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凌河是锦州市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河,从西向东横贯锦州市区,由于沿途接纳了锦州地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致使小凌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2007年~2008年对锦州地区的污染源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普查,分析其对小凌河水质污染的根源,提出了控制污染的措施,对改善小凌河水环境质量,确保人民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小凌河锦州段水污染现状,分析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现状,提出防治小凌河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模糊数学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体质量的综合评价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引用模糊评价法。本文采用此种方法对锦州市小凌河环境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小凌河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结论符合实际情况,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依据地下水的动力学特征、研究了细菌在地下水中的削减规律和地下水覆盖层的性质。对大、小凌河扇地水源地污染防护带进行了合理划分,并提出了水源地污染防护带的管理措施及水源地污染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锦州市小凌河污灌区土壤实地调查采样,和多项目监测分析,采取土壤综合污染指数法划定质量等级,确定环境风险水平.指出污灌区土壤主要污染指际和受污染程度.进一步提出对小凌河水体污染的控制措施,确保灌区粮食质量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辽东湾湿地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对辽东湾湿地采集的 1 6处水和 2 0处沉积物样品进行镉、铅、铜和锌含量分析 ,并用Hak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大凌河口、辽河口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略高 ,双台子河口及小凌河口等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较低。从总的污染程度看 ,各污染物对生态风险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Cd>Pb、Cu >Zn。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锦州市地表水河流的大致分布,以大、小凌河为重点阐述近10a水体中主要污染因子的浓度变化状况,并根据水体纳污情况对其浓度变化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凌河流域总面积为28 416平方千米,在辽宁省境内流域面积为25 151平方千米,分为大、小凌河两个水系。长期以来,大、小凌河流域水土严重流失,部分河段污染严重,生态严重退化。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凌河流域治理保护工作。为了加快恢复辽西生态环境。建立了凌河保护区,成立了凌河保护区管理局。全面打响了凌河流域治理保护的攻坚战。近日。本刊记者就凌河治理的情况及未来设想专访了辽宁省凌河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殿武。  相似文献   

9.
锦州市小凌河水质污染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州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部分通过管网排入小凌河,本文通过对水质22项理化指标进行监测和生物生态系统调查,了解小凌河水系自然系统状况,表征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连续三年监测数据基础上,用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负荷分担率及历史数据均值偏差估算等方法,对五个监测断面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得出科学的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污染场地的相关研究,提出建立污染空间的构想;以株洲市为例,应用株洲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2012年环境实测资料,首先分别对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分别对上述环境要素的污染强度进行了区域划分;然后通过赋予其相应的权重借助Arcgis软件进行叠加,采用自然断点法将污染等级分类,最终识别出株洲市污染空间,结果表明:西北的清水塘工业区及其附近地区污染程度最大,向东南方向逐渐减轻;综合污染空间的分布与大气和土壤的污染空间分布在地理分布上具有相同的趋势,这充分说明综合污染空间较好的拟合了各环境要素的污染分布情况,为环境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受铜、锌污染的河流水样、底泥、土壤及植物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选矿废水对河流水质造成较严重的铜、锌污染,铜超过地面水Ⅳ、Ⅴ类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锌超过地面水Ⅱ、Ⅲ类标准,河流底泥中铜、锌严重超标。生长于污染水体中的植物,其铜、锌含量显著地高于对照植物,即植物污染严重。在几种试样植物中,紫茎泽兰铜、锌含量最高,其次是光叶蕨。此外,研究表明,污染植物铜、锌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蔡虹 《福建环境》1994,11(6):31-32
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进入水体,从而改变了水体的原有质量,造成了水体污染或水污染。就其对人群健康影响而言,主要有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污染水可通过饮用而使人群感染或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也可通过水生食物链或污水灌溉而危害人群。水污染对健康危害可能是即现性的,如生物性污染而导致的肠道传染病的水性暴发,高浓度化学污染而出现急性中毒事件;也可能是滞后性的,如某些化学致癌物污染饮水,在若干年后才会出现癌症患者增多,某些生物半衰期长的化学污染物,在人体长期蓄积才出现危害。  相似文献   

14.
铜、锌污染河流与植物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受铜、锌污染的河流水样、底泥、土壤及植物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选矿废水对河流水质造成较严重的铜、锌污染,铜超过地面水Ⅳ、Ⅴ类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锌超过地面水Ⅱ、Ⅲ类标准,河流底泥中铜、锌严重超标。生长于污染水体中的植物,其铜、锌含量显著地高于对照植物,即植物污染严重。在几种试样植物中,紫茎泽兰铜、锌含量最高,其次是光叶蕨。此外,研究表明,污染植物铜、锌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中国农业污染的现状,根据不同的污染程度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对中国的农业污染进行了区划,提出了针对不同污染源的农业污染防治对策,以及防治农业污染的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中在调查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探讨,主要对黑龙江省各地区、各市县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与流失量、污染分布、农业自身和非自身污染进行了对比评述。给出了农药和化肥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及15年数据变化等,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孙德华 《交通环保》2003,24(6):41-42
针对三峡库区水域严重污染的状况,分析其污染的主要形式,对作为主要流动污染源的船舶污染现状及其原因加以重点分析。同时,对国家治理三峡库区水域污染的规划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无形的污染公害──电磁波孙洪成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种无形的污染公害──电磁波,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污染已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那么何为对人体和自然生存空间产生污染公害的电磁波呢?从电磁学中我们得知:任何一种带电物体周围均能产生电场,而载流导体又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音河水库水质污染指标的分析,得出引起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总磷及有机物污染且它们主要来自面源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云南某地突发污染事件土壤和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云南省某地突发污染事件后污染区土壤及植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污染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突发性污染事件对区域土壤的影响主要为Cu和Cd,区域土壤受到Cu和Cd的轻度污染,污染事件导致土壤Pb和Zn含量有所增加,Pb含量并未超过国家标准,但区域Zn背景值较高,远远超过二级标准,区域土壤Zn达到重污染。污染区域植物样本重金属含量有所增加,污水对区域植物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