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模拟酸雨手段,突出有机酸对As元素的淋出作用。分别配置pH=4.47的硝酸、乙酸及硝酸与乙酸的混酸三种淋滤液,对重庆电厂炉前煤及飞灰中的As元素进行40h的淋滤实验,以探讨有机酸淋滤条件下As元素的淋出行为。结果表明:有机酸淋滤液对炉前煤及飞灰中的As元素具有较强的淋出作用,有机酸中H^+的缓冲释放作用是导致As元素较强淋出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姜启民 《环境保护》1994,(11):7-7,45
炉前分层给煤机用于锅炉正转链条炉排,是锅炉有史以来给煤机构的一个重大改革.它是在原有的给煤机构上进行改造设计;也可为专营锅炉厂家提供一个新的给煤机构.分层给煤机打破了链条炉排规律性使用动力优质烟煤的常规,扩大了煤种的使用范围,采用该机可以增强燃烧强度,显著地节约能源,提高负荷率,降低渣的含碳量.  相似文献   

3.
煤调湿技术是基于煤干燥发展而来的量化炼焦煤水分的控制技术,是将炼焦煤在装炉前通过间接或者直接的换热方式去除一部分水分,使装炉煤水分含量稳定在6%左右,然后装炉炼焦。采用该技术能在保持焦炭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多配弱粘结煤7%~10%。煤调湿技术能够稳定焦炉生产操作及增产、节能、提高焦炭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世界上,日本的煤调湿技术一直处于领先水平,约85%的焦化厂都采用煤调湿技术。特别是其第三代煤调湿技术,工艺流程更短、传热效果更好、构造简单、运行稳定。日本室兰厂就是采用第三代煤调湿技术。我国的煤调湿技术的研发始于20世  相似文献   

4.
华北制药集团公司在1998年9月25日早6时43分发生一起氨苄西林沸腾床干燥器爆鸣事故。事故发生后,安全管理部门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了检查,发现干燥器滤袋密封涨环支撑圈两根接地线断成三段,初步判定为静电导除不良引起的粉尘爆鸣事故。焊接地线并检测合格后,...  相似文献   

5.
最近,经重庆市环保局组织专家审查,南桐矿务局与浙江大学燃料利用研究所联合开发的高硫煤洁净配制成型燃烧技术的工程应用项目,通过配煤、筛分降硫、洗选脱硫、高温固硫添加剂掺配、炉前成型、固硫燃烧等洁净煤工艺技术的综合使用,解决了高硫煤使用中的SO_2排放问题和层状  相似文献   

6.
LIFAC脱硫新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烟气脱硫工艺很多,脱硫方法以燃烧前后分,可分为三大类,即炉前脱硫、炉内脱硫和炉后烟气脱硫.炉前脱硫是在煤入炉前将硫脱掉,如洗煤,磁脱硫等方法.这一类方法的脱硫率较低,目前在电力工业上应用的较少.炉后烟气脱硫方法也很多,常用的有湿法烟气脱硫和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这两种方法适应于燃用中高硫煤的电厂,虽然脱硫效率较高,但工艺过程复杂,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而且占用场地大,不易在现有火电厂改造采用.炉内喷钙脱硫是将石灰石粉用气体送入炉内,碳  相似文献   

7.
一起爆鸣事故的启示南京化工厂刘武成沈蕴秀1996年7月18日,南京化工厂仓储处在更换酸管动火时,发生一起爆鸣事故。事故经过仓储处利用副产101%发烟硫酸与水配制98%硫酸。因为98%硫酸管道渗漏需要更换,操作工先将该管两端法兰拆开,以保证与其它设备管...  相似文献   

