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挪威目前正在试验两种利用海浪发电的新方法。第一种,在峭壁上炸开的裂口处安装一个圆钢筒,海浪进入钢筒使筒内的活塞驱动涡轮发电机而产生电流。另一种,把水道填狭,迫使海浪徒升灌入水库,海水从水库下泻,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第一种方式发电的成本目前估计为每度电五美分,这可以和其它发电法竞争。挪威还计划出口海浪发电技术。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沼气发电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泽智 《环境保护》2000,(10):41-42
为了治理沼气污染,充分利用沼气中的生物质能,沼气发电成为沼气工程实施中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沼气发电技术的系统特点、运行工况要求,易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特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4.
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新技术(译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胜 《山东环境》2001,(5):23-23
垃圾填埋场正在迅速成为一种新型绿色电力的来源 ,澳大利亚的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新技术可使沼气变废为宝。澳大利亚垃圾填埋管理服务公司 ( LMS)的总执行经理约翰·法隆声称 :“哪里有垃圾 ,哪里就有金钱”。就在大多数公司的高级执行经理们对此观点不屑一顾的时候 ,推动再生能源开发所取得的成果似乎将证明持这种怀疑态度是愚蠢的。法隆先生领导着位于南澳州阿德雷得市的专门经营垃圾填埋场气体的公司 ( L MS)。这不是一般的垃圾处理公司 ,而是一个颇有远见并迅速崛起的“绿色能源”产业。他的公司于 1982年在澳洲开创了利用垃圾填埋场…  相似文献   

5.
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当前不断增加的城市垃圾数量,垃圾处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垃圾发电技术此时应运而生,但是当前我国的垃圾发电技术还并不完善。下文探讨了当前我国垃圾发电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节能减排是改善环境状况热点问题.噪声治理技术至今大部分只能满足减排要求.所以,利用能量转换技术将噪声变废为宝,是一条较为可行的途径,随着压电材料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电路与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噪声发电技术必然能在噪声污染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韩国已经研究出噪声电池,通过在对国内外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噪声能量特性、声电转换材料以及充能电路进行分析,探讨了利用噪声发电的可行性,并提出球面发电单元阵列的构想.为交通干线和机场降噪及节能减排提供科技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当前不断增加的城市垃圾数量,垃圾处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垃圾发电技术此时应运而生,但是当前我国的垃圾发电技术还并不完善.下文探讨了当前我国垃圾发电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阿碧 《环境》2005,(7):84-85
新千年以来,能源危机已经将各国逼上了绝路。国际关系日趋微妙,石油产地的局势波诡云谲。毫无疑问,石油源即将被大国瓜分殆尽,传统能源早已成为各大国的传统角力场。那么对于那些不甘受制于能源危机的国家而言,大力开发太阳能是其最理想的选择。当然,太阳能电站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据统计.2004年全球安装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容量已超过1000兆瓦.太阳能发电产业在最近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争相发出建造世界最大太阳能电站的豪言壮语就不足为奇了。建设太阳能电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竞争的新角力场,不同的是这一场角力将是多赢的结局。  相似文献   

9.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6):I0012-I0012
对于太阳能来说.实现“超临界”蒸汽是一重大突破.意味着将来可以驱动世界上最先进的发电厂,而目前的电厂多依靠煤炭或天然气发电。目前澳大利亚电力大约90%使用化石燃料产生,当地一组织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使水加压.“超临界”太阳能蒸汽每单位面积达到23.5兆帕压力.温度高达570摄氏度。这项重大技术成就使太阳热能驱动电厂的成本竞争力可与化石燃料相抗衡.同时表明未来的发电厂利用自由的、零排放的太阳能资源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发电厂的环境成本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华  周浩 《环境保护》2004,(4):51-54
发电行业一直以来是我国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自由的电力市场条件下,发电厂的环境成本会被纳人发电成本,一方面促使发电企业努力改进技术减排污染物,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激励“绿色电力”的发展。本文应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分别对燃煤发电,天然气发电和核能发电的环境成本进行了尝试性估算和比较,指出我国未来的电源结构发展将趋向于环保型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双碳”背景下,以太阳能、风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再次驶入快车道。太阳能光热发电作为太阳能重要的利用方向,因具有发电持续稳定、储能技术成熟,对电网友好性等优势,正逐渐被人们认可,但与光伏发电相比,现阶段其产业链整体发展较为缓慢。