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转基因生物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生物安全问题,特别是由于转基因作物所产生的基因污染,严重威胁着非转基因作物的野生种质资源,如何保护作物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免受基因污染,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转基因作物在我省种埴将会对地产大豆的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
周灵国 《陕西环境》2001,8(1):13-14,17
野生动植物资源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已受到国际社会的空前关注和重视,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好坏,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声誉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说到底,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3.
源库、圃。收集各类栽培植物及其野生亲缘种质资源23万余份,并在全国15个果树所内保存遗传资源6789份。在野生动物驯养,人E繁殖与放养、人工生态库、异地放养和离体人l二保存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收到良好的效益。农业自然保护而临的任务是切实加强对耕地资源、植被资源、农业类物种的种质资源的保护。最后对「;然保护区提出4点总体设想。参5(邱信)X36 9403202江西自然保护区的排序研究/刘仁林(江西省井岗山自然保护区)11环境与开发/江西省环保局_1994,9(l).198一201环情X一16 运用仁谴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江西森林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属性与…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途径。至1993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类型自然保护区763个,总面积661.8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6.8%。本文在总结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概述了自然保护区对各类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驯化物种、野生亲缘种及种质资源保护的现状,包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各组分已建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分布及管理;评价了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各组分保护的效果;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紧急行动起来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济南贩卖、食用野生珍稀动植物黑市调查记山东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有木本植物500年生以上的银杏、桧柏、国槐、黄连木等古树名木。全省有野生动物480多个种和亚种,其中珍稀野生动物71种。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动植物资源,对维护...  相似文献   

6.
开垦土地、过度放牧、机动车辆毁地和旅游等人为活动给浑善达克沙地东部的森林—草原交错带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野生动植物资源枯竭等。为了使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措施保护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并对退化沙化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于1981年正式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并认真履行公约,严格控制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1992年,我国制定了促进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这给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履行公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加强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行政管理。国家林业局设有专门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8.
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对选育产、优质、抗逆、抗病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遗传多样性的不断丢失,种质资源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对种质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以通辽市种质资源保护及制种产业发展为切入点,从案例区现状及问题分析入手,深入剖析了通辽市的种质资源及制种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提出种质资源的保护思路、原则及战略,确定种质资源的保护目标、制种产业的发展思路与产业布局、制种产业发展重点任务,最后对发展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制定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进而形成完整的制种产业发展规划思路,为生态脆弱的欠发达民族地区的制种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适应性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现行管理模式下普遍存在的资源难以恢复、保护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借鉴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研究实践经验,探索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适应性管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适应性管理可分为模式建立和反馈两个阶段,包括问题识别、目标制定、方案设计与实施、动态监测、绩效评估、反馈与调整等过程,以全面提升保护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快速反应能力。并以福建长乐西施舌资源增殖保护区为例,分析该保护区的管理现状,探索适应性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10.自然保护基本内容、特点和任务自然保护的基本内容有:土地、水、生物(包括森林、草原、野生生物)、矿藏、典型景观等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的特点:一是广泛性。从自然保护的内容看,涉及天空、海洋;牵连地上地下,包括动物植物;关系生产生活;影响子孙后代。二是紧迫性。从环境破坏的现实看,生态失调,资源损失,后果严重。三是艰巨性。从保护措施看,环境一旦遭到破坏,要恢复已失去的生态平衡,往往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有的甚至是很难  相似文献   

11.
In 1996–1999, different mortality factors of pollen beetle larvae were investigated in twenty six rape field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Switzerland which had either a wild flower strip or an extensively managed meadow adjacent to the long side of the field. At 3 and 30 m into the crop from the conservation strip, total mortality, mortality from predators, parasitoids and unspecified factors were measured. Total pollen beetle larval mortality was 66–96%. Mortality caused by predators was 16–27%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ortality at 3 m and that 30 m from the extensively managed meadows. However, in fields with wild flower strips adjacent to them, the percentage mortality from predator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at 30 m than at 3 m. The range of parasitism of pollen beetle larvae was 0–54% and was on average greater at 3 m than at 30 m. In fields with wild flower strips, the percentage parasitism with Tersilochus heteroceru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fields with extensively managed meadows. However, mortality from all parasitoids was only 1–2%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3 and 30 m. The effect of parasitoids on pollen beetle mortality was masked by the high unspecified mortality and the mortality from predators. The unspecified mortality was 46–72% and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1998 and 1999 than in 1996 and 1997. These differences are probably because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wet in 1999 and dry in 1998). The possible influences of the two types of conservation strips on pollen beetle larval densi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fields with adjacent wild flower strips, the pollen beetle larvae were more evenly distributed (but not significantly so) than in fields with extensively managed meadows where larval density decreases faster from the edge into the rape field.  相似文献   

12.
花卉旅游区的生态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例研究,综合分析了花卉旅游区对水文、生物资源、局部微气候、景观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建立了基于PSR框架模型的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怀沙河、怀九河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进行环境功能区划,得到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的区划结果.说明该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描述保护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山区自然环境特征及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从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地表植被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构成生态环境的几个主要要素,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探讨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欧盟不同环境领域环境政策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欧盟环境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2000年以来欧盟在水环境保护、空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管理、化学品与杀虫剂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土壤保护等领域的政策发展趋势,以及为实施其环境政策所引入的各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充分发挥作物品种资源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十分重视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利用,并利用各种优异品种资源育成一批又一批新品种,主要粮食作物推广的品种经历了4~5次更换,随之粮食作物产量由50年代的1155kg/hm2增加到1994年的4065kg/hm2。迄今,我国收集的粮食作物品种资源约24万份,并对其中20万份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抗逆、抗病虫鉴定和评价,筛选出大量具有优良性状的资源,有的已在我国粮食增产中发挥了明显作用,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加速现有粮食作物品种资源的鉴定和开发利用;根据生产和育种的需要,不断收集新资源,深入鉴定筛选优良资源;并创造新物种或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17.
对山西省境内野生鳖资源的分布区域和范围、品种类型和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分析了野生鳖资源的状况和消长原因,对现存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野生鳖资源的繁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合作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合作的国际因素,认为应构建报告与信息共享、跨界野生动物迁徙法律保护、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森林保护预警、建立跨界自然保护区、跨界生物安全预防合作及公众参与等制度。  相似文献   

19.
库区移民会对当地森林植被、野生动物、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和城镇环境、农村聚落环境等造成影响。为此,必须从制订环保规划、保护森林资源、防止水土失流,解决移民粮食问题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