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陕永杰  张磊 《环境工程》2016,34(11):141-144
通过采样分析山西省临汾市塔儿山铁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揭示塔儿山铁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来源,为矿区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提供参考依据。在尾矿区、复垦区、当地原始农业土壤区、处理污灌农地土区分别随机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9种重金属含量测定,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变异系数进行污染等级评价分析,并测定了土壤p H值。矿区As、Se、Zn、Pb 4种元素达到强度污染标准,Cd、Cr、Cu、Ni 4种元素为轻中度污染,无Hg元素污染;铁矿区土壤的p H值高于8.0,属于强碱性,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粗放的铁矿开采活动是产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兖州矿业集团鲍店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兖州矿业集团鲍店矿区土壤中Cu、Cd、Pb、Zn四种典型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土壤中四种元素的平均含量都高于土壤背景值 ,土壤已受到Cd的重污染 ,土壤Zn为警戒级 ,其它元素为安全级。综合污染指数顺序为Cd>Zn>Cu>Pb。  相似文献   

3.
平顶山市煤矿矿区土地复垦煤灰充填后土壤的污染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粉煤灰的污染潜势分析入手,通过复垦土壤的测试分析、淋溶试验和种植试验,揭示了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的污染性.研究表明,粉煤灰中重金属的水溶性差,同时因pH值高,抑制了作物对高含量污染重金属的吸收;淋溶试验也表明重金属元素的淋溶性弱;温室盆栽与大田作物籽实样品分析表明,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说明尽管复垦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仍然可以种植某些作物.  相似文献   

4.
塌陷地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的污染性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粉煤灰的污染潜势分析入手,通过复垦土壤的测试分析、淋溶试验和种植试验,揭示了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的污染性.研究表明,粉煤灰中重金属的水溶性差,同时因pH值高,抑制了作物对高含量污染重金属的吸收;淋溶试验也表明重金属元素的淋溶性弱;温室盆栽与大田作物籽实样品分析表明,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说明尽管复垦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仍然可以种植某些作物.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安阳市大型工业区和周围社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用ICP-OES测定了样品中9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Zn、Cu、Pb、Mn、As、Cd、Cr、Co和Ni在社区表层土壤中的平均浓度为71.0、25.6、43.2、548、118.4、0.71、59.5、18.8、24.5 mg/kg;在工业区的平均浓度为170.4、28.1、52.0、846、10.4、0.72、62.1、11.7、30.9 mg/kg,整体上安阳市工业区及周围社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污染较严重,工业区和社区Cd的浓度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10.22和10.10倍。工业区土壤中重金属Cd为中度污染,Zn、Pb为无污染到中度污染;社区土壤中重金属As、Cd为中度污染到重污染,Co、Pb为无污染到中度污染。元素Zn、Pb、Cd和Cu高值出现在工业厂区内的西北侧,主要是受到了厂区内原料堆放的影响;As、Cr、Co和Ni的空间分布特征相近,高值区集中分布在工业区的东北方向,其主要是受研究区域主导风向和传输距离的影响。社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造成的非致癌风险值之和均大于1.0,存在非致癌风险;工业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对儿童造成的非致癌风险值之和为7.05,存在非致癌风险。工业厂区及周围社区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对于儿童和成人造成的致癌风险值均在可接受水平(<1×10-4)。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湖北省阳新县复垦工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对研究区采集的69个复垦工矿废弃地表层土壤样品中As、Cd、Cr、Cu、Hg、Ni、Pb和Zn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复垦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Cu、Hg、Pb和Zn的含量均值高于湖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部分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u和Ni的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的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超标率分别为8.7%、4.3%、10.1%和1.4%;复垦土壤中无清洁级别,预警、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土壤分别占1.48%、69.57%、18.84%和10.14%,各类型复垦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金属矿采选废弃地其他工矿废弃地砂石场废弃地煤矿采选废弃地,复垦土壤中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依次为CdCuHgPbZnNiAsCr;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r、Cu、Ni、Pb和Zn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均处于低生态风险级别,而Cd和Hg最高分别达到较高和极高生态风险级别,复垦土壤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中,低生态风险、中等生态风险和高生态风险级别的土壤分别占66.67%、30.43%和2.90%,无极高生态风险级别的土壤。总体而言,研究区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和Cu的污染较突出,但考虑到毒性响应,复垦土壤中重金属Hg和Cd的污染更应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麟游县的北马坊煤矿、郭家河煤矿和北王煤矿为研究区域,对其周边的农田土壤进行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Zn、Cr、Pb、Cu、Cd、Hg、As 7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测定的7种重金属元素的最大值均超过了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和当地的土壤环境背景值。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得出,三矿区周边的土壤Hg元素的污染较严重,局部地区已经达到了重度污染;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得出,三矿区均达到了中度到重度污染水平,其中北王煤矿污染水平较高;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得出,三矿区Hg元素的累积程度属于中度污染到强污染等级,Cd元素次之。因此3矿区周边的耕地土壤已不同程度的受到重金属的污染,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治理该区的土壤。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国家级重金属重点防控区大冶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选取大冶市及其周边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空间分布分析、来源分析和污染状况评价等方法,探究研究区不同区域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Pb、Zn、Hg、Cu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湖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Zn、Cu的平均含量普遍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研究区不同区域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呈现出东西港区域冶炼厂区域大冶湖区域的趋势;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Zn含量的高值区分布在东西港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u、Pb、Hg含量的高值区分布在有色冶炼厂区域和东西港区域;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来源主要是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厂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和废气造成的东西港区域的水型污染和冶炼厂区域的气型污染。  相似文献   

9.
