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菌根及酸沉降对菌根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菌根及酸沉降对菌根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根的形成能大大增强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酸沉降能抑制菌根的形成,但形成菌根的植物对酸沉降的耐受力比无菌根植物要强得多。酸沉降对菌根影响在分子水平上的表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收集整理了川贵境内长江干流及某些支流近30年来河水主要离子含量资料,发现该地区河水主要离子含量有以下变化趋势:Ca2+、SO2-4含量及总硬度与总碱度的比值均有升高趋势,某些站点的pH值和HCO3含量还有下降趋势。通过对上述离子含量变化与当地酸沉降、氮肥施用量的关系分析,初步认为当地河水水质变化趋势是环境酸化过程在酸不敏感地区对陆地水水质影响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3.
闽南地区生态环境对酸沉降的临界负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闽南生态环境对酸沉降临界负荷的研究结果。考虑到干、湿2种沉降形式,试用了1种新的酸沉降临界负荷计算方法:用树木和农作物的SO2容量代表酸性干沉降的临界负荷,用土壤酸缓冲容量计算酸性湿沉降的临界负荷。结果表明:闽南的干、湿酸沉降临界负荷均大大高于现实酸沉降负荷   相似文献   

4.
我国酸雨现状特点及对策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目前国外酸沉降控制对策和我国酸雨现状基本特点,针对大气颗粒物对降水组分和酸度的不同影响,提出致酸物来源、主控制因子确定和酸沉降控制环境目标选择等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依据目前这类问题的研究水平,提出我国现阶段酸沉降控制的研究方法和原则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日合作研究项目:酸沉降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控制对策的研究,于1990至1995年期间在中国重庆地区进行。本文是该最终研究结果主要方面的报导,包括大气污染和酸雨的状况酸沉降对池塘,森林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大气污染和桎酸雨控制对策,该项研究为今后酸沉降生态监测的研究,打下了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屋面雨水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水源,其水质受大气湿沉降影响。该研究以深圳大学城水泥砂浆材质的屋面为例,测定了2011年14场降雨的雨前大气环境质量、大气降水水质和屋面径流水质,对比了大气降水及屋面径流中组分浓度的差异,分析了湿沉降与屋面径流污染负荷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湿沉降中NH4+、乙酸、甲酸和乙二酸等组分与屋面材料及累积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得这些组分在屋面径流中的负荷显著减少;(2)湿沉降是屋面径流中Na+、K+、Mg2+、Ca2+和SO42-组分负荷的少部分来源;(3)而湿沉降是屋面径流中TOC、F-和NO3-组分负荷的主要来源;(4)雨前大气环境质量对湿沉降组分浓度有显著影响。因此,湿沉降对屋面径流组分负荷影响显著,城市屋面径流水质管理中应充分考虑湿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酸沉降对重庆南岸马尾松针叶林和樟树阔叶林年生物生产量及年材积生长量的影响.在野外调查观测的基础上,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诸多环境因子对两种森林生态系统年生物生产量的影响,并估算了酸沉降引起的重庆南岸(酸雨严重危害地区)马尾松针叶林的年材积损失量和生态经济损失值.结果表明,在诸多环境因子中,土壤有机质含量、降水pH值、土层厚度及坡度是影响马尾松针叶林生长的主导因子,其与生物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0.9762、0.9738、0.9436.由此引起的重庆南岸马尾松针叶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3.32万元/a;酸沉降对樟树阔叶林无显著影响,建议在该地区发展樟树阔叶林.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酸沉降对重庆南岸马尾松针叶林和梓树阔叶林年生物生产量及年材积生长量的影响,在野外调查观测的基础上,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诸多环境因子对两种森林生态系统年生物生产量的影响,并估算了酸沉降引起的重庆南岸(酸雨严重危害地区)马尾松针叶林的年材积损失量和生态经济损失值,结果表明,在诸多环境因子中,土壤有机质含量,降水pH值,土层厚度及坡度是影响马尾松针叶林生长的主导因子,其与生物量的相  相似文献   

