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     
《环境》2007,(6):8-9
广东又一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年吞83亿吨污水致广东近海污染严重;佛山创模通过国家验收;广东严控公共建筑空调26℃;广州今夏还将组织市民游珠江;  相似文献   

2.
应用遥感技术监测珠江口大气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航天遥感技术方法对广东珠江口区域大气污染物分布进行宏观的面状调查,分析了卫星遥感像元信息构成的物理机制。通过实验证明,像元信息可概化为土壤、植被、水体等基本信息类型的线性集合与污染气体信息的简单叠加,用多波段卫星遥感数据,经公式计算,从美国陆地卫星5号的数据直接定量提取区域大气污染气体累加浓度的信息表明,该污染信息将对珠江口大气污染状况有较客观、形象地再现。  相似文献   

3.
文中叙述了1988 ̄1990年间,我国4个港湾-大连湾、天津港、深圳湾及珠江河段各疏浚区疏浚物中油类污染调查及分布状况。文中介绍了站位布设原则,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了沾污疏浚物油类出溶出实验,认为油类溶出实验是估价疏浚物油类污染的程度的重要手段。讨论了4港湾疏浚物油类污染水平。大连湾海域疏浚物石油污染明显,珠江河段,深圳湾及天津港疏浚物稍受影响,基本上是清洁的。  相似文献   

4.
珠江广州河段水体污染的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大量的排放,珠江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尤其有机污染更加严重。各项水质指标均严重超标。本文将运用遥感技术对珠江广州河段水环境质量中的水质污染进行监测应用研究。并建立了水质污染预测遥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遥感资料能有效地监测珠江水质污染状况,在监测水环境质量中遥感技术是一种快速,全面,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健槟 《广州环境科学》2006,21(3):13-14,43
在受敌敌畏农药(DDVP)污染的珠江广州河段内采样监测,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珠江水体的稀释能力,对其水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经过30h的稀释混合,受污染的水体水质恢复正常。证明了目前珠江广州河段水体状况良好,纳污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1993年枯水期、连续八无采集珠江水样,监测六项污染物的浓度,分析结果表明,枯水期,珠江广州市区段前航道主要是有机质和磷污染,有机质污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航道疏浚对珠江口附近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超  张伶 《海洋环境科学》2001,20(4):58-60,66
广州港航道疏浚工程中开挖和处理底泥会产生大量悬浮物,悬浮物及其含有的各种污染物将影响珠江口近海洋生态和渔业。本文主要介绍污染情况以及预防措施。通过扩散实验认为与航道疏浚工程有一定的污染,但是影响不大。通过施工前及施工期间监测结果相对照,认为航道疏浚工程对珠江口附近海洋生态环境基本没有产生大的影响,疏浚工程所采取的环保措施是极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2012年发生在广西龙江河的镉污染事件,揪紧了国人的心。由于龙江河位于珠江水系西江左岸重要支流柳江的上游,柳江进入到下游后会与多条流量很大的江河交汇,进入广东省,倘若污染团进入广东水域,这起污染事件将会演变成一起重大的跨流域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9.
《环境》2009,(6):50-50
惠州日前出台《惠州市落实(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推进深莞惠三市环境保护对接实施方案》,提出深、惠、莞三市将推进环保一体化,重点解决淡水河、石马河等跨区域河流污染治理难题。《方案》提出,成立淡水河污染整治协调机构,落实治理经费,争取深圳将龙岗区污水经处理后引入大鹏半岛南部顶端深海排放:惠州淡水河流域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大亚湾;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广东省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水质性缺水、大气污染、酸雨污染、城市机动车尾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及垃圾等问题愈来愈引起全省人民的关注和忧虑。水环境污染严重。曾哺育千百万广东儿女、被誉为母亲河的珠江,眼下已奄奄一息,污浊的河水伴随大量的垃圾倾入珠江,不时漂来阵阵腥臭,现不得不花上百亿元去救治。东江、西江、北江、韩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伶仃洋枯水期十年前后的水质状况与评价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伶仃洋是珠工入海河口湾中最大的一个河口湾,其沿岸汇聚着珠江三角洲活跃的人类活动和主要的经济活动。本文根据1987年3月和1997年1月枯水期对珠江口的水环境调查结果,通过比较、分析水质状况,运用水质质量单项标准指数法和综合指数WQI法,分别评价了伶仃洋水域中内伶仃和外伶仃断面10a前后水质质量。结果表明,10a来伶仃洋水体的污染程度不断加重,有机碳和无机氮已成为该水域主要的污染因素。内伶仃洋与外伶仃洋相比,水质状况较差,除有机碳和无机氮污染严重外,无机磷也表现有严重的污染。此外本文还对1997年珠江口枯水期的水体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珠江口内伶仃和外伶仃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均较高,因此,珠江口水域的环境管理和沿岸污染治理,依然是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珠江口海域污染及其研究趋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珠江口海域陆源污染物逐年增加,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珠江口已成为我国近岸污染最严重的海域之一,污染正在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为有效开展珠江口海域综合整治,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从珠江口海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解决向海洋排污和防止海域污染的问题、该海域当前应当首先确定的环境保护科学优先研究领域和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05,(1):64-65
“泛珠”区域9 2环保合作,四川沱江污染事故,淮河水体污染事件,“云娜”退出台风命名序列,珠江口溢油事故。  相似文献   

