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综合消息7月1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21个成员国代表一致决定,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遗委员会表示,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世界的宝贝,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也是世界自然保护的象征。据介绍,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公里,覆盖成都、阿坝、雅安和甘孜四市州12个县。它保存的野生大熊猫占全世界30%以上,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是全球所有温带区域(除热带雨林以外)中植物最丰富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特别是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仅以世界遗产的拥有量来看,四川有4处,而云南只有1处,西部的世界自然遗产、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全部集中在四川.目前我国景区上市公司很少,西部地区仅四川拥有一家(峨眉山).四川的旅游企业大多为新兴的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生命力强,发展后劲大.这一切都为四川旅游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  相似文献   

3.
武陵源自然遗产具有科考、生态、教育、文化、旅游等多重价值,是我国较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之一.深入剖析武陵源的遗产价值,有助于纠正人们对自然遗产的认识偏差,从而重视自然遗产的保护,以保护遗产为前提进行遗产旅游的深度开发,重塑武陵源自然遗产的旅游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旅游资源是开展旅游活动,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对其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是合理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武当山为例,利用Yaahp软件,基于AHP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各指标相对权重。结果表明,武当山资源价值在旅游资源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根据评价结果及遗产地旅游现状,提出防止旅游过度开发和资源不合理利用的保护性开发策略,以促使遗产保护与旅游活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遗产旅游地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世界遗产旅游地的保护备受关注,创新与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是遗产旅游地保护的关键。从利益主体、经营管理模式、社区参与等角度,对国内外学者有关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评价,提出并展望了今后我国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目前旅游重新复苏,但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世界遗产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性的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在遗产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合理开发,保证世界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熊猫:濒危依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分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历时5年的第3次大熊猫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3省的大熊猫数量为1596只,栖息地分布密度为平均每100平方公里约有6.9只。从3个省大熊猫野外监测点得到的数据显示,大熊猫种群总体生存状况基本良好。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大熊猫的保护取得了重要成效。目前,我国已有45%的大熊猫栖息地和61%的野外大熊猫种群被纳入到40个自然保护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然而,有关专家提醒说,尽管目前大熊猫的数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仍不能说大熊猫已经摆脱了濒危动物的处境。  相似文献   

8.
李杏  马婧  孙克勤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2):1525-1528
文化遗产是我国遗产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发展文化遗产旅游对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遗产旅游.从影响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的因素着手,构建了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结合庐山进行实例分析,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提升庐山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992年,黄龙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龙风景区以其特有的彩池、滩流、雪山、峡谷、古寺、民俗“六绝”而闻名于世,具有独特珍贵的地貌科研价值和景观美学价值.通过对黄龙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分析,对比四川省的世界自然遗产,探讨其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对内部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深入分析,提出为保护世界自然遗产黄龙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其资源的独特性被海内外游客所公认,现有举世闻名的“童话世界”九寨沟、黄龙,有“峨眉天下秀”的峨眉山、有“世界第一大佛”的乐山大佛,和“青城天下幽”的青城山、“世界水利精典”都江堰等世界遗产四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9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3座。尤其是世界遗产九寨沟、国宝大熊猫、古蜀文化三星堆的品位和价值在全世界旅游资源中具有垄断性、不可代替性和不可模仿性的特点。 四川旅游有…  相似文献   

