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坏消息     
《环境教育》2012,(12):8
长江中下游江豚数量锐减12月12日,2012年长江淡水豚考察队抵达上海,至此2012年长江全流域淡水豚考察已经完成三分之二的行程,此前从武汉至上海江段近1100公里的单程航行中,科考队目视观察组共发现长江江豚177头次,声学观察检测到江豚86头次。虽然流域中江豚的具体数量还没推算出来,但6年来江豚数量迅速下降已经是显著的事实。长江江豚在地球上生存2500万年,被称作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  相似文献   

2.
坏消息     
《环境教育》2012,(12):8-8
长江中下游江豚数量锐减 12月12日,2012年长江淡水豚考察队抵达上海,至此2012年长江全流域淡水豚考察已经完成薹分之二的行程,此前从武汉至上海江段近1100公里的单程航行中,科考队目视观察组共发现长江江豚177头次,声学观察检测到江豚86头次。  相似文献   

3.
继国家环保局开展以长江全流域的水质同步监测活动之后,去年11月4日至10日,农业部渔业局组织长江中下游6省市的几百名渔政骨干和科技人员,对长江上起宜昌下抵入海口近2000公里江段和有关支流及湖泊的白鳍豚、江豚资源进行了为期7天的同步观测。这一抢救行动结果表明,受监流域共发现日结豚ZI头,其中,湖北江段7头,占观测江段的1/3;武汉至洪湖市螺山201公里江段共发现白鳍豚5头,江豚185头;洪湖新摊到螺山135.5公里江段2处发现白鳍豚共5头,16处发现江豚共158头,由此分析看出,白练豚锐减趋势严重。近年预测不足百头实属过于乐观…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长江和洞庭充满深情,为江豚的命运感到悲伤!为什么我时常感到痛苦和惆怅,因为作为人类的我们还没有自省和觉醒!"2002年7月14日,全世界人工饲养最成功的白鳍豚"淇淇"彻底离开人们的视野,这让长江鲸类保护工作者们十分悲伤。10年后,白鳍豚在长江唯一的近亲,也是全世界江豚种类中唯一生活在淡水中的长江江豚,正在步白鳍豚的后尘。"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2年,长江  相似文献   

5.
2012年的春天,是个令人悲恸的“倒春寒”:从3月,3日到5月18日。长江流域湖南省洞庭湖区域发现12具江豚尸体,长江安庆段也发现8只死亡江豚。而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有20多头江豚死亡。几乎是去年全年死亡量。  相似文献   

6.
《绿色视野》2012,(10):30-32
与野生江豚一片哀号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安徽铜陵国家级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内的一条夹江里,今年5月14日、20日、22日,三头江豚妈妈先后产下三头健康可爱的小江豚,这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7.
正他连续五年向省、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递交六次"江豚文书"。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扬州市政府将"建立江豚保护区"写进政府工作报告。6月5日,从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在京联合举办的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中传来消息:连续10年从事江豚保护公益活动、被媒体誉为"扬州江豚保护第一人"的江苏扬州新华中学退休教师陈宜林被评为"2020年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  相似文献   

8.
李文山 《绿叶》2022,(9):24-30
<正>江豚戏水群鸟飞全长21公里的天鹅洲,是下荆江河段自然裁弯取直留下了一个“几”字形故道,静静地躺卧在石首长江段以北,如同一个向右侧卧的“C”字,缱绻缠绵,水草丰美。从“C”字弧顶向上游约一公里处,是故道最深的水域。炽热未消,小艇在江面犁出一道口子,口子里水花溅起,驱赶暑气向两边散去。负责监测水位、水质变化的工作人员从岸边远眺,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江豚如跳动的音符,时而从水面一跃而起。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底,第六届"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湖南日报》社岳阳记者站站长、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徐亚平荣膺"2012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生态人物奖",这是徐亚平获评"中国十大责任公民"后,再次获得全国环保大奖。48岁的徐亚平牵头成立中国首个民间江豚保护协会,几年间运作投入举债170万,他却认为非常值:"豚类科学家预言江豚10年内将灭绝。因此我绝不放弃丁点希望,倾财发起绝境拯救!如果位于淡水生物链顶端  相似文献   

