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葫芦岛市不同污染源河流汞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葫芦岛市区不同污染源的三条河流水体及沉积物中汞的分布特征,探讨了氯碱厂、锌冶炼厂及非点源污染引起的河流汞污染特征的差异。研究表明曾经接受过氯碱厂废水污染的五里河,表层沉积物中汞浓度为0.03700~16.07 mg.kg-1,平均值9.241 mg.kg-1;河水中总汞浓度为0.08400~10.45μg.L-1,平均值为1.530μg.L-1,水中汞源于河流沉积物溶出。受锌冶炼厂废水污染的茨山河,表层沉积物中汞浓度为0.3440~132.5 mg.kg-1,平均值52.45 mg.kg-1;水中总汞浓度为0.05800~11.04μg.L-1,平均值为2.377μg.L-1,水中汞源于锌冶炼厂直接排放。无典型点源污染的连山河总汞源于面源污染,表层沉积物中汞浓度为0.2150~19.55 mg.kg-1,平均值5.126 mg.kg-1;降水冲刷带入河流造成的总汞浓度为0.3200~17.32μg.L-1,平均值为4.642μg.L-1。  相似文献   

2.
陆凤娟 《环境保护科学》2013,39(4):86-88,103
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通过分析上海市嘉定区境内29条河流底质采样点中汞含量,定量确定了嘉定区河流底质中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嘉定区河流底质中汞污染比较严重,外围地区比中心城区污染严重,特别在横沥河民主街泰康桥段受到汞极强污染,对周围环境存在极高的汞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螳螂川河流沿程相关污染源、河流水体、河流底质金属汞元素的含量、污染水平、分布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分析河流汞污染的来源、迁移途径、环境影响,从而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研究蓟运河下游汞污染底泥的水力迁移作用,探讨汞污染底泥在水力作用下的消散规律,寻求一条通过水力作用达到减轻和消除污染的途径. 对于象汞这样的重金属污染河流,如何利用自然的有利因素,使污染物质在迁移、转  相似文献   

5.
松花湖水源地重金属非点源污染调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吉林松花湖及其上游入湖河流水质、底泥、动植物样品中重金属污染的调查和评价,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基本得到控制的汞污染现象又呈加重趋势.底泥中汞富集系数较20世纪80年代上升1(5倍;受污染水体中的两栖动物林蛙体内甲基汞呈富集状态,较未污染河流中林蛙体内高2(29倍.汞污染的来源是上游个体手工式小采矿点随意倾倒尾矿渣,随降雨径流进入河流所致.  相似文献   

6.
不同污染类型沉积物中汞的形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连续化学浸提法技术对不同污染类型沉积物中的汞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化工汞污染类型河流沉积物中汞形态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强有机质结合态占总汞的比例比较大,其次为碱溶态;万山汞矿区残渣态汞所占比例最高;锌冶炼汞污染沉积物碱溶态所占的比例较高。由此可见,不同排放源对汞形态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7.
红枫湖出入库河流汞浓度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冷原子荧光测定方法对红枫湖出入库河流中总汞、溶解态汞、甲基汞及溶解态甲基汞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河流总汞浓度在2.2~350ng/L之间,平均值为51ng/L。由于受到人为源的污染,总汞含量显著高于世界其它一些天然水体。河流中总汞和颗粒态汞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r=0.99,p0.001)。河流汞季节变化主要受河水流量以及暴雨引发的地表径流所控制。河流输入红枫湖水库的汞大部分蓄积在水库中,仅有少量汞输出水库,水库已成为河流汞输入一个巨大的汇。入湖河流中的总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并没有显著的季节差异。春季暴雨期间,更多的地表甲基汞随着地表径流进入到河流中,成为河流甲基汞一个重要甲基汞源。  相似文献   