11.
资源及遗产利用保护管理中的政府失灵   四川在旅游资源与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出现了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下缺乏进一步的区域性旅游资源发展总规划;旅游资源系统本底调查的科学保护工作没有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缺乏一支稳定的旅游景观资源系统调查、持续管理的专家队伍,因此造成了许多区域开发先于规划,资源本底不清、特色不明,开发缺乏科学定位,开发项目趋同.政府在将自然文化遗产(包括一些属于自然保护区范围)的开发经营权转让给企业时忽视保护权、监督权,造成自然遗产的开发和保护脱节.   ……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剖析了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提出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两种模式:人工自然化模式和生态自然化模式。分析认为,人工自然化仍是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和保护的主导模式,而以生态自然观为指导,采取生态自然化开发模式才是实现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的最佳途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乐山大佛景区和峨眉山景区的历史概况和管理现状,从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趋势、国际旅游城市发展趋势、世界遗产保护三个方面分析了乐山大佛、峨眉山景区分开管理的弊端,提出乐山大佛-峨眉山这一世界遗产要成立统一的管委会的观点及依据,最后对乐山旅游景区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区域系统,区域系统的协调性与综合水平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某地区的发展水平,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陕西省位于西部前沿,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重要省份.选择区域子系统的组成要素并确定各要素的评价标准,根据集对分析的思想得到各子系统所处的状态,按照空间概念计算区域系统内各市的协调性和综合水平.结果表明:①陕西省大部分区域协调性在中等水平以上;②陕西省各市综合水平值普遍偏低;③陕西省各市综合水平与经济水平(以人均GDP衡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可为陕西省不同城市采取相应策略促进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化景观是自然、文化和历史的完美结合体,文化景观遗产的设立不但改变了世界遗产对价值的认识,而且拓宽了世界遗产的实践领域。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入手,分析了它的分布现状及其原因;介绍了我国两项文化景观遗产之一的西湖,同时利用SWOT分析法对西湖进行分析,总结西湖的可持续发展趋势。通过综合分析,提出我国文化景观申遗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具有脆弱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但是在我国世界遗产保护方面仍没有一部专门保护世界遗产的法律,以致于在管理方面产生了混乱.以泰山为例,与国内外的混合遗产进行对比分析,以借鉴可取之处,并提出了改变管理观念、统一管理、动态管理、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来加强世界遗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区域旅游协同共生是实现全域旅游的必经之路,将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产品和市场进行重新配置,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运用生态位理论构建旅游生态位评价体系,对长吉图区域内9个城市的旅游生态位宽度和旅游生态位重叠度进行测算,并使用SPSS22.0软件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内城市的旅游生态位差异较大,长春、吉林、延吉综合旅游生态位居前三位,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根据系统聚类谱系图,将区域内城市分为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增长极城市、边缘城市四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城市提出对应的旅游发展策略;(3)区域内城市的竞争压力较大,各维度旅游生态位重叠度均超过0.7。  相似文献   

18.
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是对线形或带状的特殊文化资源集合进行有效保护的一种新形式.我国境内拥有着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资源,准确评价线文化性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线性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并对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价,得出其旅游价值为79.88,属于相对较高的级别,发展潜力较大,具有开发价值.从强化中心点、规划旅游区、构建遗产网络和深化区域合作方面对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遗产廊道型资源的概念阐释和特性分析,从国际和区际旅游合作开发的视角,初步研究了遗产廊道型资源旅游合作开发的战略,并试图构建一个遗产廊道型资源的旅游合作开发体系,以实现遗产廊道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请世界遗产为例,探讨了"丝绸之路"的旅游合作开发模式等问题.指出"丝绸之路"的旅游开发必须重视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尊重其历史价值,全方位加强区域互动无障碍合作,切实推动"丝绸之路"走向国际化,构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区经济利益共同体,打造世界一流的遗产廊道型旅游精品.该研究以期为遗产廊道型资源的旅游合作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2014,(4):38-39
正2014年4月14日,在昆明云南野生动物园寄养的大熊猫美茜回四川后,单独留在昆明的大熊猫思嘉开始出现了许多反常举动。动物园想了许多办法,希望大熊猫思嘉能恢复正常。图为工作人员为大熊猫们安上了电视机。(新浪图片)声音 "我曾经在IPCC记者招待会上谈了一个,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小轿车发展非常多、非常好,一家有一辆汽车不为过吧?但是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像美国一样有三五辆汽车甚至更多的汽车,那是什么情况呢?那是一场灾难。所以我主张节能减排,要面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要在全民普及保护气候、保护环境、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