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善,农村集中供水量大大增加,卫生器具普及率越来越高,农村污水量逐年增加。由于农村地区的收集管渠和处理设施不完善,一些农村污水直接排入河流、灌溉渠、涝塘或低洼地,对周围环境和地表水造成严重污染,对供水安全和村民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对关中某区农村污水来源和特点、供排水现状、河道与涝塘污染情况、排水体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期为类似的农村污水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环保产业》2000,(3):36-38
集成模块式污水净化技术装置 ,是在军事工业的工艺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最初用于化学武器的净化回收。这套技术生产系统可以对含有任何多种成分 ,包括剧毒污染物的工业污水 ,生活污水和自然污水进行完全净化和回收 ,使其达到液相和固相回收利用的规定质量标准。该技术设备由埃科托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从俄罗斯军工企业提炼后生产成模块式结构的集成技术综合装置 ,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可装配成任何净化处理规模 ,净化处理任何水源的污水。该公司具备一定的安装能力 ,可承接以下项目的施工 :1 径流污水净化 :-市政(经济 -生活)污水-工业污…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大多农村污水没有进行收集处理而是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造成农村环境恶化。由于我国农村排水方面基础资料缺乏,导致农村排水系统建设速度缓慢。收集我国农村排水方面的基础资料,分析区域特点,提供不同的污水收集方式和处理方式的选择要素,对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与社会条件、风俗习惯等角度介绍了如何根据地域特点选择农村污水收集的方式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可行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城市点源污染已经得到初步控制,为解决农村地区流域污染,改善农村人口饮用水条件、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已刻不容缓。本文从污水收集、处理和污泥处置3个方面出发,阐述了农村地区不同污水收集模式、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和污泥处置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可行的生态友好的农村污水处理模式,为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保产业》2006,(4):47-47
由大连科思特固态化学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的污水电解式银回收及处理系统,适用于新闻出版、医疗及彩扩等行业每年排放的大量定影废液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刘鹏 《四川环境》2001,20(2):71-73,76
排水制度的选择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求确定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排水制度的选择应从一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出发,经过经济技术比较方能得出结论。本文着重介绍了在佛山市总体规划修编时,通过对本市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水体情况、人文景观、社会发展要求,以及城市财政能力等情况综合分析研究,确定新区排水制度的论证过程。  相似文献   

7.
8.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具有土地集约、资源利用、环境友好的特点,可以有效释放地面空间,解决邻避问题,实现污水资源化,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2019年12月,我国首例针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标准《地下式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技术指南》(T/CAEPI 23—2019)正式发布.文章针对新发布的团体标准,详细解读了标准制定的背景...  相似文献   

9.
实现污水资源化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城市污水回用现状与国外污水回用现状的对比分析,研究我国城市污水回用的重要意义,提出在我国实现污水资源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松花江四方台段是哈尔滨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段,属环境敏感区和重点保护水域。聚合物工程的建设对其水质影响如何?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依据拟建工程的排水特点及受纳水体的水文特征,分别采用非持久性污染物完全混合衰减模式、推流递减模式、完全稀释混合模式和紊流扩散模式,对大明泡、库里泡、西排干和松花江四方台江段进行了水质连续性预测,预测项目为COD_(Mn)、BOD_5和石油类,预测结果可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就新疆煤矿矿井水的排水问题,水质特征及处理方法展开了分析讨论,介绍了几种较成熟的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2.
姚小宁 《四川环境》2005,24(5):57-59,63
本文针对传染病医院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进行研究.从实例出发,分析了传染病院的功能特点及不同类型传染病所采取的措施要点,从有利于洁净及防止二次污染、污水处理及消防给水设计等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填埋气竖直井及渗滤液导排复合系统的构造及优势功能,分解了系统主要构造结构,主导排槽、支导排槽、竖直井、冷凝井等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及参数控制,工程实践检验了系统的采气与导排效果,产生了较优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新疆城市与园区排水区下游市政排水湿地的成因,结合湿地的概念,划分出不同类型。结合湿地在新疆的应用实例,说明市政排水区湿地区生态演替特征,并提出了与湿地应用有关的管理与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1990年6~7月采集了胆汁引流黑熊和未手术黑熊的体毛样本,经原子吸收光谱仪和极谱仪测定。结果表明,胆汁引流黑熊雌雄之间体毛中 Se、Zn、Fe、Mg、Cu、Mn、Ca、P 含量差异不显著;胆汁引流1年的黑熊与未手术黑熊相比,体毛中 Ca 含量明显降低、Mn 含量明显增高。因此,在配制黑熊饲料时应重视矿物质的添加量,以提高熊胆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 Assessing the health of ecological components of agroecosystems may be accomplished by examining changes in the drainage basin, which serves as an integrator of the agroecosystem landscape.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fish communities in terms of an array of indicators of structure and related these to changes in riparian vegetation and agricultural practice. Evidence suggests management practices designed to foster healthier environments by, for example, reestablishing riparian vegeta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impacts on the integrity of the fish community. At the same time, continued in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practices in parts of the drainage basin in recent years likely has had an off-setting influence in overall improvements in agro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s of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fish associations provide the balance sheet by which the counteracting influences can be aggregated and assessed.KEY WORDS: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Riparian system; Agricultural drainage basin  相似文献   

17.
矿物添加剂对复混肥料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宏林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3):249-251,270
添加剂是复混肥料中不可忽视的组分。介绍了几种矿物添加剂在复混肥料中的作用。在测土配方施用复混肥中,添加剂也需要“测土配方”,传统的粘土矿物添加剂对复混肥生产和储存有较好的效果,但对土壤和农作物也有不利的影响。矿物添加剂有利于补充土壤有机质,复混肥料的应用前景广阔,但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明既有利于复混肥生产和储存,又有利于土壤和农作物的地质矿物和工艺。  相似文献   

18.
基于ASTER GDEM的延河流域水系提取及面积高程积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延河流域为例,基于ASTER GDEM,采用图解建模方法提取河网进行面积高程积分分析.结果表明,汇流阈值越大,河道数目、河道总长和河网密度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当汇流阈值为6200时,河网密度为0.28,趋于平稳;不同汇流阈值产生的河网形态各有差异,阈值越大,生成河网越稀疏,反之越密集.面积高程积分HI分析结果表明,延河大多区域处于发育壮年期,处于发育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面积分别约占总面积的0.4%、98.2%和1.4%.  相似文献   

19.
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简要分析了酸性矿山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危害,叙述了几种主要的处理技术:中和法、硫化沉淀浮选法、微生物法和人工湿地,并介绍了它们的机理、特点及实验研究和工业应用情况,由此对我国的酸性矿山废水的治理技术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