东北老工业基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北部城市群为例,对其重点区域及周边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Hg,Pb,Cr,Zn4种元素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单因子污染评价和多因子污染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元素在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汞和铅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较弱,且汞元素在土壤中积累程度不高,只是在个别区域其含量有所波动;铅在农田和工业用地土壤中都有一定的积累,但向其他利用类型土壤的迁移效果不明显;铬在个别区域的旱田,蔬菜地中的积累略高,并迁移威胁到了其周围的林地土壤;锌在某些地区的工业用地,旱田,蔬菜地的污染程度相比其他几种元素污染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正> 元素Ti 在地质体中常以锐钛矿、板钛矿、钛铁矿、钙钛矿、金红石等形式存在、Ti具有很强的抗风化能力.在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中常以原生矿物存在于土壤中.因此地球化学和土壤学者称Ti 为抗风化元素,并将它作为判断地质成因、岩石与土壤间关系等方面的参比元素.另方面Ti 还具有含量较高、相对不移动、很少外来污染等特性,对研究土壤中某些元素的相对迁移富集能力以及是否受到污染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因此环境学者又将Ti 做为污染指标元素应用到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托2017年普定县土壤地球化学调查项目,对普定县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Cd、Hg、As、Pb、Cr含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对全县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进行分级.结果表明普定县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中Cd元素含量均值高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As元素含量均值略微高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其余Hg、Pb、Cr元素含...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吉林省某地含砷日遗化武造成的污染区域土壤的准确环境背景值,本文将土壤调查的数据进行对数转换,绘制概率累计分布曲线图,并根据曲线的拐点,解析出未明显受到污染的部分,然后根据砷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剔除异常值,计算出该地区土壤砷元素的环境背景值为1.46~11.60mg/kg,并通过对比分析印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研究得到的土壤砷元素环境背景值可以作为评价和修复该地区砷污染土壤的基础数据,也可为复杂污染源造成污染土壤的环境背景值的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几个重工业区、矿区、开发区以及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含量绝大部分高于土壤背景值,Cd、Zn等明显超标,某些重金属元素含量间还存在着一定的伴生规律。土中浸提态Cd、Zn含量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于污灌、金属矿藏开采、污泥利用以及大气飘尘等。金属冶炼厂附近土壤中Pb、Zn、Cd含量皆与离污染源距离呈密切的指数相关(R^2>0.9)。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158,自引:29,他引:158  
本文报告了中国土壤61种元素的背景值以及某些元素在全国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简要介绍了中国土壤背景值图集.讨论了土壤背景值在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人体健康和农业方面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贵阳市道路灰尘和土壤重金属来源识别比较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通过对89个城市土壤样和78个道路灰尘样中重金属含量的对比,利用多元统计方法识别研究区的元素来源.结果显示道路灰尘元素含量一般高于土壤.就均值而言,灰尘中Hg、Cd、Pb、Cu、Cr含量超过土壤中相应元素含量,灰尘中Zn含量与土壤中Zn含量相当,只有灰尘中As含量略低于土壤.灰尘中元素含量都高于中国和贵州表层土壤背景值,土壤中元素含量除Pb外都高于中国和贵州表层土壤背景值.Cd,Cr,Pb,Hg,Cu和Zn含量较高主要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贵阳市道路灰尘和土壤中8种元素有着不同的来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表明交通排放等人为因素是重金属主要来源,外来客土也是重金属重要来源;灰尘Pb主要来源于交通排放和钢铁厂;而土壤Cr具有复合污染的特征,主要来源于外来客土.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统计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外文献中(1966-2015年)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检索、整理和统计,收集并筛选了全球60个代表性城市10 434个土壤样品中Cu、Ni、Pb、Zn、Cr、Cd、Hg、As 8种重金属的含量数据,利用Arc Gis分析研究了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的空间特征。以美国土壤背景值为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全球城市土壤中Cu、Ni、Pb、Zn、Cr、Cd、Hg、As含量分布空间差异较大,城市土壤中Cu、Pb、Cd和Zn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而Ni、Cr、Hg、As元素污染相对较轻。