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福连 《安全》2007,28(8):51-52
由于煤气无色、无味、有毒的特性,使得煤气监测成为煤气安全管理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所谓煤气监测是指对煤气场所、煤气设备等进行煤气浓度的检测、监督,尤其是有害成分的检测.煤气监测的目的,一是对正在运转的煤气设备的监测,及时发现煤气设备泄漏隐患,使隐患得到及时排除和有效控制,避免事故发生;二是为待检修的煤气设备进行监测,提供检修所需的可靠安全依据.煤气监测是煤气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对预防煤气事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1年,随着中州铝厂氧化分厂改、扩建项目的增多,氧化铝产量的提高,安全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为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事故为零的目标,2001年3月,分厂工会将“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立项,进行效能监察。分厂首先成立了以分厂工会主席为组长、工会成员和各单位工会主席以及分厂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的效能监察小组,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氧化铝分厂安全生产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找出效能监察的切入点。对效能监察小组人员进行分工,区域包干,协作监察,定期反馈,并每月召集一次全体监察小组成员会议…  相似文献   

3.
雷震 《劳动保护》2009,(3):79-79
为确保节后生产安全,2月3日,武钢炼钢总厂安全环保科组织各分厂设备组、安环组、运转车间相关单位专业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起重、吊运设备大检查。  相似文献   

4.
王伟 《劳动保护》2014,(12):86-87
<正>煤气作业时存在着中毒、着火、爆炸等危险,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杜绝煤气事故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保证煤气设备的严密性,即不向外部泄漏煤气,不向隔断装置的另一侧泄漏煤气;二是带煤气作业时做好防护措施,如正确佩戴空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使用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等;三是煤气设备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控制好煤气区域的点火源;四是保持煤气设备附属设施完好。本文参照了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等相关操作规程,列举了煤气作业中的部分隐患,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石家庄焦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焦炭为主的大型冶金企业。同时也是一家生产煤气、焦油、苯等30多种易燃易爆产品的化工企业。高温高压的生产过程和禁火区域遍布全厂,其生产涉及到锅炉、煤气管道、空气压缩机、高压气瓶和电梯、厂内运输车辆等特种设备。多年来,石焦集团非常重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对企业安全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认真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形成了以公司主管领导、生产处、设备处、安环处等职能管理部门、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为主体的管理系统。并且做到责任明…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燃气集团高压管网分公司运行三所运行一班(以下简称“运行一班”)是北京燃气管线安全运行管理的一支专业队伍,是服务保障首都安全稳定供气的一个前沿阵地.运行一班主要负责北京京通路以南、中轴路以东、四环路以内区域及小红门博大路沿线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工作. 运行一班班组虽然只有10人,却围绕安全稳定供气的中心任务,坚持“精细、严格、求实、创新”的工作方针,以设备安全管理为基础,以安全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安全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安全文化建设为引领,在长期的燃气安全运行管理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4×3”安全达标管理法,实现班组自成立以来安全“零事故”的目标,并连续多年获得北京燃气集团“十佳安全班组”荣誉称号和中国海员建设工会颁发的全国燃气行业“安全班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能源总厂在整个武钢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安全生产至关重要。1994年以来,重新组建的能源总厂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在抓好各项安全基础工作的同时,一直把事故隐患的整改管理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在确保武钢能源介质安全生产中取得了成绩。1 事故隐患整改管理的重要性 能源总厂生产中的危险性很大。从生产任务来看,燃气厂要负责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的净化加工、输配及转炉煤气的输配供应和燃油供应;氧气厂要负责氧气、氮气、氢气、压缩空气等多种气体的生产供应;热力厂要负责高炉鼓风、供热及自备电站的生产;供电厂与供水厂要负责整个企业的供电输配、供水及水处理。从能源总厂的生产性质上看,点多面广,工艺复杂,设备老化严重。作业条件差,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1月4日,某公司20万m3煤气柜要停柜检修,上午9时左右,总厂设备保障部、生产安环部和煤气分厂有关人员在煤气柜中控室召开了检修方案讨论会,制定了检修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9.
1989年,由于工作需要,我从机械分厂技术科调到公司机动处从事设备管理工作。专业是负责设备润滑及几个生产车间的区域管理。第二年3月份,新成立的淄博市劳动保护检验检测站(以下简称检测站)首次对公司所属的50余台起重机械进行检验。可能是考虑到管理组中其他几位同志年龄都比较大的缘故,处长对我说:“你陪他们到车间去检查  相似文献   

