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尼日利亚的中生代年轻花岗岩区以具有不同程度锡矿化的火山杂岩和次生火山杂岩为特征。在广泛寻找原生矿床工作中,已利用矿物和地球化学的参数来圈定无矿和矿化花岗岩。锡矿化与这个岩区中的黑云母花岗岩、钠长石  相似文献   

2.
<正> 人们已获得的地球以外物质是陨石和月岩。近年来对地球外物质的REE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分析数据,以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研究REE的宇宙化学性质。陨石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原始太阳系标本,其中碳质球粒陨石在行星形成后基本上没有经历火成作用,保存了太阳系形成最早事件的证据。无球粒陨石母体和月球在其行星形成后,经历了与地球相似的内生分异作用,如部分熔  相似文献   

3.
<正> 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是一个具有异常化学和矿物组成的小陨石群,由于它们形成于异常的母体环境而表现出许多明显不同于其他球粒陨石群的特殊性质,例如,对它们的母体物质来源、形成区域、氧化还原条件、吸积温度、变质作用以及母体数目、与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之间的成因联系等等,一直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4.
地球环境(大气圈、水圈)的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撞击作用与地内核转变能是地球环境(大气圈、水圈)演化的根本机制。地球吸积形成期,原地球捕获太阳星云大气形成的原始大气经太阳风驱赶和星子撞击而逃逸,早期大规模的撞击过程又可能使地球上的矿物脱去挥发分,形成地球次生大气的一部分,也可使其次生大气部分脱离地球,地球形成期曾经历过撞击生气与气体逃逸的多次旋回,撞击作用决定其环境条件;地球形成之后.撞击作用仍起着使地球矿物脱去挥发分组成大气圈的重要作用,大气中CO2的演化,海水pH值的演化.各类沉积岩间的消长关系与地内核转变能计算所得的“幻数”──3.5×109年、(2.6+0.1)×109年、(1.9+0.1)×109年、(1+0.1)×109年、(0.6+0.1)×109年和(0.2+0.1)×109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地球内部核转变能的累积、释放过程所导致的构造、岩浆运动(火山喷发、板块运动等)制约着地球的环境演化,其间.显生宙以来,地外物质对地球的撞击作用在小时间尺度上(几千年到几万年)造成地球环境的急剧变化,导致生物演化的突变以致生物灭绝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5.
汞矿床与油气藏分布的地质特点具相似性。为论证汞矿床和油气藏的相似程度,对如下综合标志进行了讨论:构造位置、岩性控制、形成的温压条件、矿物-地球化学特点、矿床时代。业已查明:汞矿床和油田具有共同的构造位置、相同类型的岩性控制、相近的生成时代、相似的形成温压条件、大小矿床储量的相同比例关系,以及在所有油气藏中都有汞存在和在汞矿体中都有沥青析出物存在。根据汞和烃的稳定的亲缘关系,得出了油气田和汞矿床几乎是在相同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中按同一模式同时形成的结论。认为油气藏和汞矿体都是由两种来源形成的:通过围岩物质的再分布和由直接来自地幔的原生流体而形成,但后一种来源只有次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已知最还原的EH、EL群球粒陨石和AUb群无球位陨石的岩石矿物学对比研究,揭示了EH、EL群陨石母体之间在矿物模式组成和矿物化学组成上的异同性,并提出了EH群陨石母体相对于巴群形成于一个更加还原的星云条件的观点及论据。通过对不同岩石类型陨石样品的对比,还揭示了EH和EL群陨石母体的热变质过程伴随有还原反应的特点,并指出EL群陨石母体相对于EH群陨石具有较缓慢的冷却达率和更开放的体系特征。通过对AUb群陨石的研究,揭示了其矿物化学组成上的不均一性及其与EH和EL群陨石的明显差异,表明该群陨石至少有二个独立的母体,且还原程度分别接近或略低于EH和EL群陨石母体。  相似文献   

7.
<正> 离子占位是矿物学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这类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元素在矿物中的存在形式和分配特点,进而解释元素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晶体化学特性和生成条件。 近十多年来,由于固体物理理论和近代实验技术引进地学研究领域,使这类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果说以前的研究只是依据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元素的物理化学参数作推测,那么谱学手段可获得更加直观的和可靠的结果。在各种谱学方法中,红外光谱是能  相似文献   

8.
<正> 在所有的陨石中,铁陨石是最大的单个陨石体,也是居第二位较丰富的陨石类型。据海伊(Hey)的统计,观察和发现的铁陨石占陨石总数的33%(王道德等,1983)。近年南极考察,发现了大量新样品。铁陨石含Fe和Ni98%以上,含有主要矿物如表1,对它们的  相似文献   

9.
<正> 陨石系指从宇宙空间降落到地球表面并保持其原始结构的固态物体。陨石的降落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陨石约有2200个。据统计,每年约有500个陨石降落到地球上,其中有350个陨石降落到海洋,仅有150个降落到陆地上。实际上,每年降落的陨石比回收的陨石多得多,而进入地球大气层的陨石又比穿过大气层而残留下来的陨石要多,但能够被人们目睹降落或发现的陨石总是很少的,因而陨石是非常珍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在南极地区发现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陨石,这些陨石是在非常清洁的条件下保存下来的,由于低温、低湿度和缺乏工厂产生的有机酸或无机土壤酸的影响而使陨石的化学风化作用大大地减慢了,低的化学反应速率及高度清洁的南极冰高原对于保留碳  相似文献   