文章选取了甘肃省已投运的光热电站、部分光伏电站进行技术经济性比较,构建了单位投资、单位占地面积等评价指标,从技术和政策两方面梳理了制约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的因素,从企业和政府层面提出下一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发电是与集中发电相对应的分散式发电方式,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环境负担小、电力耗损少、用电安全性高等优势,但出于技术限制和法律制度缺失,分布式发电并没有在我国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我国分布式发电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基本法、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通过对丹麦、美国、日本的分布式发电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分布式发电政策法律在法律体系、经济激励手段、并网规范及上网费用等方面存在问题,为促进我国分布式发电的长远发展提出建议:修订《电力法》,修改其与分布式发电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完善分布式发电设备生产和服务的法律制度;制定统一的并网规范和上网费用标准;综合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切实保障个人用户和家庭用户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利用秸秆发电是实践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途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然而,达到我国中长期发展目标,还面临许多问题。在对五河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秸秆发电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物质发电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要求发电设备既能对生物质燃料作前期处理,又能适应其燃烧状态。此项技术已在国外特别是北美得到应用,在美国已形成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云南省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和强烈的电力需求,已进行过有关科学研究和国外招商研讨活动,具有发展这一技术的极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09,(4):44-44
近日,浙江一太阳能公司将太阳能发电提上具体日程,其模型建筑屋顶都铺了层深色模板,那是太阳能薄膜,能够用来发电。公司总经理杨立友预计,3年后,将把太阳能发电成本降到每度0.7元左右,为太阳能发电在国内广泛应用提供可能。据悉,今后几年内,杭州将推行“阳光屋顶”计划,在新住宅小区或公共建筑屋顶上铺一层太阳能薄膜,利用太阳能发电,以期达到既节能又环保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热资源特点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中国地热资源丰富,以中低温资源为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受中国地质构造特点及其在全球构造中所处部位的控制,主要集中在藏南-川西-滇西和台湾两个地区。但是,中国地热产业处在起步阶段,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地热资源的利用绝大部分以直接利用为主,地热发电明显落后。针对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 条促进地热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建立国家级地热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尽快启动干热岩勘查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制订优惠扶持政策,推动地热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积极推广地热尾水回灌技术,切实保护环境;尽快出台全国性的地热资源管理法规,以推动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制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推进我国光伏产业国内市场发展,国家连续出台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尤其是在推进家庭光伏发电,实现自发电并网方面,从服务承诺、价格补贴等多方面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但由于处于发展初期,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仍依然需要国家和各地政府从加快掌握光伏发电的关键材料和技术、降低建设成本、简化并网手续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会成 《环境》2001,(10):18-19
随着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由工业污染防治转向生活污染防治,城市垃圾的处理成为污染防治工作的当务之急,垃圾焚烧发电作为目前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最为有效的方法因些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投资较大、运行成本较高而且缺乏配套的优惠政策,垃圾焚烧发电业在我国发展较缓慢。如何推动垃圾焚烧发电业的发展?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一带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成功地走出一条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天津海豚炭黑有限公司现有两台额定蒸发量为15t/h的发电锅炉,即3#发电锅炉和4#发电锅炉,所使用的燃料为炭黑生产炉产生的尾气。3#发电锅炉是以5#生产炉的尾气作为燃料,4#发电锅炉是以6#生产炉的尾气作为燃料(见图1)。随着5#、6#炭黑生产炉设备的日益老化,当其中一条生产线因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广东省近20年来燃煤发电对环境的污染,认为现在必须下决心治理已有电厂的环境污染,脱掉“两控区”的帽子,才有继续发展的基础。中还对广东省燃煤发电的燃烧技术、脱硫、灰渣处理、厂址选择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