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人工防雹的农业减灾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国内外人工防雹作业技术的进展,包括作业的方法和工具.评述了我国冰雹的时空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人工防雹的作业规模及其减灾效果.基于近年来我国开展的人工防雹作业个例,进行了人工消雹农业减灾效应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人工防雹是减轻农业气象灾害,保障农业减损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投入与产出比约为1:10~1:30.2002-2007年云南玉溪烤烟防区内比防区外受灾率平均减了17.52%.  相似文献   

3.
4.
农业干旱灾害关系函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自然灾害D由孕灾环境(E)、致灾因子(C)和承灾体(S)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产生,其关系函数为D=f(C,S,E)。农业干旱亦是如此,因此,要深入掌握农业干旱的机理,就必须对农业干旱中的这三大因素进行研究。本文对农业干旱三大因素进行了分析,经过数值简化并应用一定技巧后,提出了量化求解此关系函数的方法。对此关系函数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该方法实质亦为区域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的一种间接方法。有关澜沧江下游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警示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上海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监不系统是以实时气象数据为基础,根据农业气象灾害指标进行了评判分析,反映了农业气象灾害,接着,基于Activex的Web/GIS平台展示灾害的分布,并通过Internet网络,提供了多用户服务。  相似文献   

6.
创建中国的农业减灾科技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灾害严重和频繁的国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给农业灾害的发生带来了许多新的特点,创建中国的农业减灾科技体系势在必行。分析了农业灾害与一般灾害的不同特点,提出农业减灾科技体系应由农业灾害学与农业减灾系统工程两大部分组成;分别论述了农业灾害学的理论与内容框架,和农业减灾系统工程的基本内涵。最后,对如何创建中国的农业减灾科技体系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农业旱灾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旱灾的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出发,并考虑系统的不确定性,分析了农业旱灾风险。应用信息扩散理论计算了干旱出现机率,将灰色系统理论和风险分析理论相结合,在确定干旱出现机率的基础上计算农业旱灾灰色风险率,前者考虑了系统的模糊不确定性,后者考虑了对系统认知缺乏所产生的主观不确定性,完善了农业旱灾风险分析,为防灾减灾和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业灾害统计是认识和分析农业灾害问题的主要环节,做好这一工作对于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我国农业灾害统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在新时期为推进我国农业灾害统计工作,必须大力加强农业灾害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统计规范性的建立,改进传统的农业灾害统计方法、流程,并完善农业灾害统计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Srivastava SK 《Disasters》2009,33(1):58-81
The right mix of policy,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use of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framework for a country's approach to disaster mitigation. Worldwide, there has been a shift away from a strictly 'top-down' approach relying on government alone, to a combination of 'top-down' and 'bottom-up' approaches. The aim is to enhance the indigenous coping mechanisms of vulnerable communities; draw on their cooperative spirit and energy; and empower them through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and contextual knowledge to mitigate natural disasters. In light of this, the paper examines India's use of space technology in its disaster management efforts.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are almost inseparable in many parts of the country, as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disasters is closely aligned with poverty. Addressing these issues together requires integrated knowledge systems. The paper examines how knowledge inputs from space technology have strengthened the national resolve to combat natural disasters in conjunction with alleviating rural poverty.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动态变化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以县域为单元,对河北省不同时段的农业旱灾脆弱度进行了评估。通过GIS制图,揭示了农业旱灾脆弱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分析了脆弱性动态变化的自然基础及社会、经济因素,提出了今后进一肯降低农业旱灾脆弱性、保持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为宵业旱灾管理与区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市场分析及其合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萎靡的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市场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从产品特性、风险和费率设定三方面分析了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市场的特征,通过对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市场进行经济学分析,找出其衰退的原因,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蒋学辉  章强华 《灾害学》2001,16(4):67-71
病虫草鼠是农业的主要生物灾害.本文分析了浙江省农业生物灾害的现状和今后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提出了农业有害生物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近20年(1983—2004a)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田受灾面积和国家补助救济费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灾情严重的年份或地区,减灾投入及救济费的多少与其农业受灾程度不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农业减灾投入的随机性很大,或存在着一定的减灾投入风险,这对于反思国家救灾预算和资金投入及其倾斜政策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洪涝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选择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过程的深圳地区一典型小流域——布吉河流域,使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就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化流域暴雨洪水汇流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与格局的变化,使得暴雨洪水的最大洪峰流量和洪量加大,汇流时间变短。与1998年相比,2000年在前期土壤较干的情况下,频率为1%,2%和5%的3种设计暴雨洪水的最大洪峰流量,其增大幅度分别为20.2%,23.0%和28.9%。同时,土地利用状况对暴雨洪水的影响还与土壤前期湿润程度和暴雨强度有关:随着前期土壤由较干向较湿润变化和暴雨强度的增大,土地利用状况向城市化方向的发展对暴雨洪水的影响趋于减弱。深圳1980年以来洪涝灾害加剧的统计结果证实了这一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5.
广东农业旱灾的时间分布规律及重灾年份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东是华南农业旱灾较严重的省份,几乎年年都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过去55a间,农业旱灾波动性加重发展,大致以10a为周期,轻重灾害期交替出现。在重灾期内,受灾率和成灾率都很高。广东农业旱灾的受灾率异常指数和成灾率异常指数变化较大,据此建立了农业旱灾灰色灾变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今后20a将出现3个重灾年份,即2010-2011年,2015-2017年和2022—2024年期间,后两个年份极有可能发生特大旱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湖南省洞庭湖区家户经济与洪涝灾害关系展开的野外调查,和从行政六部与保险公司获得的有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案例资料,进行了农户经济行为与土地经济行为的分析。结果表明,家户对洪涝灾害的抵御能力主要受其经济能力的制约,土地一方面受到来自增加家户收的压力,另一方面受到来自必须给水以一定裥的压力,所以在昼满足给水以一定空间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率,从而提高家户的经济收的对这一湖区的农民家庭经济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分析与定量评价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7  
旱灾是湖南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在同一致灾强度下,灾情随灾害脆弱性的增强而加重,降低灾害脆弱性可减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农业旱灾脆弱性的研究对湖南省减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湖南省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各异,农业旱灾脆弱性各地不同,选择降水量,蒸发量,水利化程度等9个指标综合评价了各个县市的旱灾脆弱性,并利用GIS技术进行旱灾脆弱性区划,结果表明,湘中衡邵盆地和湘西北山地是农业旱灾严重脆弱带,湖南山地区为强度旱灾脆弱带,沅麻盆地山地区为中度旱灾脆弱带,洞庭湖平原和湘东北山地旱灾脆弱性较小。  相似文献   

