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质量与安全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从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入手,分析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品质好、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无污染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多,人们出于对健康的考虑,已逐渐把安全、优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当作人类抵御环境污染和防止疾病的首选食品。目前,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绿色食品发展势头方兴未艾。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对环境保护有利的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之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标准是人们结合生产实践,经过论证、优化,由有关各…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环境科学》2006,18(1):F0003-F0003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与中国一加拿大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北京办公室拟于3月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联合举办”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及相关标准’培训。为促进我区农村环境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加强面源污染控制,保障食品安全,大力推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帮助我区的食品加工企业、农户和有关部门管理人员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了解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有关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实施流域水资源有效保护,从技术管理层面分析流域水资源共享过程中标准体系的构成与作用。对现阶段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水标准中涵盖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对称性分析,指出标准体系中存在的技术风险以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排存在的管理风险。以松花江流域中某化工厂排水为实例进行有机污染物成份检测,发现了标准体系对污染物监控存在的疏漏。提出从人体健康角度完善排水和水环境质量标准,从流域水资源共享角度对排水和给水设施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从水资源安全保障角度建立流域有机污染物优先控制名单。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近年来市场上兴起的“绿色食品”浪潮,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所谓“绿色食品”,并非专指绿颜色的食品。它的正确定义应该是:安全、营养、无公害类食品的一种总称。它是农业、畜牧、环保、营养、食品、卫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目前,我国的一些食品受环境污染严重,给人民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已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农业部把开发“绿色食品”作为“八五”期间的拳头产品,并严格确定了三个必备标准:产品的原料产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原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食品消费日渐火爆。如何才能辨别绿色食品的真伪呢?记者为此专门请教了有关专家。 查看“绿标”绿色食品标志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用以证明经认定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及相关事物,该质量证明商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此标志是指“绿色食品”、“GREENFOOD”、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及这三者的组合体等4种形式。 查看产品的编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进行统一编号,并颁发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编号形式为:…  相似文献   

7.
绿色食品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寿岩 《陕西环境》1995,2(3):12-14
为了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满足市场上对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需要,我国自九十年代初推出绿色食品。我省也相应开展了绿色食品开发研究并推出了西乡县“牛于仙毫”、“秦绿”茶叶,宝鸡市柳林乳品厂“太白牌”奶粉,陇县的“和氏奶粉”,清涧县的“滩枣”“红枣汁”,洋县的“黑米酒”等绿色食品。这些绿色食品的开发过程中都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和产品质量的标准进行严格的监测,检验和审查认可后,方可获得“绿色食品”的称号,并取得“绿色食品”际志。绿色食品的质量控制一般包括下列诸环下:l.原料产地的生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人们对生存环境和饮食卫生的要求不断提高 ,“绿色食品”应运而生。绿色食品的开发不只是对单个部门或技术的要求 ,它涉及诸多学科 ,也应遵循多标准。本文简要阐述绿色食品的环境监测现状及技术要求并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董文茂 《环境》2005,(11):32-33
广东省室内空气质量的现状如何?室内空气的污染因素有哪些?室内空气污染如何防治?消费者因室内空气污染而受到侵害该怎样维权?10月18日,在广州珠岛宾馆召开的广东省“关注室内空气质量论坛”圆满成功。数十名来自广东省内外室内空气研究专家、室内空气检测和治理行业代表,以及近二十名消费者代表参与了本次论坛。与会代表就上述问题,围绕“关注室内空气、共享健康生活”的论坛主题展开了讨论。广东省多家主流媒体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0.
《沿海环境》2003,(9):33-35
绿色食品系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一)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并有一套保证措施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质量。(二)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遵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并制定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生产技术规程,用以规范生产,确保产品质量。(三)产品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四)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绿色食品定义绿色食品所具备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绿色食品开发最早始于1990年。定义绿色食品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的统称。同时确定绿色食品的四条标准是:(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手册》中的有关规定。这些标准的提出和制定,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绿色食品由于其与环境的密切相关性,在审定过程中环境监测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所要阐述的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检测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建设在现阶段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主要根据我国现行的环境检测分析方法标准体系中分类构成以及数量特点,重点分析了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US、EPA等环境检测分析方法在保护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巨大应用以及对我国完善相关监测体系的启示,通过借鉴学习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环境应急检测方法和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环境墙报     
《环境》1994,(7)
笔者近日从农业部获悉:我国自己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正逐渐被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所接受。经过短短4年规划、开发,目前已自成体系,预计到200O年,我国将初步建立起绿色食品新产业。绿色食品即安全营养型无公害食品,它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安全无污染的食品类产品。我国从1989年12月开始规划绿色食品工程以来,已先后制定出有关法规,并建成了以“中国农垦北方食品监测中心”、“农业部农垦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为核心的绿色食品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在自家阳台上种菜,成了不少都市人在自我减压的同时收获纯天然食品的好选择。那么,这些纯天然食品真的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吗?民以食为天,如今的食品安全令人担忧,各种黑心食品层出不穷。为追求更天然的绿色食品,在自家阳台上种菜,成了不少都市人在自我减压的同时收获纯天然食品的好选择。如此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时受到人们的追捧,那么,这些纯天然食品真的都是百利无一害的吗?  相似文献   

15.
《环境导报》2003,(1):21-21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不少城市居民开始钟情绿色食品。然而,我们生活中的绿色食品却并不常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源头”缺少“活水”我国发展绿色食品也有10多年了,但至今仅有不到2000种食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原因之一就在于不少食品生产厂家眼下日子过得还不错,他们不屑于申报绿色食品。他们还未认识到,我国加入WTO后,食品业未来的竞争就在食品“绿”的成色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积极追赶绿色消费的时尚。市场门槛太高现有绿色食品的生产厂家多处于偏远地区,费尽力气也很难寻找到经…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避免受污染食品的侵害,无污染、安全、优质、富含营养的绿色食品应运而生。绿色食品是在特定环境里,按照特定要求生产加工、使用特定标识的食品,又称生态食品。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志由阳光和蓓蕾的图案组成,这一标志象征着良好的环境和盎然的生机。了解绿色食品的标志和含义  相似文献   

17.
黄韬 《环境》2009,(4):6-10
2008年末,环境保护部颁布了《声环境质量标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等3项标准,完善了我国环境噪声标准体系。那么,我国目前的声环境状况到底如何呢?噪声是不是已经让老百姓难以忍受了呢?从欧美国家人们采取的措施来看,我们还有很多能做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依兰县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种植基地建设,养殖基地建设,山产品采集基地建设,加工基地建设和销售基地建设及经济效益情况,提出了目前依兰县绿色食品开发已初步形成的标准体系框架并进行论述,评价分析了依兰县绿色食品产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困素,并提出发展的对策,使之逐步走向依兰县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刘文宁 《环境》2004,(9):47
食品安全的“底线”在哪里?是不是只要“不吃死人‘就算’安全”?  相似文献   

20.
浅谈食品安全的现状和绿色食品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普遍使用违禁药物行为,分析了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现状,提出发展绿色食品的可行性和迫切性,深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食品必然会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