8.
松花江水体沉积物汞污染的生态风险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为了发展一种方法以便重建河流沉积物中汞的初始背景浓度,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松花江汞污染现状,于2005年采集了吉林市至哈尔滨市松花江河段沉积物样品,用混合酸消解后,使用原子荧光分析测定了沉积物中总汞含量,使用ICP-MS和ICP-AES分别测定了沉积物中钪和主要阳离子含量.以保守元素钪为基准元素,重建了松花江沉积物中汞的初始背景含量,然后计算了沉积物中汞的富集比率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吉林市至松源河段沉积物汞仍然存在极强的生态污染风险,松源以下河段沉积物中Hg存在中等或轻微生态污染.与以前研究多采用全球工业化前沉积物中汞最高含量或上地壳中汞平均含量来评价沉积物中汞的生态风险相比,本方法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研究河段沉积物中汞的污染现状和生态风险,建议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中采用.  相似文献   

9.
<正> 一、引言在一般情况下,河流中的汞有40~90%是吸附在悬浮颗粒物上的。因此,河流中汞的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河流的水力学条件,取决于悬移质的迁移条件和吸附特性。对于河流中重金属的污染及迁移规律,前人已有大量工作进行探讨。过去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微观的环境化学方面的研究,实验手段一般是化学分析和室内小型模拟。而对于将河流动力学、水力学与水化学、物理化学等相关科学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的却很少。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开展将河流内部紊动结构、吸附机制的微观规律与河流重金属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南水北调湖北库区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结果认为,库区主要环境问题是COD及富营养化物质污染,个别河流存在,着汞污染问题,综合整 重点是加强重点工业源COD治理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通过协调上下游关系解决汞污染问题;在工程治理的基础上尚需加强管理,推行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使库区各河流满足中线工程提出的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1.
遵义湘江河是流经遵义市主城区的典型城市河流,为评价遵义湘江河的汞污染状况,系统采集河流表层底泥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汞含量为0.131~3.132 mg/kg,平均汞含量为1.049 mg/kg,河水和沉积物汞含量上游低于下游,汞含量与流经市区距离呈显著正相关。沉积物的甲基汞含量为2.1~31.4 ng/g,占总汞的比例为1.11%~1.87%,略高于其他地区。汞的BCR形态分析表明,沉积物中的汞主要以残渣态为主。生态风险分析表明,湘江河属于轻度污染但存在较大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2.
刁江水体多相介质中As,Zn和Pb的空间和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了广西刁江河水中As,Zn和Pb的溶解态、悬浮颗粒态分布情况及季节变化,以及3种重金属在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的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刁江流域河水与沉积物中3种重金属污染在流域尺度上的分布存在差异,沉积物污染更为严重. 与土壤污染一致,沉积物中3种重金属的污染范围扩散延伸到距离污染源近200 km的下游区域,其中车河矿区对As污染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大厂矿区,而对Pb污染的贡献率明显小于大厂矿区;不同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赋存形态存在差异,河水中悬浮颗粒态Pb所占比例远高于As和Zn,这与3种重金属矿物的稳定性以及在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的富集特征有关;河水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存在季节差别,丰水期悬浮颗粒态重金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枯水期.   相似文献   

13.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PPCPs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潜在风险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使用HPLC-MS/MS技术,对太湖周边15个河流入库口和6个水源地沉积物中9种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进行检测,其几何均值范围分别为1.60~129 ng·g-1和1.36~22.0 ng·g-1,其中咖啡因的含量占15个河流入库口沉积物中9种PPCPs总含量的52%,为河流入库口沉积物中PPCPs的优势污染物,林可霉素、甲氧苄啶、阿奇霉素、磺胺甲恶唑、泰乐菌素等5种抗生素的含量占6个水源地沉积物中9种PPCPs总含量的79%,为6个水源地沉积物中PPCPs的优势污染物.从空间分布来看,太湖西偏北部分的竺山湾和宜兴东部湖区附近沉积物中的PPCPs含量较高;从PPCPs的组成来看,各采样点PPCPs有不同的来源,总的来说有市政污水排放、畜牧养殖业污水排放和水产养殖业用药直接施用于太湖水体等3个来源.15个河流入库口沉积物中人类使用药物对太湖沉积物中PPCPs含量的贡献较大,6个水源地沉积物中兽用及水产养殖业中使用的药物对太湖沉积物中PPCPs含量的贡献较大.本研究检测出太湖周边河流入库口中有较高含量的PPCPs,说明周边区域有污染源持续向太湖输入;应用风险商值(RQ)模型评价太湖表层沉积物中PPCPs残留对沉积物生态环境的影响,河流入库口与水源地对乙酰氨基酚、阿奇霉素和磺胺甲恶唑的RQ大于1,对沉积物生态环境具有高风险;卡马西平的RQ值介于0.1~1之间,对沉积物生态环境具有中风险;其他几种PPCPs化合物RQ值介于0.01~0.1之间,对底栖生态环境具有低风险.  相似文献   

