和TP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33%、98.00%和54.73%;底泥生物基在投加5 d内可达到20%以上的底泥减量率,上覆水曝气可有效缓解由底泥有机质降解而引起的营养盐释放;由水体/底泥生物基相结合并辅以微动力涡轮水循环曝气系统的组合技术,在中试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水体营养盐去除及底泥有机质降解效果,COD、NH+4-N、TP的去除率分别为52.0%、33.6%、23.4%,河道底泥中有机质成分由试验前的38.20%降至试验结束时的12.20%.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改善城区水环境、完善河道生态功能是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小流域河道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讨生物绳-重建生物群落联合修复技术对低流速城市小流域河道的修复效果,选取了无锡市典型的低流速城市河道亲水河,对其进行了7个月(2014年6—12月)的生态修复效果研究。监测数据表明:生态修复区内的总氮、总磷、溶解态总氮、溶解态总磷、磷酸根、叶绿素a、藻蓝素、浊度和悬浮颗粒物浓度显著降低,分别比对照组低40.8%、48.5%、39.1%、33.3%、47.7%、47.2%、48.0%、35.7%和55.8%。该修复技术对氨氮去除效果不明显。生态修复后水体的透明度显著提高。研究表明生物绳-重建生物群落联合修复技术能有效改善低流速城市小流域河道的水质。 相似文献
13.
以江阴市新桥镇人工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生化组合湿地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研究生物-生态组合湿地的运行状况和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进一步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生态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尾水中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COD、氨氮、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9%、31%、18%和8%,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35.54,0.97,10.77,0.11 mg/L,完全符合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研究结果能够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处理技术和管理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为以后湿地生态系统的推广和示范研究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组成和性质的基础上,讨论了其用于农业资源化的可行性,污泥通过配比粉煤灰进行堆肥可降低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对比国内外污泥农用的监测项目和限制要求,可知在一定气候、地域条件下可达到标准限制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环境工程》2015,(Z1)
再生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潜在途径之一,关于再生水灌溉条件下蔬菜中重金属的富集情况及污染风险至今仍缺乏研究。本文通过不同水体浇灌蔬菜的试验研究,比较污水浇灌和自来水浇灌,再生水灌溉对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相对较小,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成本,并为蔬菜提供了大量的生长元素。结果表明,浇灌60 d后,再生水中的重金属在土壤中有一定的富集,但随着淋溶时间的延长,重金属浓度保持不变;在垂直迁移上重金属的浓度变化也不大,基本呈水平趋势;相比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再生水浇灌后的土壤没有额外超标,优于蔬菜种植的土壤标准要求。然而再生水浇灌的蔬菜,重金属有一定的富集,不同的蔬菜品种,重金属富集的情况不同,果实类苦瓜基本处于相对可食用的范围,而茎叶类菜心超出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国家标准(GB 2762—2005)。 相似文献
17.
18.
论城市污水厂污泥最终处置方式及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厂处理中产生的污泥既是污染物又是一种资源,其最好的出路应是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本文通过污泥的综合利用、填埋、投海等几种主要的污泥处置方式的分析,指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应立足于各地实际,在兼顾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的前提下,选择最佳处置与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水质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技术升级与改造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以某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为例,从进水水质、工艺特点、节能降耗、安全运行、技术维护等方面,提出可行措施与技术方法,保证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作为城市受纳水体的潜在污染源,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当前面临水环境治理挑战的前提下,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城市水体后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研究,对改善尾水排放对受纳水体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我国污水处理厂尾水和城市水环境的现状,综述了国内外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城市水环境影响的研究,主要介绍了尾水排放对下游水体营养盐负荷和底栖微生物群落及功能菌的影响,以及水质水动力模型在该研究方向的应用,并根据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后续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