18.
Immediate provision of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is vital during mass casualty incidents (MCIs). Failure to implement rapidly a communication response system may result in the public overwhelming hospitals. This paper shares Israel's experience in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a national system for supplying information on the lo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asualties. ADAM interfaces online with hospitals' patient registration systems, and allows for immediate electronic transfer of designated data. The system permits information centres to access information on which hospital has admitted identified and unidentified casualties. The latter are photographed at the entrance to the hospital and the picture is stored in ADAM. The system enables hospitals and municipalities to ensure immediate avail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and thus (in our belief) mitigate the concerns of family and friends. Use of such an interface system is recommended as an integral element of emergency preparedness.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灾害的长期性及性信息素的减灾控害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简要分析了我国棉铃虫灾害的长期性,并较全面地介绍了性信息素在减灾控害中的作用。这些作用可分为:帮助识别对象害虫、监测种群状态、迅速普及虫情信息、直接诱杀雄虫以及提前1周开展减灾行动等。直接诱杀雄虫后,引起雌雄比上升,雌蛾产卵量下降,孵化率降低,幼虫及为害量减少,其中幼虫量一般减少20%-50%。根据在新疆、山东等地的试用经验,作者在首次指出性信息帮助识别害虫和迅速普及虫情信息对减灾的关键作用,并讨论了性信息素的干扰交配和诱杀雌虫的可能作用,以及使用性信息素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自然灾害基本定义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然灾害的研究,正在变为一门热门的学科.然而,大多数人是通过举例来回答"什么是自然灾害?"这一问题,一些学者则干脆对此避而不谈.显然,如果对"自然灾害"这一概念没有严格的定义,如果人们只热衷于提出各种概念模型,热衷于案例分析,则"自然灾害学"就很难上升为一门科学内核清楚的学科.从分析定义的本质人手,梳理出下定义的4条规则,指出了现有5个自然灾害定义的不足之处,建议了一个自然灾害的基本定义,并用它分别对<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提及的13种自然灾害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