14.
鸭绿江口再悬浮沉积物中汞的释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鸭绿江河口区悬浮物中汞含量随潮态的变化,并通过实验模拟研究了鸭绿江下浮污染沉积物中汞在海水作用下的释放机理。结果表明,在河口区,高潮时悬浮物中汞含量低于低潮时的含量,其原因除了海水中氯离子对悬浮物中汞的络合作用以及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交换作用外,还由于悬浮沉积物中汞主要以有机物,腐殖酸结合态存在,碱性海水能溶解腐殖酸,从而导致与腐殖酸结合态汞的释放。  相似文献   

15.
中小流域综合水质模型系列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小流域的水文特点和实际要求,建立了综合水质模型系列、将河流、水库和非点源污染模型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对河流水模型加以改进,增加了模拟COD和底泥泛起功能,完成了保护水源地的决策性水质模型,模拟和计算了非点源污染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的过程,利用本模型系列可对流域进行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李括  杨柯  彭敏  刘飞  杨峥  赵传冬  成杭新 《环境科学》2021,42(4):1724-1738
查明鄱阳湖流域微量元素的污染状况、识别其潜在来源并评估生态风险,对制定保护流域生态系统的有效策略至关重要.为了全面了解鄱阳湖流域5条主要支流泛滥平原沉积物中Cd、Hg、Pb、As、Cu、Zn、Cr、Ni、Mn、Sb、W和Sn等12种微量元素间隔近20 a的含量、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状况,采用富集因子(EF)和修正综合污染指数(MPI)评价了微量元素的污染水平,应用潜在生态风险因子(Er)和修正生态风险指数(MRI)量化了微量元素引发的生态风险,并对污染水平显著变化区域的污染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近20年来,鄱阳湖流域泛滥平原沉积物中Cd、Zn、Mn、W和Pb含量分别升高了134%、26%、41%、25%和8%,Hg、As、Cr、Ni、Sb和Sn含量分别降低了35%、15%、22%、10%、14%和13%,Cu含量无明显变化;饶河、赣江和信江流域的Cd含量分别升高了331%、151%和107%,抚河、赣江和修水流域的Hg含量分别降低了87%、41%和40%;其污染变化主要表现为Cd污染加剧和Hg污染降级,整个赣江流域Cd污染升级至中度和中度-重度,饶河乐安江Cd污染升级至重度,抚河流域Hg污染降至无或轻微;Cd污染加剧导致综合污染升级,极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由17%升至33%;极高生态风险点位的比例由11%升至22%,其高MRI贡献率元素由Hg变为Cd,源于Hg污染的极高生态风险点降至中等生态风险.鄱阳湖流域泛滥平原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显著污染变化主要源于矿产开发与冶炼、工业和农业生产等人为活动.研究成果可为河流污染防治和流域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们对流域水资源的肆意掠夺和无情盘剥,流域生态系统日趋退化,资源衰竭、环境污染,己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事实证明,国外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经成功找到适合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机制,然而,由于中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立法的滞后性,中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中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立法,力求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以求更好地实现流域水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8.
20年来第二松花江汞污染自净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受到汞严重污染的第二松花江20年来水体净化过程,并对已有的模型进行了检验.利用切断污染源后5次系统监测资料,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沉积物和平水期江水汞浓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同时,对未来15a水体汞污染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第二松花江汞污染自然净化取得明显成效;表层沉积物净化速率高于中下层;第二松花江水体自然净化经历两个阶段,在汞污染源切断初期第二松花江汞污染净化速率较快,目前处于净化速率较慢的时期.预测结果显示,未来水体净化速率将更为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