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辐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什么宇宙射线、核电站辐射、电器辐射、手机辐射,以及来自土壤、水、食物内的放射性物质,甚至人体内的钾也会产生辐射等等.来自多方面的辐射似乎织成了一个无形的"辐射巨网",将人类紧紧包围.但人们又不能因辐射,就不吃、不喝、不用或不去享受生活.所以,辐射达到了多大剂量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这是人们迫切想知道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科学家梦寐以求想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航空旅行以及对辐射知识了解的深入 ,人们开始担心 :乘飞机会受辐射危害吗 ?某些媒体甚至宣称“乘坐一次飞机 ,受紫外线辐射危害相当于做 2 0次X线检查。其实 ,大家完全不必为此担心。我们所受到的辐射主要包括来自太阳的电磁辐射、来自宇宙射线所产生的电离辐射和微波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微波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主要包括可见光影响、紫外线和红外线影响 ,以及其他短光谱射线 (包括r射线、X射线等 )影响。据有关研究表明 ,乘机时人体所受到的可见光对人体特别是普通旅客健康没有大的影响 ,而紫外线 (因地球臭氧层的保…  相似文献   

3.
电离辐射危害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作用于人体的电离辐射可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两大类。来自天然辐射源的电离辐射称之为天然辐射,来自人工辐射源或加工的天然辐射源的电离辐射称之为人工辐射。  相似文献   

4.
新华网北京3月17日电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使公众更加关注核安全这一话题,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围绕这一话题介绍以下核安全常识。身边的辐射剂量知多少?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越大。数据显示,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各种辐射中。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毫西弗,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毫西弗,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毫西  相似文献   

5.
沈蒙  薛成瑞 《中国安防》2014,(20):108-112
正背景介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各种放射性的辐射(也叫本底辐射),天然的放射性物质广泛的分布于整个环境中,就连我们的身体内,也存在着14C,40K之类的放射性核素。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是在此类辐射的背景下不断进化而来的。天然辐射包括宇宙射线,来自地球本身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α、β、γ射线,空气中的氡及其衰变产物,以及包含在食物及饮料中的各种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人工辐射包括医用X射线、来自大气核武器实验的放射性尘埃、由核工业排出的放射性废物、各种用途的人工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等。  相似文献   

6.
正一、前言早期安防报警业利用人体红外热辐射特性,开发出被动式红外探测器(Passive Infared Detector,PIR):人体辐射的红外波长3~50μm,其中8~14μm占46%,最大辐射出现在约9.5μm处,人是恒温动物,红外辐射也最为稳定。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探测器安装后,在无人或动  相似文献   

7.
李华芳 《安全》1994,(3):9-12
二、电磁辐射源 电磁辐射源按产生的根源来划分,可分为自然型电磁污染源和人工型电磁污染源。其中人工型电磁污染源有有用信号造成的,有无用信号造成的;有瞬态脉冲的宽带辐射,也有大功率单频窄带干扰;有通过空间传播的辐射污染,也有来自公用电源等通过导线而构成的传导辐射。下面就各种污染源  相似文献   

8.
电脑辐射对人体有什么害处?电脑所散发出的辐射电波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依国际MPR Ⅱ防辐射安全规定:在50cm距离内必须小于等于25V/m的辐射暴露量。  相似文献   

9.
1前言无论生活在哪里,我们都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放射源。天然的放射源包括宇宙辐射和来自地壳的放射性核素,这些辐射源存在于环境的每一个地方,包括人体本身。辐射和放射性物质具有许多有益的用途,从发电到医学、工业和农业应用等,但这些应用可能对工作人员、公众和环  相似文献   

10.
李文坚 《安全》1994,(3):37-37
作业环境是指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的人工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来自机械、管道、设备、产品、人体以及阳光等的热量,按照各自的运动形式,通过热传导、对流、辐射、汗液蒸发等途径,进行着热量交换,影响着作业环境的温、湿度。在不良的作业环境中,设备的可靠性和职工的身心健康等都会受到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在暑期那种高温、高湿的作业环境中,是极其容易发生事故的。因此,在暑期加强现场的防暑降温工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的核安全与辐射安全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核资源广泛利用,核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在新的安全形势下,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我国核和辐射安全现状,特别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核恐怖事件的潜在危险在不断增加,核设施和辐射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失误等原因引起事故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核设施极有可能成为敌人精确打击的战略目标,因此,核安全和辐射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核安全和辐射安全存在的隐患,应从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监测系统开发、人员培训、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完善法规、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现状的相关对策,以不断提高我国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从了解5G应用基站建设对环境的辐射影响出发,通过建立3种数值模型,对5G基站建设后环境电磁辐射水平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发现基于人口数量、手机流量特性进行预测的预测模型,在假设5G通信已被人们广泛使用的前提下,可以由该模型预测全区域的辐射环境,且这一模型也适用于3G/4G辐射环境的预测模拟。  相似文献   

13.
随着手机应用的逐渐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这种工具了.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有很多人担心手机自身发出的辐射会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本文集中讨论了一些相对而言较为危险的方面,比如手机设备的射频辐射以及这种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威胁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护人们免遭激光辐射的危害,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激光辐射国际标准。此标准涉及波长范围为200毫微米-1毫米的激光器,其中包括所有主要的金属加工用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钇铝柘榴石激光器,玻璃激光器和红宝石激光器等。标准还规定了激光辐射的安全工作范围,并根据其危害程度对激光器进行了分类,对激光产品的制造者和用户提出了要求、技术性能规格及安全保护措施。(译自《美国机械师》1985年第5期)IEC颁布激光辐射国际标准@张洪江  相似文献   

15.
正身边建起的一座座核电厂究竟安不安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辐射有没有危害?从谈核色变、谈辐射色变,到合理、科学地利用核能与核技术,安全监管体现在哪些方面?在第五次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记者针对公众关心的部分话题,采访了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提到核电,你一定不会陌生。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到福岛核电站,自人类进入和平利用核能时代以来,核电厂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据国家核安全局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汤搏  相似文献   

16.
谭西顺 《劳动保护》2007,(7):114-114
何为紫外线?紫外线是电磁谱中波长从100-400nm辐射的总称,分为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和短波紫外线(UVC)。紫外线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太阳辐射产生的紫外线(最大天然源);另一种是来自人工的紫外光源。  相似文献   

17.
当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工作状态的时候,你怎样优雅地与电脑"两两相望"便成为一个有关美容的现代话题.电磁波的辐射众所周知,但是,电脑辐射最强的部位是显示器的背面,其次是左右两侧.因此,"直面屏幕"才是最安全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人体伤害及其预防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电话的迅速普及 ,由其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笔者就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及其有关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旨在提醒人们正确使用手机 ,尽量减少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起到宣传教育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氡及其子体的辐射问题,在铀矿或非铀矿都普遍存在。然而在我国,对非铀矿山氡子体的辐射防护并未象铀矿山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人们一般认为非铀矿的氡子体辐射问题并不十分严重,而且氡子体诱发肺癌的潜伏期长达15~40年。我国多数非铀矿山是在解放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氡子体的危害尚未完全显现出来,只是在几个建设历史较久的矿,如云南锡矿、湖南香花岭矿等有所发现,肺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因此,了解非铀矿山氡子体的辐射状况,重视其防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我国几年来对70多个金属矿的辐射调查结果表明,其中55.4%的金属…  相似文献   

20.
日本强震引发核泄漏,核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核辐射究竟对健康会造成什么影响?如果有以下9个症状,那你很有可能被辐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