通过物源来源探析表明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对城市土壤重金属点源污染贡献尤为突出,特别是Pb和Cu元素的污染。而且这2种元素的污染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也比较突出,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总体来看,城市土壤Hg、As和Cd元素主要与煤燃烧和燃煤有关的排放等活动密切相关;而其它元素Cr、Ni、Cu、Pb和Zn来源不仅仅与燃煤排放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从事重金属加工等工业生产排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几种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的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是土壤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采用合理的污染评价方法,才能识别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满足土壤环境管理和决策需要。选择单因子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次生原生比值法和富集因子法四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实例计算和结果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指数法简单灵活,评价结果能直观反映土壤的污染情况,是比较实用的评价方法,但其将污染等级与元素实际含量简单地看成线性关系,导致评价结果较其它方法偏高。地质累积指数法是在单因子指数法基础上改进而来,计算公式较为简洁,污染评价结果较单因子指数法低。次生原生比值法突出元素形态的影响,未考虑元素总量和背景值,导致评价结果不能有效地与其它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在部分数据上还会出现污染浓度高却得到污染等级低的结论。富集因子法不仅考虑了元素的背景值,而且以地球化学过程中人为污染少、化学性质稳定、分析结果精确度高的Fe、Al、Si等元素作为参比元素,评价结果与地质累积指数法具有高度一致性,能够很好地体现土壤污染状况,但参比元素的实测值不易获取。研究结果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的选取与改进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分析贵州牛角塘矿区土壤中重金属Pb、Cd、Cu的含量及化学形态分布及p H值和金属总量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为矿区污染防治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Tessier5步连续提取法对3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进行分析,用SPSS相关分析各形态与p H值和金属总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牛角塘矿区土壤中Cd的污染严重,Pb含量也超过土壤国标二级标准,重金属的生物活性系数与迁移系数皆为Cd>Pb>Cu,Cd的生态风险较大;3种金属在矿区土壤中均以残渣态为主,Cd的可交换态、Cu的有机结合态是几种金属中最高的;土壤的p H值是影响元素形态的重要因素,根据重金属种类的不同影响程度具有差异,各元素的残渣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均与土壤中金属总量呈显著正相关,碳酸盐态和可交换态与总量的相关性与元素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19.
伊犁河流域土壤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标准化方法建立伊犁河流域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和盐碱土Cu、Zn、Pb、As、Hg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模型,并计算其理论基线值.采用基线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环境背景值评价法和重金属环境洁净度评价法对流域土壤进行对比污染评价.结果表明:①基线因子污染评价显示流域内4种典型土壤类型以As的污染最为突出,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分别有7.14%、9.76%、7.50%的样点达重度污染;其次为Pb,栗钙土有7.32%的样点达重度污染,且As和Pb的变异度最大,表明人为扰动大.②环境背景值评价显示,土壤主要污染元素为As,其次为Cu、Zn、Pb;③土壤重金属环境洁净度评价显示,Cu、Zn、Pb在4种土类中均优于二级洁净度,Hg为一级洁净度,As在灰钙土中为中度污染,黑钙土、栗钙土、盐碱土为二级或优于二级.比较3种评价体系,基线因子污染评价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特性及土壤发育过程,且可将污染评价定位到样点;而背景值污染评价因建立于区域背景值,忽视了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自然迁移、淀积过程;重金属环境洁净度评价则以土壤环境安全度为主要评价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关中西部某铅锌冶炼区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冶炼厂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某铅锌冶炼区周边土壤中Pb、Zn、Cu、Cd、Cr、Hg、As、Ni的平均含量均高于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除Cr元素以外,其余7种重金属元素存在两两之间的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总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轻微生态风险。因此该铅锌冶炼区周边土壤存在不同程度复合污染组合类型,生态风险总体水平较低,但局部有中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