14.
广州珠江河面最近发生两起原油污染严重事故,经查明是广州轧钢厂跑油和印度尼西亚籍货轮“怕加沙图”号泄油所造成的。有关部门正对这两起事故进行处理。 十月八日,广州轧钢厂一车间油泵无人管理,从清晨四时开始漏油,至被广州港监发现制止时止,历时十多小时,漏失重油近二十多吨,严重污染了珠江东西南三条河道,油带东河道延至元村,西河道延至西渭游泳场,南河  相似文献   

15.
东江上游(河源段)水环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辉  王瀚 《环境与开发》2000,15(4):26-28
东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干流之一,是广东东部至关重要的水系,文章详细分析了东江上游90年代中后期的水质状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东江上游水质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水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多功能环境监测船是珠江流域第一艘集日常水环境监测、水环境应急监测和应急指挥功能于一体的专业监测船,具备水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应急指挥,污染事故处理和环保执法,以及珠江整治和科研考察等方面功能,为顺利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常规水体质量监测、环境保护执法以及珠江整治和科研考察提供安全、有效的科学工作平台,保证亚运会水体安全。  相似文献   

17.
广州大学城:新型生态人文城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茂 《环境》2006,(8):46-48
仅用了19个月的时间,一座现代、美丽、具有岭南特色的全国一流大学城——广州大学城就在珠江边的小谷围岛上拔地而起。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广州速度”。作为拉动广东高等教育历史性跨越的新引擎,广州大学城也以广东“十五”时期的大手笔而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8.
"南海贻贝观察":广东沿海牡蛎体中Zn含量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了解广东沿海重要养殖水域Zn含量水平变化趋势,1989~1997年间实施"南海贻贝观察"计划对广东12个地点牡蛎体的Zn含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广东沿海牡蛎体Zn含量范围为50.4×10-6~768×10-6,总平均值为245×10-6,总体上属清洁~微污染水平.牡蛎体Zn含量的海域分布格局呈珠江口海区>粤东海区≥粤西海区.1989~1991年,广东沿海牡蛎体Zn含量呈上升趋势,此后略微下降,1994~1997年间牡蛎体Zn含量虽有波动,但年际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珠江口沉积物的重金属背景值及污染评价分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沉积背景海区划分结合数理统计方法估算出了珠江口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背景值,然后使用这些背景值通过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污染评价与分区。珠江口沉积物中Cu、Zn、Pb、Cr、As、Cd和Hg背景值(μg/g)分别为38.6、100.7、44.0、81.1、22.9、0.20和0.170。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以中等为主,而总体潜在生态危害则以低等级占优。洪奇门、横门口向东南延伸至万顷沙南部海域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等级均为重,该区域Cd和Hg的污染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源自近邻江西的北江、东江,来自于遥远的云贵高原的西江则可以说是一位真正的远客,它始于云南省曲靖市,长途跋涉两千多公里来到广东,加入了珠江的大家庭。作为珠江的最大支流,它是广东内河运输的大动脉,流经肇庆、佛山、江门、广州、中山、珠海等市,成为沟通桂、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