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苏州城区河道为例,运用水体表观污染指数法(SPI)分别从整体区域、片区之间及典型河道3个层次进行分析并评价苏州城区河道水体表观质量。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苏州城区河道整体表观质量具有向好的趋势;不同片区水体表观质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城南片、古城西北片区最差,山塘片区最优,高新区优于古城区;典型河道彩香桥始终优于张广桥、黄花泾桥,黄花泾桥表观质量波动较大,总体处于较差等级。表观污染指数法能够多层次评价水体表观质量,科学阐述表观污染现象的发展历程及评价水体修复工程成效。  相似文献   

2.
河道底泥是河流内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底泥中含有各类污染物,不仅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经扰动后对上覆水造成二次污染.该研究主要选择了成都市城区20条河流的20个监测点作为样本,通过实地考察和试验检测,对河道水体和底泥污染的各项物化指标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和潜在生态污染指数评价法进行评价,以评估水体和底泥的污染程度,并对水体和...  相似文献   

3.
以保定市城区水系管理委员会2017年3月16日公布的黑臭水体河流中的黄花沟14.4公里的黑臭水体段为参考进行了勘查、取样与COD实验工作,重点从河水不同位置COD的变化角度对黄花沟水体、两岸环境、河道状态以及污染段的点源与面源污染因素等进行概述与浅析,以整体角度概括了以污染累积为主的污染原因,而应对此类河流污染,实施河道修复、生态修复、点源与非点源的控制等多方面的治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以保障城市水体景现,控制城市水体黑臭、控制藻类繁殖为目标,以水体溶解氧为控制性指标,根据各条河道承受的溢流污水、雨水等外源污染和底泥污染释放内源污染,确定各条河道所需的补水量.对扬州市典型的内河(二道河)进行污染调查分析,利用多宾斯-坎普(Dobbins-Camp)BOD-DO水质模型,以COD代替BOD,计算保障河道水质达到V类水质(ρ(DO)≤2 mg/L,ρ(CODMn)≤15 mg/L)需要的补水量.结果表明,多宾斯-坎普水质模型可为扬州城区内河整治工程提供科学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天然河道的水质污染日益严重,河道富营养化以致黑臭现象普遍产生,选取中山市某城区河涌水体进行水质分析,采用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水质指标进行水质污染指数评价,并对水体污染进行成因分析。文章还简要分析河道治理工程的技术特点和要求,重点探讨了生物修复技术在河涌污染水体治理的综合运用,为城市水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雨水径流污染是城市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通过对镇江市城区2011年10场降雨径流水质监测,分析了镇江市城区降雨径流水质。结果表明,镇江市城区降雨径流存在一定污染,直接排入城市地表水体会对其造成污染。其主要污染指标为COD、BOD5、NH3-N、TP和总悬浮颗粒物,重金属含量较低,基本不存在重金属污染。各种不同类型雨水径流水质污染程度差异较大,天然降雨、屋面径流,大市口路面径流水质相对较好,基本能达到Ⅲ或Ⅳ类水体的水质标准;泵站、排口径流、河道径流污染较重,大多属于超Ⅴ类水体;南门大街路面径流污染最为严重,部分水质指标接近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7.
杭州城区河道水体及底泥污染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城区六条代表性河道水体及底泥污染物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了pH、营养盐、耗氧类指标、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杭州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河道水体中TN、TP和NH3-N呈显著的正相关,COD。。和BOD,相关性极显著,说明污染具有同源性;(2)河道底泥中的有机质、全磷与全氮有较好的相关性,有机质与四种重金属的相关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Cd〉Pb〉Zn〉Cu,四种重金属之间Pb与Cd和zn相关性显著;(3)河道中底泥相对比较稳定,大部分时期底泥中的营养盐和上覆水体中的营养盐没有相关性,底泥对上覆水体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上海市河道及其水污染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GIS支持下,对上海市的河道及其水质污染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水质污染面积与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海市河道的水面率、河道密度、边界密度、分形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中心城区低,郊区高的趋势;河道水质污染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区严重污染,近郊区到远郊区水质污染逐步减轻的趋势;而河道水质污染面积与河道景观空间指数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定量分析表明,河道污染水面积的对数与河道的边界密度之间满足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佛山市大沥镇河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表观污染指数法及表观污染类型的分类方法,从污染程度和污染类型2个角度对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河道水体表观污染状况及污染源进行评价,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定量解析污染源。结果表明:佛山市大沥镇河道水体表观质量整体不佳,表观污染类型以混合主导型为主,夏季和晚春的表观污染程度重于早春。不同片区水体表观状况从优至劣依次为镇水围片区>白沙片区>盐联围片区>黄岐盐联围片区>谢边涌及香基河片区>泌冲片区>后海片区。退潮时段河道水体表观质量较差,且涨退潮对镇南部河道水体表观质量影响较大。不同表观污染类型河道的污染源类型及贡献率不同,有机主导型(黑臭)的主要污染源为点源污染(52.61%);有机主导型(水华)的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35.98%);营养主导型的主要污染源为种植业污染(51.43%);无机主导型的主要污染源为地表径流(41.50%)。研究显示,大沥镇河道水体表观污染时空变化较为显著,不同表观污染类型的污染源具有差异性,需分类治理,从而改善水体表观状况。  相似文献   