11.
初论世界低硒带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根据作者所在研究组多年研究发表的数据、综合世界上有关环境和生物中硒的研究资料,分析了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中硒在世界上基本一致的带状地理分布特征。提出世界上有一低硒带,这一低硒带以地球上南北半球中高纬度温带湿润、半湿润森林、森林草原带和地中海型自然地区为中心。并以原生地理环境低硒生态链所引起的人和动物硒反应症的分布为特征。从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关系的角度提出环境中硒的区域分异在环境研究和评价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太阳系内轨道相交的陨石母体间的高速碰撞,会在陨石体中产生大量的冲击效应,包括表土层和角砾的形成以及由冲击作用导致的冲击变质等。这些冲击效应在所有主要的陨石类型中几乎都可以观察到。因此,研究这些冲击效应,可以推测陨石母体碰撞碎裂时的动力学条件及其空间环境,揭示其早期的动力演化。介绍了陨石演化过程中冲击效应形成的主要阶段和陨石母体相互碰撞的4种基本形式,并给出了主要陨石矿物某些冲击特征出现的压力范围和冲击效应产生的最低碰撞速度等参数。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在研究Pb-Ag体系的同时,分析了一些铁陨石中铅同位素的组成和浓度。对银的研究使我们获得了一系列酸洗方法。这些方法对清除地球物质的污染似乎是有成效的。我们希望这种方法也能清除铅的污染,从而可以较好地评价铁陨石(包括那些已知的具有~(107)Ag过剩的铁陨石)的金属相和硫化物相中固有  相似文献   

14.
陨石学的研究将近有200年的历史,最近20年发展异常迅速。深入研究陨石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将对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理论提供重要论据。陨石学的研究范畴极其广阔,现简要叙述四个问题:一、陨石作为太阳星云初始物质的某些地球化学证据,二、地球演化的能量来源与演化阶段,三、陨石对研究宇宙线及探索超重元素的意义,四、陨石中的有机质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 地表地球化学作用是专指在地球最外层的地球化学过程,它和内生过程的地球化学作用一样,其规律形成本质可用化学热力学知识加以解释。与实验室内的化学反应相比,地球化学作用的规模要远远大得多,而且影响的因素也复杂得多。它受气候、生物、地理、岩石类型及地质构造严格控制。内生矿物的解体及外生矿物的形成都是在具体特定的地球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 普通球粒陨石大约占全部已发现的降落到地球上上的陨石的85%,但它的成因仍是个待解决的问题。普通球粒陨石的大多数元素组成与太阳系是相同的,但是挥发性元素及亲铁元素有明显的差异。根据普通球粒陨石中铁的含量可以对它们进行化学分类。图1中示出了这个分类的情况。横坐标为硅酸盐中铁与硅量的原子比,纵坐标是金属和硫化物中铁之和与硅量  相似文献   

17.
月球研究者长期以来感兴趣的是在月球演化历史中关于火山作用的一系列问题:1)月球上有没有火山岩?如果有,其熔体是由大的陨石撞击产生的呢?还是如地球熔岩一样是由其内部作用过程产生的,它们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又是什么;2)有没有花岗状岩石;3)构成月壳的主要岩石类型在月海及高地的分布如何;4)不同岩石类型的同位素年龄有多大等等。此外,地球化学工作者还提出能否通过月球物质的研究导致在月球上发现矿床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没有获得月球样品以前是难以解决的。1967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宇宙航行员首次从月球采集了样品,为直接测定月岩的同位素年龄、研究月球样品的物质组成(岩石类型、矿物成分、主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已经提出了很多大胆的设想。关键是为全球提供80%的能原时燃烧矿物燃料的问题。与此同时,这个问题还要涉及矿物燃料本身,因为地球的矿物燃料来源是有限的。如果把地球上的矿物燃料都燃烧完,那么全球变暖将比我们所讨论过的任何问题都更加重要。为了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有下列4种途径:减少燃烧矿物燃料的速度,及其它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在工业生产中除去温室气体,减少其向大气层的释放量;回收已经释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并将它们转移到别处去;正视变化中的环境并适应它。  相似文献   

19.
<正> 无论是原生的还是次生的矿床,其周围的分带模式都是制定大多数探矿计划的依据。最普通的矿床主岩的原生分带模式的最重要的表现是,矿石、脉石或围岩蚀变中的矿物变化和矿体或围岩中的元素丰度变化。通常很少看到流体包体的温度和成分的分带模式。虽然近来对一些斑岩铜矿和大型硫化物矿床的研究已证明,较大的更复杂的系统显示出大规模的原生分带模式,这就大大地扩大了勘探目标,但对矿床周围分带模式的大部分研究工作还是集中  相似文献   

20.
用火花源质谱测定了橄榄石—紫苏辉石球粒陨石—IIolbrook 和 Mocs 以及顽火辉石球粒陨石—Abee 中的稀土元素及重元素Re、Os、Ir、Pt、Au、Tl、Pb、Bi、Th和 U。也测定了铁陨石 El TaCo 中硅酸盐包体中的稀土元素。在和普通球粒陨石中的稀土相比较时,发现在 El TaCo 包体中,铕有很强的减损。火花源质谱早已用来分析矿物和岩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