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消油剂的合理使用是海洋溢油应急处置的一种有效手段。本研究选取渤海产蓬莱19-3和旅大10-1原油,开展消油剂对原油乳化效果测试的波浪槽模拟实验。以消油剂乳化率和油滴中值粒径为测试指标,设置不同波浪条件和剂油比,考察两种不同消油剂对渤海原油的乳化效果。结果表明,消油剂A、消油剂B对两种原油的乳化率均随剂油比和波高条件的增大而增加,油滴中值粒径随剂油比和波高条件的增大而减小。消油剂B与消油剂A相比表现出较高的乳化能力,在实验条件下对蓬莱19-3原油的乳化率最高可达52.9%,油滴中值粒径最低可达12m。对于不同类型原油,消油剂的乳化分散效果不同。本研究结果可为溢油应急处置中消油剂效用效果预测以及应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简要综述了化学消油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发展历史,详细概述了溢油事故处理中使用消油剂的优缺点,特别介绍了学者们对化学消油剂的毒性效应的不同看法以及各国对使用消油剂的态度,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现状,提出了消油剂使用和管理的具体改进措施,阐述了今后消油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喷洒消油剂作为溢油应急的一种方法,简单、快速且能在大多数的海况下使用,在溢油应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消油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对环境具有二次污染危险,所以消油剂的使用广受质疑。英国将消油剂作为主要的溢油应对措施,经过30年不断改进已形成了完善的包括消油剂在内的溢油处理产品批准和使用许可制度。通过对英国消油剂制度总结和分析,梳理并提出对中国政府主管部门改进、完善消油剂管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化学消油剂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介绍了化学消油剂的作用机理、发展历史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 ,对化学消油剂的使用控制及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消油剂的水下使用是水下溢油应急处置的一种潜在的有效手段,但是消油剂对水下溢油分散效果的定量评估还比较少见。本研究采用自制的1 m×1 m×2 m(长×宽×高)的水下溢油模拟实验装置,开展消油剂作用下的蓬莱19-3原油水下喷射实验,以油滴体积分布和体积中值粒径为指标,考察不同消油剂使用量对水下溢油油滴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使用消油剂相比,使用消油剂时的水下溢油分散效果更加显著,表现为油滴体积分布最高点向小粒径方向移动,大粒径油滴的体积分数减小;消油剂使用量越大,大粒径油滴的体积分数越小,最终完全消失。油滴体积中值粒径也随消油剂使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国产消油剂为对象,考察了产品的性能和成分,研究了影响消油剂使用效果的诸因素,从而对消油剂使用的条件及进一步提高消油剂使用效果等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消油剂研制发展的一般概况及国内外使用消油剂的规定和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渤海海情,本文对“渤海消油剂使用指南”的制定和制定原则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讨;同时本文首次论证了在渤海使用消油剂的原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荷兰的两个科研单位于1983年在北海进行了油的自然消散和化学诱导消散现场实验。其目的是要收集气象及水动力环境对油消散过程影响的第一手资料,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 1.在油膜上喷洒消油剂并不能加速消散; 2.在实验室获得的迅速消散现象,实际上并不存在; 3.消油剂的失效显然是洒布的消油剂与油层之间没有很好混合的结果。由于消油剂液滴通过油层落了下去或是由于在消油剂进入油层前被水冲走,致使大部分消油剂进入了水相。  相似文献   

9.
1978年西雅图的地区治理(油污染组),会同俄勒冈和华盛顿州的地区治理组以及其他有关机构,共同研究当发生溢油事故时,迅速决定是否使用消油剂的问题。为此,制定了消油剂使用指南,该指南考虑了各方面的问题:采用物理方法和使用消油剂所需要的时间,费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影响等等。 该消油剂使用指南参考了《美国油和危险  相似文献   

10.
鉴于消油剂处理溢油可弥补机械回收等方法的不足,而且清除成本又远较其它处理法经济,所以尽管科学界对消油剂的毒性和二次污染问题存有争议, 但大多数国家迄今仍在用消油剂处理海上溢油。同时,为了防止消油剂的滥用,各国都颁布了一些控制使用消油剂的法律条文。本文对此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钻井泥浆和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96h急性毒性试验配合滤食率和微核检测等方法,比较了石油勘探开发用3种钻井泥浆和3种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成贝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3种钻井泥浆对合浦珠母贝的半致死浓度均大于10^5mg/L;3种消油剂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47、5011和2630mg/L;滤食率与钻井泥浆和消油剂的浓度呈负相关;微核细胞率则与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The experiments on pollutant movement in surf zone were conducted on the two gentle beaches(with slope of 1:100 and 1:40, respectively), for diverse wave cases. The movement contours and direction of pollutants, under the action of regular and random waves with diverse wave amplitudes, were provided and studied in this paper. It was shown that, due to complicated hydrodynamics in surf zone, the pollutant movement state is quite complicated and different from that in pure current zone.  相似文献   

13.
溢油分散剂产品性能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溢油分散剂是处理海上溢油的重要手段之一 ,产品性能直接关系到实际处理效果 ,其毒性也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中国海事部门规定 ,分散剂产品必须经过形式认可试验 ,才能在港口、码头和船舶上处理溢油。根据溢油分散剂产品性能的检测结果 ,对产品外观、pH值、燃点、运动粘度、乳化率 (30s ,10min)、鱼类急性毒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等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估。对加强溢油分散剂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验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扩展型强非线性Boussinesq水波方程,通过在动量方程中引入植被应力项来考虑植被对波浪的作用,建立了近岸植被水域波浪传播运动的数值模型。将植被场中随机波浪传播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吻合良好,并在对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模拟和分析了水平二维岸坡植被区域椭圆余弦波的传播变形。针对波浪爬坡,破碎,增减水以及波生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深变浅,波高逐渐变大;当波高增大到临界点时破碎,植被区波高明显比无植被区衰减得更快;相比远离岸线的植被,破碎区植被对波高衰减更显著,而且不会出现二次破碎;与无植被区域相比,植被区域波相速度和波长较小,局部产生比较明显的折射效应;植被位于破碎区时,由于植被的耗能作用,近岸区域波浪增水显著减小;植被对近岸环流具有显著影响,植被边缘出现强近岸环流和大尺度旋涡;破碎区内分布的植被作用下离岸流分布均匀,流速较小,分布范围比较大;植被区域距离岸线越远,产生的涡旋尺度越大,植被末端的离岸流也越剧烈。  相似文献   

15.
关于消油剂合理使用和执法管理现状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从科学角度出发,详尽阐述了消油剂的扩散机理,发展历史,今后的动向,影响乳化效果的各种因素以及使用和管理方面的科学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现状对消油剂的管理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海面溢油分散剂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分散剂是处理海上溢油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包含的化学成分能减少溢油和水之间的表面张力,对油膜产生破碎的分散作用,进而使油进入水体中形成水包油乳状液,加速了油膜在海上的扩散和风化过程。为进一步研制和应用该产品,本文详细叙述了分散剂的扩散机理,发展历史,组成及应用,并对已研制的消油剂产品性能,应用特点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