9.
大量研究表明,酸沉降引起酸化敏感性湖泊湖水的酸化,会影响湖泊系统汞的赋存状态和相互转化。但是,对于酸沉降同时引起的湖泊SO42 的增加是否会影响湖泊汞的赋存状态和相互转化尚存在分歧。而对于非酸化敏感湖泊,受酸沉降影响湖水仍然呈现碱性的湖泊结果如何还不清楚。据此,本文综述了湖泊体系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规律,并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西南地区湖泊所处的特殊地质环境及其污染和研究现状,指出对酸沉降区域碱性湖泊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酸沉降破坏材料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估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酸沉降对材料的破坏和其经济损失估算是国际上酸沉降研究领域听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在经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通过对“两广酸沉降破坏材料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估算”研究,提出了了一套较实用的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陆地与海洋气溶胶的相互输送及其对彼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陆地和海洋源产生的气溶胶通过大气的流动向对方的环境系统输送,从而改变了对方环境大气的化学组成,影响着大气污染物的化学反应过程和反应速度,其沉降过程也会对对方的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沿海的岖稠密的人口。较为发达的经济活动,较高的大气污染排放强度,使得陆海气溶胶的交换和沉降对谝我域的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一些科学报告已经证实,酸沉降可以长期和短期地降低美国一些湖泊和河流的pH和碱度。据认为,由于酸沉降,在美国只有为数很少的湖泊和河流呈弱碱性。大多数水域pH值都偏低。加之有生物效应,致使有毒物质(如铝)浓度升高,鱼类种群减少,但酸沉降和观察到的水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明确地建立。当今的知识还不可能对水生态系统的剂量——反应关系进行定量。基于几种实验研究,长期水质数据,以及对许多沉积物的研究可以推断,酸沉降已使或实质上使美国某些地表水的碱度产生长期和短期  相似文献   

13.
X51 9700866大气污染物源一接受沐关系的数值试验/周文贤(南京气象学院).二声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1996,9(4)一l一5环信X一6 设计了一个三维欧拉型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输送的酸沉降模式。利用该模式进行数值试验,讨论污染源排放量的不同减少和背景浓度的不同变化对大气污染物酸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源排放量和背景浓度对地面s()2气相浓度和硫酸物湿沉降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污染源中S():减少50%,N()、减少40%时,地面S()2气相浓度最大减少率大于50%;仅仅减少大气污染物的背景浓度,地面S()2气相浓度和硫酸物湿沉降略有减少,进一步减…  相似文献   

14.
酸化模型及其在确定酸沉降临界负荷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简述了国外近10年来在酸沉降影响研究中,为预测酸沉降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湖泊的长期影响而开发的各种酸化模型,经比较分析,归纳出建立这此匠基本方法及应用于确定酸沉降临界负葆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5.
对文山县城主要饮用水源盘龙河水质2001—2005年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评价,并根据水质评价结果,对影响水源水质的环境问题分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水源地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模拟酸性水淋溶土壤,研究了土壤对不同酸度酸沉降的缓冲作用。结果指出,以不同酸度酸性水淋洗时,黄棕壤对酸沉降表现出不同过程;而红壤对酸沉降的缓冲作用却均以次级缓冲过程为主。经酸性水淋溶后,土壤的酸化由上至下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7.
陆地生态环境酸沉降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在总结了世纪酸雨现以现状、酸雨的生态危害、酸雨对土壤系统的影响及生态系统酸沉降敏感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和展望,并提出了若干研究方面及进一步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水年鉴”上所载长江、黄河和松花江自5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所有站点的水化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此时段内,就天然水主要离子成分而言,长河、黄河和松花江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水质变化趋势。对其成因和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长江中上游水质的酸化趋势起因于该地区不断增长的燃煤硫排放所引起的严重酸沉降过程和不断增加的农田流失氮肥的氧化成酸过程。松花江水质的碱化趋势主要与黑龙江省造纸废水排放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1.前言最近的研究指出,美国,特别是美国东北部的雨雪pH值已降低到4.0~5.0。由于酸雨造成的湖泊河流水质酸化,已经消灭了那里的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并减少了第一生产者(即绿色植物)的产量和破坏了酸化湖泊中的营养食物网络。通过实验室、温室和田间试验,研究了酸雨对谷物与蔬菜等农作物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情况,虽然有少数研究报告认为,某些酸性沉降物对谷物反而可能有别,但多数报告认为,酸性沉降物对农作物、水生物,建筑材料和文物古迹都是有害的,而且酸性沉降物对人体也可能有影响,尽管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环保局于5月23、24日主持召开了市环科所承担的“重庆酸沉降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重庆地区酸沉降的综合观测研究”课题鉴定会,邀请市内外有关专家对这两个课题进行了评审。专家们认为,“重庆酸沉降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以大量的环境影响调查、现场试验数据为依据,用市场价值法、防护费用法、动态与静态方法等全面估计了重庆市酸沉降带来的环境综合经济损益,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重庆地区酸沉降的综合观测“研究”是在国内原有研究基础上的深入和扩展,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