10.
水体中有毒重金属等污染物质通过吸附、沉淀、络合等作用,逐渐积累于底泥中。虽然,到目前为止,对于这类污染物在河道底泥中的行为研究较少,所知不多,但一般认为,在水体受到污染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在底泥中的浓度是逐步累加的。河道水体的污染,可以随着污染源的扩大而趋向严重,也可以随着各项治理措施的实施而得到控制。因而,水体质量是双向变化的。然而,河道底泥的污染,在一定条件下,则总是朝着一个方向,逐步累积的。所以,通过对底质试样的收集、分析和研究,便可对河道的环境质量作出历史的、发展的评价。定期进行监测,确定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水平的河道底泥环  相似文献   

11.
河道水体生态净化剂及修复技术是目前河道治理中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污染河道水体生态净化技术特点、应用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近自然河岸带、生态滤坝、生态浮岛、生物膜净化和水生植物修复等河道原位水体生态净化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指出了河道水体生态净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技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太湖上游集水区重要城市常州城区河网的12条主要河流开展了城市主要河道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布状况及特征调查,采用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主要重金属对所在水域的污染程度及对水域和周围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常州河道沉积物已受到严重污染,不同类型河道的沉积物污染程度趋势为:城区>郊区>城市外围河道,其中以Hg的污染最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量生产、生活废水排放到自然水体中,造成我国江河、湖泊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河道黑臭等现象。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不仅严重影响了城镇水体的景观风貌,甚至危害到人体健康。针对城镇中的受污染河道,本文主要分析了其污染成因,并探讨了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扬中市地表水的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诮蚕豆根尖微枋试验对扬中市不同水体的遗传毒物污染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扬中市水体的遗传毒物污染集中在汇集了乡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污河道和死水沟塘。各主要河道及通江闸口基本没有污染。除新坝大桥处,各样点底泥浸担液的微枋率均高于相应原水样微核率。  相似文献   

15.
嘉兴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作为典型平原河网城市,嘉兴市地势低平、水体流动性不足、污染物易淤积,加之上游客水水质差、人口密集、城市径流污染日益凸显、河道航运扰动频繁等,导致城区河网水系中总磷及氨氮不能稳定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河网水体透明度低下,平均值不足40 cm;大部分...  相似文献   

16.
张家港市河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张家港市河道水体水质现状及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对2018年张家港市13条重要河道中的水温、pH值、DO、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等水质指标进行分析,识别主导水体变化的环境因子.研究得出:①2018年张家港市河道水质整体较好,大部分河道水体处于III类水;②主成分分析表明,氨氮、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电导率(EC)的变化主导着研究区域水质变化,4个环境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③空间分析表明张家港河是监测河流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港口桥监测断面为水质污染最严重区域,张家港市市区及东南区域河道污染劣于其他地区;④季节上水质污染程度为冬季 > 春季 > 秋季 > 夏季.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对河道水质时空变化进行分析,为制定可持续的城市河流水污染控制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沈阳市北运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4方面: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水体流动性差、河道底泥淤积导致的污染,人为污染和空气营养源导致的污染,并根据北运河水体污染特征及水体功能,提出水体防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量排入周边水体,中国众多河流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本文阐述了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意义及我国目前河道污染状况,列举了国内外河道治理的成功案例。从政策和修复技术方面给出河道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心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的可行性措施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上海浦东新区水环境的现状,并对新区黑臭河道的数量、分布和污染程度作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新区河道黑臭的成因,针对新区已基本消除黑臭的骨干河道和黑臭的中心城区镇(街道)、村级河道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污染防治可行性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童套河、西沙河是长江流域有代表性的河网型河道水体,也是扬州市中心城区典型的黑臭水体.分析并阐述了童套河、西沙河主要水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典型治理技术以及治理成效.治理前河道水体存在两岸污水收集能力不足、生活垃圾任意堆放,河道内水体流动性差、底泥淤积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水质表现为黑臭,扬州市采取了控源截污、内源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