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钢铁行业烧结烟气的特点及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发展现状,研究开发了烧结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双碱法"液相氧化技术。从该工艺特点、脱硫、脱硝机理等方面阐述了其应用于烧结烟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催化剂在工业废气脱氮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佩瑶  赵毅  宋立民  张艳 《化工环保》2004,24(Z1):157-160
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工业废气脱氮技术中催化剂应用方面的大量资料,对催化剂在锅炉烟气脱氮、烟气联合脱硫脱氮、汽车尾气脱氮等氮氧化物控制技术中的应用原理、现状、发展趋势和主要优缺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通过对各种催化剂的性能、最佳应用条件、价格等方面的分析、综合和比较,提出了未来催化剂研究工作的重点;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工业废气脱氮的可行方案,从而为工业废气脱氮催化剂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概述火力发电厂燃用石油、天然气、煤都会产生对大气有害的物质(如SO2、NOx,飞灰等)。为了处理这些污染物质,电厂必须建设环境保护处理设施。施万多夫电厂烟气处理过程是:将烟气先通过脱氮设备,这时气体温度很高,一般利用氢气作为反应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转化为N2和H2O,而作为空气组成部分的N2和H2O对大气没有多大影响,烟气经脱氮设备处理后又通过电除尘器进行除尘,除尘效率在99.9%以上。然后再借助于鼓风机的作用将烟气传送到脱硫装置,脱硫装置主要由洗涤塔组成,这种塔直径为18m,高为50m,向塔中喷火石灰吸收液…  相似文献   

4.
以纯SO2及燃煤电厂烟气作实验气,利用积分法固定床CFB方式进行了DS-Ⅰ型催化剂与活性炭催化性能的对比试验,对不同还进行了不同烟气温度、SO2浓度、湿度、烟气流速等工艺参数对DS-Ⅰ型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对不同催化剂进行优化组合,可在除尘器后直接脱硫、脱氮、其脱硫率达86%、脱氮率达68%。催化剂经再生,可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5.
以纯SO2及燃煤电厂烟气作实验气,利用积分法固定床CFB方式进行了DS-I型催化剂与活性炭催化性能的对比试验,对不同还进行了不同烟气温度、SO2浓度、湿度、烟气流速等工艺参数对DS-I型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对不同催化剂进行优化组合,可在除尘器后直接脱硫、脱氮,其脱硫率达86%、脱氮率达68%.催化剂经再生,可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6.
电子束脱硫技术应用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电子束脱硫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火电厂烟气脱硫、脱氮。成都电厂电子束脱硫示范项目(简称EBA项目)烟气处理量(VN)30×104m3/h,为目前世界上建成并投运的最大规模的工业装置。1997年7月竣工运行至今表明,脱硫脱氮效率超过设计值,副产品可全部以农用氮肥销售,无废水排放,操作简便,国产化率较高,为在大容量机组上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以纯SO2及燃煤电厂烟气作实验气,利用积分法固定床CFB方式进行了DS-Ⅰ型催化剂与活性炭催化性能的对比试验,对不同还进行了不同烟气温度、SO2浓度、湿度、烟气流速等工艺参数对DS-Ⅰ型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对不同催化剂进行优化组合,可在除尘器后直接脱硫、脱氮,其脱硫率达86%、脱氮率达68%。催化剂经再生,可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低NOx燃烧和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燃烧过程中NOx控制和烟气脱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同时脱硫、脱硝和无氮燃烧技术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能源的大量消耗,由燃煤烟气排放到大气中的SO2和NOx与日俱增,据统计,到1995年,我国SO2排放量达2730万t,超过欧洲和美国居世界首位。一些地区大气中高浓度的SO2和NOx对环境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1997年,我国政府提出2000年和2010年分阶段控制目标,为实现控制目标,今后几年燃煤电厂将大力开发应用SO2,NOx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干法烟气脱硫脱氮工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是重点发展的脱硫脱氮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10.
液体吸收法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华  陈万仁  刘大壮 《化工环保》2002,22(4):187-191
对烟气中SO2有机吸收剂进行了筛选,研究出一种新型烟气脱硫吸收剂-二甲基亚砜加Mn^2 。与纯二甲基亚砜相比,添加Mn^2 对烟气脱硫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同时还进行了工艺条件试验,并对新型烟气脱硫吸收剂的吸收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国内外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焦炉煤气净化工艺,重点说明了湿式氧化工艺中的FRC法和湿式吸收工艺中的Sulfiban法,比较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脱硫脱氰效果,工艺特点以及运转费用,同时介绍了美国研究开发的LO-CAT法和我国东北师范大学研究开发的PDS法,并提同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赵毅  齐萌 《化工环保》2018,38(3):256-260
燃煤烟气中汞的排放控制是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热点之一。氧化法可将烟气中不溶于水的气态单质汞(Hg~0)转化为易溶于水的氧化态汞(Hg~(2+)),然后利用湿式吸收设备去除。综述了国内外燃煤烟气氧化法脱汞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非催化氧化法和催化氧化法的优势与局限,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选择使用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氧化剂以及催化剂,研发高效、低成本、可回收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是利用活性焦的吸附、催化功能对烟气进行深度净化的干法处理技术,可达到同时脱硫脱硝的目的。通过加热再生活性焦,可获得高浓度的SO2气体,用于生产硫酸、液体二氧化硫或硫磺,有效回收硫资源。该技术具有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无二次污染、费用低、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从机理、流程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国情及硫资源状况,提出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秦文淑  李金成 《化工环保》2016,36(3):350-354
采用喷淋工艺处理PVC塑料生产废气,将专利的吸收液与改型的喷淋塔相结合,在中试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际工业化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某PVC塑料生产企业的生产废气,吸收液在喷淋塔循环液中所占体积分数为15%时,废气中各污染物指标的去除率达85%以上,对于难处理的苯系物也能较好地去除;处理后废气中各污染物指标的含量满足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和DB 44/27—2001《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该工艺装置运行费用较低,仅为电费和少量药剂费用,吸收液可循环使用,设备保养及维护简单,可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5.
将灰色综合评价分析法引入湿法脱硫系统的烟气换热器综合评价,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探讨了综合评价、优选烟气换热器的方法和过程,并以3种典型的烟气换热器技术为例进行了实际计算,给出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6.
燃机进气冷却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机进气冷却技术是一种提高燃机发电机组在高温环境下出力的关键技术,研究、实践燃机进气冷却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大气温度影响燃机出力、效率的机理,介绍了燃机进气冷却应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对比了燃机进气冷却的主要方式及主要优缺点,可对燃机进气冷却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植物提取液处理恶臭气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为岭  黄传荣 《化工环保》2005,25(6):441-445
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植物提取液治理恶臭气体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植物提取液的应用研究、除臭机理研究及植物提取液提取方法的研究;指出对恶臭气体中的胺类和醚类除臭机理、对植物提取液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何翼云 《化工环保》2012,32(2):141-144
阐述了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和工艺特点.介绍了Walther氨法、AMASOX氨法、GE氨法、NADS氨-肥法、电子束氨法和流光放电氨法烟气脱硫工艺,重点介绍了新型流光放电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特点及其工程应用情况.展望了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膜法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张林  陈欢林  柴红 《化工环保》2002,22(2):75-80
简要介绍了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来源,分类及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以及国内外近年来的排放状况。较详细地论述了蒸汽渗透,气体膜分离,膜基吸收3种膜技术用于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去除和回收的研究进展和工业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