10.
4月19日,淮南洛河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举措——设备清洁工作票制度正式出台并付诸实施,因进行现场清洁造成的人身安全或设备安全事故将得到有效遏制。长期以来,由于安全防范控制措施不够严密,在进行生产现场清洁时触及设备转动部位造成人身伤害、误动误碰导致设备故障或失常等安全事故,在各类企业时有发生。为有效杜绝此类现象,该制度规定,除检修工作票能够覆盖或者必须办理其他工作票的区域或地点,凡在生产设备及其系统外表、运行转动设备或备用转动设备外壳上进行清洁工作,均需办理设备清洁工作票,并必须在开工前30分钟送交运行值班人…  相似文献   

11.
分析焦化煤气净化系统主要设备及区域存在的安全问题,依据相关标准提出改进措施,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于1988年提出的精辟论断.同样,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将大大的改善安全生产状况,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利用安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将取得的成果转换为可操作的生产技术、防护设备、安全装置、劳动保护产品,在转换为第一生产力的同时,又保护和发展了生产力,取得双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 ,我们运用安全目标管理 ,取得了重大事故为零、上报事故(公司及公司以上级)为零、千人负伤率为零、事故总频率为零、装置大检修无火警的历史最好成绩 ,实现了安全生产“13连冠”。落实职责年初 ,我们以落实安全责任制来强化安全管理 ,坚持行政一把手是安全责任人 ;谁主管谁负责 ;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建立厂安全责任目标动态管理和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动态管理网络。厂长与职能部门、生产车间签订上报事故“零”指标安全责任目标书 ,职能部门与生产车间签订轻微事故(厂级)分解指标安全责任目标书。安全教育我们以强…  相似文献   

14.
邢钢烧结分厂是一个拥有800名职工的企业。几年来,在防止污染,改进生产工艺,减少产尘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烧结矿产量连年创水平。——严格制度。从1984年以来,健全组织机构,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管理考核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使制度和任务落实,分厂坚持每周一次对各岗位环境、设备、现场卫生进行检查、考评,并与奖金挂钩。为严格奖惩制度,分厂坚决做到:完不  相似文献   

15.
<正>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能源管控中心(简称能源管控中心)是公司最主要的能源运行管理单位,负责全公司的水、电、气(煤气、氧气、氮气、蒸汽)和烧结烟气脱硫的运行与检修,技术性很强,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岗位星罗棋布,遍布全厂,动力管线甚至延伸到毗邻的协作单位处,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生产,中心从加强安全队伍建设入手,积极健全安全管理网络,  相似文献   

16.
"所有在现场工作的员工都享有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的权力,同时也必须为实现这一环境负责."这是印在某公司所有工厂内和员工手册上的一句话.它始终提倡员工及时汇报险情隐患,并给予鼓励.强调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坚持每天开工前都召开生产小组碰头会,交接是否有安全隐患和如何防范事故等.无独有偶,安徽省某水泥厂始终坚持实行交接班会议制度,并通过严格执行制度,将各系统设备运行记录数据化、程序化、规范化,及时发现和剖析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努力实现"零故障"和"零缺陷"交接班,一次次及时发现和消除了装备隐患,一次次避免了重大损失.可见,交接班不仅要形成制度,更要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实行交接班制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交接班制度不仅要长期坚持,更要全面提高交接班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江苏劳动保护》2006,(3):13-15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大型设备(构件)吊装、设备大修、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等危险作业。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以及在密闭空间内作业.应当扰行本单位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作业前,负责现场安全管理的专门人员应当就作业安全要求向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8.
《现代职业安全》2012,(1):72-73
<正>编者按:设备的维护、维修是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设备运行良好,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同时,检修设备设施这项工作本身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许多事故都是在检修设备过程中发生的。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的数据显示,发生在简单的维检修、临时维修、抢修  相似文献   

19.
大型设备已经运用到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对大型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日趋淡化,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本文通过分析施工企业的大型设备安全管理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管、用、保、修几个方面采取对策,落实责任,防范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企业生产过程中,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的状况,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根本出路在于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提出了通过加强企业领导安全意识,提高生产系统的安全投入,在建设项目的设施过程中力争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水平,抓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三同时"管理和安全评价,生产单位通过认真做好生产过程中的维护管理等途径提高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