10.
正陈宜林连续五年向江苏省、扬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递交六次"江豚文书"。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扬州市政府将"建立江豚保护区"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高孝河、宗杨、李玉斌、孙小溪、陈文娟……他们中间年龄最小的只有10岁,年龄最大的已经92岁。他们都是奋斗在齐鲁大地上的美丽中国守护者;吴根红是江苏省"十佳最美基层河长",也是江苏省"治污攻坚勇士提名奖"获得者,还是微电影《绿水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其西线工程,途经我国西南山地生物的多样性热点地区,对谈地区的环境和生态影响极为深远。今年7月,一支由科学家、记者、摄影家等八人组成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考察队,从长江南源当曲的源头沼泽区域下水,开始了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涉及区域的科学考察探险。对长江南源的科学考察已于7月27日顺利完成。本文的作者,便是此次考察队的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今天老师让我们学习了一个课件。课件中介绍,工厂将产生的废水倒入长江,导致许多淡水生物濒临灭绝。老师说,在她儿时,白鳍豚总是越过水面换气,到处是它们的身影。而现在,长江的白鳍豚已确认全部死亡。看完课件真是让人心碎。目前科学家们已把白鳍豚的亲戚——江豚保护起来,并在湖北省石首市成立了自然保护区。因为江  相似文献   

13.
《绿色视野》2012,(10):25-26
此次江豚死亡区域覆盖了鄱阳湖、洞庭湖等多个水域,江豚如此短期内大量密集死亡,在长江流域生态史上十分罕见。令科学家们扼腕的是,死亡江豚年龄大约集中在4到6岁,相当于人的年龄20到30岁,正值青壮年雌性居多,不乏已有身孕的母  相似文献   

14.
正陈宜林连续五年向江苏省、扬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递交六次"江豚文书"。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扬州市政府将"建立江豚保护区"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高孝河、宗杨、李玉斌、孙小溪、陈文娟……他们中间年龄最小的只有10岁,年龄最大的已经92岁。他们都是奋斗在齐鲁大地上的美丽中国守护者;吴根红是江苏省"十佳最美基层河长",也是江苏省"治污攻坚勇士提名奖"获得者,还是微电影《绿水之诺》主人公的原型。在"本期关注"的人物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环保志愿者。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持之  相似文献   

15.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建立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作用机理分析框架和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关键因素进行探索。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作用机理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单向链式作用路径,资源消耗强度、贫困差异和生态环境质量为最关键因素。②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为"驱动力—压力—状态"和"影响—响应"跳跃式作用路径,产业结构为最关键因素。③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为"状态—影响—响应"的中断式作用路径,生态资源、科技创新和城市化为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陈芳  史慧敏 《中国环境管理》2020,12(4):104-111,88
基于要素资源配置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竞争效应,本文梳理了市场分割对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随着市场分割程度存在显著倒"U"形关系;在规模报酬递减作用下,市场分割对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从提升转变为抑制。未来破除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提升瓶颈的关键在于研发投入、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市场融合。另外,分样本回归表明市场分割导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能源环境效率存在"中部塌陷"的风险。由此,加强研发资金的精准投入、提升对外开放度和中游地区支撑力,以及增强长江经济带生态协同是长江经济带提升能源环境效率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青海环境》2010,(4):F0002-F0002
<正>2010年7月下旬,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吴玉虎率青藏高原标本馆考察队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时,经当地林场场长才让太指引,在海海省同德县境内发现了一片野生甘蒙柽柳(Tamarix austromongolica Nakai)林,其面积约60余公顷,  相似文献   

18.
<正>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面积643平方公里。它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等多项世界桂冠。九寨沟是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头的一条大支沟,因沟内有树正、荷叶、则查洼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气候和动植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助力长江大保护,襄阳市建设了"市级运营总中心—县级运营分中心—乡镇厂站监测点"三级综合智慧水务运营平台。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根据《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湖北省襄阳市委、市政府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乡镇污水收集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西虎 《环境教育》2009,(11):24-25
引子:2009年6月19日,一支民间NGO组织的西部水资源考察队由地质、水利专家杨勇率领从成都出发,前往江河源区的青海,开始了长达4个月行程约5万公里的考察。考察区域包括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最后返回成都。这是继06、07年两次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独立科考的第三阶段考察,重点了解以上地区主要河流及用水现状,为国家西部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较为详实的一线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