8.
W型真空泵爆鸣现象安全技术措施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论述了在制药企业中真空泵运转过程中排气管发生爆鸣现象的安全技术控制措施。提出采用过滤、冷却、缓冲、冷凝等安全技术措施消除作业过程中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燃煤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逸散规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在采用仪器中子活化(INAA)和原子吸收法系统测定炉前煤,人工灰化灰,飞灰,底灰中微量元素浓度的基础上,通过对微量元素质量平衡率的计算,进一步研究了燃煤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分配状况和逸散规律,依逸散程度将微量元素分为四类,同时指出某些有毒元素如Hg,Se,Mo,Cu,Pb等散失量较大,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为彻底消烟除尘,改善车间工人的劳动条件,金陵船厂科学地利用新技术将铸件退火炉进行了技术改造。 金陵厂的8立方米铸锻件退火炉,原为喷煤粉机的燃烧炉,其烟囱排出的烟尘严重超标。在使用过程中,炉门等处大量向外溢漏粉尘,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该厂的环保与设备技术人员,经过认真调研在稍作机械布局调整基础上,在炉前安置了,一台煤粉涡旋燃烧器,使煤粉在燃烧器中燃烧后再向退火炉中喷火,克服了过去由于直接向退火件上喷燃烧煤  相似文献   

11.
超细化煤粉燃烧硫释放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德国NETZSCH公司生产的STA 409C型热天平联合德国BRUKE公司生产的EQUINOX55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上(TGA-FTIR),对合山高硫煤4种不同粒径煤样的硫释放特性进行了燃烧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超细化煤粉(0~20μm)的自脱硫特性及加入脱硫剂CaO时的脱硫特性.结果表明不加脱硫剂时,超细化煤粉(hs10.90)燃烧生成的SO2气体总量比其它较大颗粒的煤粉燃烧生成的SO2气体的总量小.以CaO作脱硫剂钙硫摩尔比(Ca/S)为3的情况下,超细化煤粉(hs10.90)燃烧生成的SO2气体总量比其它较大颗粒的煤粉燃烧生成的SO2气体的总量小得多.超细化煤粉的优越脱硫特性为煤粉燃烧过程中的直接固硫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活化粉煤灰在橡胶制品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是将多种活化粉煤灰应用于橡胶制品中分别代替活性碳酸钙,轻质碳酸钙和中超炭黑作填料或补强剂。结果表明,良好的活化剂是获得优良活化灰的关键因素之一,粉煤灰的粒度和其表面性能是影响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用良好的活化剂,采用干法研磨的活化方法可以兼顾这2个因素,获得较理想的活化灰,活化灰与有机物能很好地相容,加上它的球粒结构,因而有很好的加工性在。在橡胶制品中用活化灰全部代替活性碳酸钙,各项物  相似文献   

13.
煤粉粒度对煤粉燃烧NOx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探讨了煤粉在一维热态试验炉内燃烧时,煤粉粒度对NOx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NOx的排放浓度与煤粉粒度的关系中,存在一个煤粉粒度临界值.当煤粉粒度小于临界值时,随煤粉粒度的减小,NOx的排放浓度减小;当煤粉粒度大于临界值时,随煤粉粒度的减小,NOx的排放浓度增大;无论在氧化性气氛中,还是在还原性气氛中,煤粉超细化后NOx的释放浓度均减小;煤粉高度细化后,褐煤NOx的排放浓度明显减少,无烟煤则变化不大模拟计算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4.
煤粉细度对一次颗粒物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建  李定凯 《环境科学》2007,28(9):1944-1948
以3种不同细度的煤粉在沉降炉中做燃烧实验,利用8级Andersen粒子撞击器分级并捕集燃烧后的一次颗粒物.研究煤粉细度对煤粉燃烧后一次颗粒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越细,燃烧后生成的颗粒物也越细, PMi的排放量均随着煤粉细度的减小而增大,PM10的量由粗煤粉和中煤粉的13 mg/g左右增大到了细煤粉的21 mg/g;PM2.5的量由粗煤粉的2 mg/g增大到了细煤粉的8 mg/g.煤粉细度对煤粉燃烧后生成的总灰成分及含量影响不大,但对分级颗粒物的外观形貌影响较大.煤粉细度减小,痕量元素的REE增大.REE值大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Pb>Cr>Zn>Cu>Ni.细煤粉生成的颗粒物中有毒痕量金属元素的含量更高.元素的挥发能力不受煤粉细度影响,但其挥发程度受煤粉细度影响却不同.细煤粉燃烧比粗煤粉燃烧具有更大的环境危害性.  相似文献   

15.
干法煤粉磁选脱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工作首次在国内完成了干法煤粉磁选脱硫的试验,探讨了脱硫机理,简述了磁法脱硫的工艺及高梯度磁分离器(HGMS)装置。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梯度磁场强度为0.65—0.75T,最佳煤粉颗粒度在100目—120目,脱硫率最高达70%左右,费用估计为7.5元/t煤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高炉干法除尘布袋的寿命,在重力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之间加入旋风除尘装置,得到的旋风灰可以作为煤粉添加剂。对首秦高炉旋风灰进行粒度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发现高炉旋风灰可以降低煤粉着火温度,提高燃烧效率,且其粒度分布与喷吹煤粉相似,可以作为高炉喷吹煤粉添加剂。通过实验室测定煤粉添加不同比例旋风灰后的燃烧率,确定在富氧率为3%,旋风灰添加比例为6%的条件下,可达到最佳的煤粉燃烧效果。旋风灰作为高炉自产的喷煤添加剂,与煤粉混合喷吹可以为企业减轻固废处理负担,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煤粉再燃对锅炉CO及N2O排放控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CO和N2O的生成及分解机理,利用2.11 WM燃煤半工业炉进行了煤粉再燃试验,研究了煤粉再燃技术对锅炉CO和N2O排放的控制效果.试验发现,随再燃比的增加和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的减少,CO和N2O的脱除效果增强;过高或过低的一级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均不利于CO的脱除;N2O的脱除随一级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而增大.煤粉炉应用煤粉再燃技术可以实现CO和N2O的同时脱除,因而可开发该技术在燃煤锅炉中的多种污染物联合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8.
固体吸附剂控制燃煤重金属排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滴管炉上进行了烟煤添加固体吸附剂的燃烧实验研究了硫酸钙、石灰石、铝土矿3种吸附剂对重金属元素Pb、Cd、Cu、Co、Ni排放的控制,并采用形态逐级提取法,将排放颗粒物中重金属分为吸附态、离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硫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从粗粒灰渣及细微粒子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和细微粒子中残渣态稳定形态含量增加2个方面说明添加吸附剂对煤中重金属的排放具有一定的捕获力.对不同的重金属,由于吸附剂本身物理化学特性的差异,所表现出的吸附能力也各不相同.硫酸钙对Pb、Cd、Cu的排放有控制作用;石灰石对Pb、Cd、Cu、Nj的排放有控制作用;铝土矿对5种重金属元素的排放都有控制作用吸附剂粒径越小,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实施超低排放是中国燃煤电站绿色火电的大方向,煤电进入超低排放阶段,实施超低排放标准对电厂的污染物治理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为了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落实超低排放可行措施,使SO2和NOx 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本文根据山西省低热值燃煤电厂实际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遇到超低排放工艺技术路线的问题,针对煤粉锅炉燃用高灰分、高硫分、热值低的煤质情况,介绍了大气污染物脱硫和脱硝的超净排放工艺方案,指出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双循环技术;锅炉低氮燃烧技术+SCR脱硝工艺技术(3+1层),可以满足山西省超低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20.
煤粒度和煤浆浓度对微生物法煤炭脱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雷  张兴 《环境科学》1992,13(1):32-36
本文探讨了煤粒度和煤浆浓度对微生物脱硫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煤粒度越小,煤的脱硫率越高,小于0.054mm粒径的煤样(煤浆浓度10%),微生物在12天时间内,可脱除44.1%左右的硫,使煤的总含硫量从2.55%降到1.425%;浓度为10%的煤浆(粒径0.073—0.088mm)脱硫效果最好,微生物在12天时间内,可脱除38.9%左右的硫,使煤的总含硫量从2.55%降到1.558%。从而确定出微生物法煤炭脱硫工艺的最佳粒径要求和煤浆浓度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